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不怕北京報復 立陶宛經濟2022年成長率曝光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LRT)9日報導,立陶宛最大銀行的首席經濟學者波維勞斯卡斯(Tada Povilauskas)表示,儘管立陶宛因台灣議題而遭到中國大陸貿易報復,但短期內維爾紐斯的經濟成長卻絲毫不受影響。甚至,2022年立陶宛的經濟預計將成長3.5%。不過,隨著投資者害怕受牽連的預期心態,可能會對中長期的成長前景帶來風險。

Staskonienė相信,面對大陸杯葛,企業界和立陶宛政府的密切合作,有助於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圖為立陶宛的沃福斯酒廠。(圖/中央社)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LRT)9日報導,立陶宛最大銀行的首席經濟學者波維勞斯卡斯(Tada Povilauskas)表示,儘管立陶宛因台灣議題而遭到中國大陸貿易報復,但短期內維爾紐斯的經濟成長卻絲毫不受影響。甚至,2022年立陶宛的經濟預計將成長3.5%。不過,隨著投資者害怕受牽連的預期心態,可能會對中長期的成長前景帶來風險。

2021年12月,立陶宛同意台灣在立國首都維爾紐斯設立台灣代表處,引發北京的不滿並暫停幾乎立陶宛所有的出口。影響所及,包括德國馬牌等跨國企業也遭到施壓,要求切斷與立陶宛的經貿往來。

※進口比出口更重要

雖然根據中國大陸海關2021年12月的統計數字,立陶宛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數字下降91%;但波維勞斯卡斯認為,更重要的是立陶宛進口大陸商品的量卻依舊維持穩定。

波維勞斯卡斯解釋,北京的貿易報復對立陶宛經濟的損害不構成問題,是因為立陶宛出口到大陸的數字,僅占立陶宛總出口額的1%,相較之下實在微不足道。

但對立陶宛經濟成長而言,維持大陸商品的進口,遠比出口商品到大陸來得更重要。由於立陶宛是依靠採購自大陸的中間商品,生產出口用商品來維持經濟成長。換言之,如果立陶宛進口大陸的商品大幅減少,才會帶來經濟重大風險;所幸立陶宛自中國大陸進口商品的數量仍成長5倍。

立陶宛工業家聯盟主席賈努維丘斯(Vidmantas Janulevicius),也證實此一觀點。不過,他也提醒,北京已經發現立陶宛依賴大陸中間商品,並開始阻止某些戰略物資運往立陶宛;但直到目前為止,與北京的糾紛還沒有達到對立陶宛經濟成長的前景,足以產生重大影響的地步。

包括德國馬牌等跨國企業也遭到施壓,要求切斷與立陶宛的經貿往來。

※今年與明年經濟不變

波維勞斯卡斯預測,今年與明年經濟預測將維持不變,立陶宛在2022年經濟將成長3.5%。不過,他也承認只要北京持續強力抵制,立陶宛長期經濟風險就會增加。

特別是,大陸不斷向國際第3國企業施壓,要求其拒絕使用立陶宛商品,這可能會對立陶宛經濟產生關鍵影響,使部分企業暫停在該國的投資計劃。

立陶宛投資促進商業發展主任Vida Staskonienė認為,「立陶宛與在這裏經營的企業,是全球商業鏈的一部分。當前的關係對在此經營的外國企業產生影響,實屬自然之理。然而,現在就對外國直接投資是否會受到影響做出結論,仍為時過早」。

Staskonienė相信,面對大陸杯葛,企業界和立陶宛政府的密切合作,有助於找到最佳解決方案。他舉例,2020年時,為回應白俄羅斯的緊張情勢,立陶宛機構成立「高附加價值白俄羅斯企業快速通道」,進而將其全部或部分活動轉移到立陶宛。

其表示,面對與北京的爭端,立陶宛需要與產業找出合作、快速且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歐盟:展開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訴訟程序

歐盟主管貿易的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聲明中表示,「在雙邊解決多次嘗試卻告失敗後,我們認為除了與北京展開WTO貿易爭端解決協商外,別無他法。」

報導指出,WTO貿易解決協商的過程通常會需要1年半的時間。即使最後達成協議,也未必會獲得遵守;不過,歐盟執委會認為北京會遵守WTO裁決。如果大陸不遵守,歐盟可以採取反制措施,這通常以對大陸商品課徵關稅進行。

即使制裁,這類關稅是在歐盟層級進行實施,故很難補償立陶宛企業因北京北葛而產生的損失。另一方面,歐盟也希望能通過《反脅迫法案》來對抗第三國的脅迫行為。畢竟,這才能讓歐盟執委會迅速採取反脅迫行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