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俄烏危機 沙利文向楊潔篪發出"最後通牒"?

俄烏戰局膠着之際,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的羅馬會晤,受到國際輿論矚目。有學者認為,上述會晤是美國要求中方就俄烏局勢表明立場的「最後通牒」。

俄烏戰局膠着之際,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的羅馬會晤,受到國際輿論矚目。有學者認為,上述會晤是美國要求中方就俄烏局勢表明立場的「最後通牒」。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3月14日在羅馬舉行會談。美方事前在聲明中表示,烏克蘭局勢將是會談重點。中方則完全不提烏克蘭,僅表示會談主要是落實去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視訊會晤達成的「共識」。

白宮在會後發表的聲明中表示:沙利文提出了一系列美中關係問題,並與中方大量討論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雙方還強調了保持美中之間,開放溝通渠道的重要性。

截至發稿時為止,中方尚未就此發佈正式聲明。

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次會談非常重要,「現在的關鍵是,這次行動沙利文到羅馬去見楊潔篪,美國方面實際上是給中共的一個最後的警告,可以說是讓中共站隊的一個『最後通牒』。」

會談前一天,沙利文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專訪時警告北京,任何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如果幫助俄羅斯規避西方的制裁,絕對會產生後果。同時他表示,美國相信北京事前就知道俄羅斯計劃對烏克蘭採取某種行動,雖然他們未必清楚有關行動會進行到什麼程度;並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有可能像欺騙歐洲多國一樣,對中國撒謊。

上周末,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紐約時報》分別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說,俄羅斯面對當前在烏克蘭的戰事困境,正在向中國請求軍事和經濟援助。但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一(3月14日)在北京例行記者會上就此回應稱,俄羅斯軍事請求純屬美方的「虛假信息」。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說,他不認為這次沙利文與楊潔篪的會談會有任何突破。

他說,「對美國來說,這是值得的,再做最後一次努力,看看我們能否說服中國,改變其方式。我要明確地說,成功的可能性很低。但我也認為,可能性並非為零,所以值得一試。」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表示,他不認為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的這次會談會有任何突破。(美國企業研究所官網截圖)

美中政策專研組建言:中美冷靜外交

在本次美中高層官員會晤之前,由多位美中關係知名專家組成的「美中政策專研組」(Task Force on U.S.-China Policy)曾發表一份聲明,呼籲「為烏克蘭需要中美冷靜外交」。這份聲明認為,中俄合作並非木已成舟;中俄在國家利益很多方面並非一致;美國有可能通過靈活外交,降低中俄聯盟的密切程度。

聲明同時強調,重點是要讓中國明白,如果中國試圖幫助俄國,減輕制裁效果,中國將在經濟和外交上付出高昂代價。這將促使中國從自身利益出發,做出改變。

作為該聲明簽署人之一,庫珀對於所謂「靈活外交」能有多大效果,並不保持很大希望。針對這次美中會談是否會成功,他認為,恐怕不會很快能見分曉。

他說,「即使北京想要改變其方式,他們也不想讓這看起來是因為美國施壓造成的。所以我認為,會談成功的表現可能是北京會在對俄羅斯支持的聲明中降低調門,也可能同意追隨美歐,採取制裁措施。」

與此同時,庫珀並不排除北京在未來幾周決心倒向俄羅斯的可能性。而陳奎德則認為,北京極可能在會談後,依然採取首鼠兩端的外交策略。

「我想,北京這次採取的談判手段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和它前一段一樣地,採取首鼠兩端的策略。它基本上是要取決於戰場上的形勢。」

意大利羅馬的希爾頓酒店是2022年3月14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的會晤地點(美聯社

中國體制內學者吁北京和普京儘快切割文章遭封殺

3月12日,中國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胡偉在美國非營利機構卡特中心的中美印象官網上發文,提醒中國決策者不能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綁在一起,應該儘快切割,否則將遭遇美國和西方的圍堵,而更孤立。不過,其言論在中國網絡上很快遭到全面封殺。

陳奎德認為,這反映了中共當局內部的意見分歧:「我覺得,(胡偉的文章)也是一個比較正確的,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中國老百姓都有好處的一個建言。但是大家知道,那篇文章很快就被刪掉了。也就是說,在中國內部它並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認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韻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