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皮膚專家提示:警惕孩子出現「口罩臉」

二年級的皮皮在寒假參加了編程的課外輔導班後,小臉蛋總是痒痒的、紅紅的。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皮膚科主任徐哲表示,皮皮是因為在課堂上需要長時間佩戴口罩,又沒有做好面部保濕,皮膚嬌嫩敏感,導致他患上接觸性皮炎,俗稱「口罩臉」。

現在正值開學季,更多的孩子也都回歸到學校的課堂上,徐哲告誡家長們要更加注意孩子是否出現了「口罩臉」,提前了解以下幾種常見類型的「口罩臉」,讓孩子少遭罪。

1、過敏型

過敏型口罩臉表現:為皮膚瘙癢、泛紅、乾燥、燒灼感。除面部外,耳後與口罩帶子接觸部位亦可產生以上表現。

原因:為口罩材料長時間接觸面部,易誘發過敏。

預防:儘量選擇內襯為棉布材質且符合防疫標準的口罩。停用刺激性護膚品,如磨砂膏。加強保濕,使用保濕力更強的霜劑或乳劑,減少口罩材料對皮膚刺激,保護皮膚屏障。如耳後皮膚出現上述症狀,可使用頭戴式口罩代替掛耳式口罩,或使用口罩夾避免口罩帶接觸耳後皮膚。必要時應就診皮膚科,配合藥物修復。

2、痤瘡型

痤瘡型口罩臉表現:為皮膚痤瘡、閉口加重,以面中部及下頜部位為著。原因即口罩形成了封閉的悶熱環境,出油出汗增多,同時易滋生細菌,加重痤瘡。

預防:每日使用溫和洗面奶潔面。針對炎性痤瘡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粉刺可外用維甲酸軟膏。儘量避免食用甜食、脫脂牛奶等。

3、壓力型

壓力型口罩臉表現:皮膚疼痛、泛紅、壓痕、破潰。

原因:尤其常見於長時間佩戴KN95口罩,由於面部與口罩邊緣接觸部分壓力過大,造成了壓力性損傷。

預防:學生可根據需要使用醫用外科口罩代替KN95口罩,避免連續長時間佩戴口罩。可適當冷敷面部減輕症狀。破潰處可選擇外用莫匹羅星軟膏。

以上醫學科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相關科室就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