新聞 > 港台 > 正文

25年虛耗 香港恒生指數跌回1997年時水準

圖為香港股市示意圖。(Peter PARKS/AFP)

中共疑援助俄羅斯,遭受西方金融制裁的風險劇增,近期中國科技股已先行反應,跌幅驚人,連帶使得港股走勢低迷,作家、政治學者汪浩在臉書指出,恒生指數現已跌至1997年香港剛回歸中國時的價位。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14日與中共中央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羅馬舉行會談,雙方會談近7個小時。會前傳出蘇利文計劃向中共發出警告,繼續支持俄羅斯可能使其面臨遭全球孤立的下場。

俄羅斯曾要求中共幫助其在烏克蘭的戰事,市場擔憂中國公司可能遭到打壓甚至制裁,並反映在近期的股價上,在14日時,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創出2008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恒生科技指數下跌11%,創下該指數自2020年7月推出以來的最大跌幅。

單看港股大盤,走勢也相當低迷,恒生指數在15日收盤下跌1,116.58點或5.72%,收18,415點,盤中最低見18,235.48點。

汪浩形容,港股在過去1年已跌了35%,「香港恒生指數在15日開盤後繼續狂跌,已經跌至1997年剛回歸中國時的價位了」。香港1997年7月1日回歸當天,恒生指數收盤為16,365點,15日盤中低點距香港回歸時只有1,870點,差距約只有一成。

隨着港股、中資股崩跌,中國富豪的財富大幅縮水,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被譽為中國瓶裝水之王的鐘睒睒,財富減少最多,達到50億美元,騰訊的馬化騰身價縮水33億美元。

據統計,全球500強富豪榜上,76位中國億萬富翁的財富,今年損失2,280億美元,占他們總財富的5分之1。

中國科技股潛藏風險,外資摩根大通發佈報告,把28檔中國互聯網股票的評級和目標價下調,來到「減持」的地步,並稱它們短期內「不可投資」。

據「彭博」的報導,這28檔中國互聯網股票,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和美團等知名中國企業。對於下修投資評價,摩根大通給出的理由是,由於地緣政治和宏觀風險上升,許多全球投資者正在減少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投資,導致資金大量外流。

市場情報公司Vital Knowledge的分析師克里薩富利(Adam Crisafulli)認為,市場對中國資產感到恐懼,退市的擔憂和疫情壓力,對剩下的少數多頭帶來了雙重打擊,市場出現大規模拋售,就連那些樂觀主義者都覺得現在很艱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