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百強房企業績年減4成;反共照樣賺錢!中共嚴重依賴台灣出口;

信號!陸鐵礦石需求弱,貨運價大跌;陸旅遊人數、消費雙降;中共冬奧推數字人民幣;全球主要央行將大收水;北京冬奧開支龐大,恐加劇中國經濟困境

2022年中國新年假期七天,中國國內旅遊呈現出遊人次及旅遊金額「雙降」的情況。

新年伊始,中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一月份的數據雙雙回落。中共在冬奧會上的龐大開支,可能會加深中國經濟的危機。

美國一名資深共和黨議員日前發出警示,指中共正致力於通過推廣數字的人民幣建立起跨境支付標準,美國政府應該考慮發展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

一項由北京師範大學師生展開的調查發現,未婚女教師超過三成表示不願生育,而意願生三孩的未婚女教師僅為百分之一。

反共也賺錢,2021年台灣近五成出口產品銷中國,究竟是台灣依賴中國還是中國依賴台灣?

全球主要央行開始執行「史上最大規模的量化緊縮」,預計全球市場未來12個月將消失2.2萬億美元。

中國經濟下行,對鐵礦石需求下滑,大型干散貨船舶運價暴跌,比去年最高位累計下跌90%以上。

中國新年旅遊人數、消費雙降

在連續第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6日公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年假期七天,中國國內旅遊出遊2.51億人次,年減2%,旅遊收入人民幣2,891.98億元,年減3.9%,呈現出遊人次及旅遊金額「雙降」的情況。

與疫情前對比,文旅部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年期間國內旅遊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9%,收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6.3%。

攜程《2022年中國新年旅遊總結報告》顯示,東北與海南「一冷一熱」,是假期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以東北三省為目的地的機票預訂,年增超過五成,與前往海南的多以女性用戶相比,前往東北滑雪溜冰的用戶,多以男性旅客為主,佔比56%。

中共在冬奧會推廣數字人民幣,美議員促白宮警惕

美國國會一名資深共和黨議員日前向美行政當局發出警示,指中共正致力於通過推廣數字的人民幣建立起跨境支付標準,美國政府應該密切注意中共當局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使用數字貨幣的情況,同時考慮發展美國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

美國參議員帕特·圖米(Pat Toomey)本周四(2月3日)曾致信財政部長耶倫和國務卿布林肯,提醒美國行政當局,中共政府正在利用北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其最近開始發行的數字貨幣,表明中共當局試圖利用這次國際體育盛會,把央行數字人民幣(e-CNY)推向海外。

圖米警告說,中共當局會通過這一努力建立起跨境支付標準,而中共央行正在試圖超越其它國家,搶先開發出央行數字貨幣。他強調,數字貨幣創新是未來國家之間進行戰略競爭的一個重要領域,美國也應該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而且美國的創新應該植根於個人自由和民主原則之上。

圖米要求財政部和國務院,就2022年冬奧會期間,中國公民和外國訪問者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情況,中共政府發行電子人民幣的總量,以及e-CNY的推行會給美國政府提供哪些教訓等方面,向國會進行通報。

中共政府從今年1月4日起,開始為中國民眾提供可在網上下載的數字人民幣錢包應用(試行版),目前數字人民幣僅限於在中國國內10個主要試點城市試行。

北京冬奧開支龐大,恐加劇中國經濟困境

北京冬奧會在嚴苛的防疫措施下開幕,大量觀眾被拒於門外,未能達到刺激消費,帶動旅遊和服務業的效果;當局為了確保「冬奧藍」,北京鄰近的高污染行業早已限制運行,預計對第一季度的工業生產帶來影響。

同時,還要應付龐大的奧運會開銷,根據《商業內幕》調查顯示,北京冬奧實際花費超過385億美元,是官方宣稱的10倍,更是原本預算的24倍。

旅美時政評論員王赫:「它的經濟已經走入了死胡同了,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冬奧會只會加劇這個經濟危機。冬奧會那些大規模的建設,這些錢從哪裏來?我們知道張家口也是協辦單位,它的地方財政已經崩潰了。目前冬奧會,中共的做法好大喜功,超過預算的十倍,幾百億美金的投入,這些是不可能收回成本,其實在經濟上的負作用是相當惡劣的。」

北京二度舉辦奧運會,當局原本想藉此宣揚一番,卻遭遇強大的外交抵制,95國參賽,開幕式則僅有25國官員出席、但其中六國無運動員參賽。而在最後一刻,印度也加入外交抵制、德國則不派高官。

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數據顯示,觀看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觀眾比起2018年平昌冬奧會開幕式下降了43%。更多的跡象顯示,中共舉辦冬奧會,未能獲得預期的效應,還可能對其經濟造成長遠的衝擊。

調查:中國女教師生育意願低,未婚者三成不願生育

一項由北京師範大學師生展開的調查發現,中國知識女性的生育意願持續走低,其中未婚女教師超過三成表示不願生育,而意願生三孩的未婚女教師僅為百分之一。

據中國媒體報道,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賈萌萌和教育學部教授鄭新蓉在刊登《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22年第1期刊的論文中說,他們就女教師工作、生活、婚姻、生育方面的現狀與意願展開問卷調查,並收集到1907名女教師的答覆。

調查發現,未婚女教師呈現較低生育意願,其中不想生育的為32.41%,想要一孩的比例為36.73%,願意生二孩的比例是29.63%,願意生三孩的僅有1.23%。

女教師整體上不想生育的為18.77%,願意生育一孩的比例僅為38.96%,願意生二孩的為38.91%,而願意生三孩的比例僅為3.36%。

報告認為,對於不想生育的普通女教師來說,改變其生育意願最主要的因素是收入水平提高、工作量減少和教育成本降低。

自由亞洲電台早先報道,多名人口專家指出中國面臨生育率低及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據人口學專家研究,維持人口穩定需達到女性平均生育率達到2.1孩以上,即每個家庭平均至少生2個孩子。

[page]

反共也賺錢,台灣近五成出口產品銷中國

2021年台灣出口暢旺,特別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的中國需求強勁,佔比穩居42.3%,台灣官方近日將去年經濟成長概估從之前的6.09%上調至6.28%,兩數字均創11年來新高。

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曾在12月28日表示,台灣過去兩年防疫順利,所受衝擊較小,經濟表現也比其它國家亮眼,台灣已連續兩年拿下「亞洲四小龍」第一名頭銜。

台灣經濟主要增長動能在於出口。據投資資訊平台MacroMicro/財經M平方統計,台灣出口佔整體GDP比重達六成以上,主要出口產品以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為主。

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據台灣財政部數據,去年中國市場(含香港)佔台灣出口總額的42.3%,略低於2020年創下的近10年最高紀錄43.9%,遠超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市場東盟和美國,後兩者佔比分別為15.7%和14.7%。

據中共海關總署數據,去年台灣對中國(不含香港)出口總額為2499.79億美元,同比增長24.7%;台灣自中國進口總額為783.64億美元,同比增長30.4%。台灣對中國享有的貿易順差達1716億美元,較2020年增加311億美元。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大紀元表示,台灣對中國享有貿易順差,且持續加大,並不等於台灣在依賴中國,而是中國在依賴台灣。從技術供應鏈上看,台灣在上游,中國的生產線在下游,台灣對中貿易順差,恰恰反映中國對台灣存在需求或依賴。

台灣經濟部去年5月曾專門以醒目的標題,反駁前總統馬英九關於「台灣依賴中國」的解讀,標題直接點明,「對中出口成長為半導體出口帶動,反是中國依賴台灣」。

大摩:全球主要央行將大幅「收水」,2.2萬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周五(2月4日)表示,全球主要央行開始執行「史上最大規模的量化緊縮」,預計全球市場未來12個月將消失2.2萬億美元。

大摩分析師表示,全球通脹飆升正迫使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格蘭央行收緊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的大幅「放水」刺激經濟措施,上述四家央行(G4)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將於5月見頂,之後將大幅「收水」2.2萬億美元,規模是2018年的4.5倍,當時「收水」的規模約為5000億美元。

市場人士認為,通脹及加息繼續成為今年上半年市場焦點,或對風險資產帶來挑戰;全球股市繼續因全球央行部署「收水」而維持波動,加上美元轉強,新興市場和亞洲區股市將受較大影響,美股近期大幅回落之際,美聯儲言論仍超出預期的「鷹派」,這將進一步衝擊美股,但除非出現債息曲線倒掛(即短期債息高於長期債息),否則相信美股步入熊市的機會不大。

大陸房產市場低溫築底,1月百強房企業績年減4成

儘管去年12月,有跡象顯示房地產市場正在築底,今年可望慢慢回穩。不過據克而瑞數據顯示,中國1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人民幣5,256億元(約826.2億美元),單月業績規模年減近40%,較2021年月均水平降低43%。顯示房地產市場仍在低溫運行。

此外,另一家房產調研機構「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1月,銷售額超人民幣百億房企僅15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4家;超過人民幣50億房企僅2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31家;而超過人民幣30億至50億房企下降最快,只有20家,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33.8%。

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29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供應面積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43%、較上月下降58%,成交面積較上月下降37%,較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擴至46%。

其中,一二線城市只有上海成都商品住宅成交保持在高位,其餘城市成交全面走弱。在一線城市中,北京、廣州商品住宅成交低迷,較去年同期跌幅近半,深圳年度跌幅更是高達60%。

而廣州樓市經過2021年全年調控,去年底略有回溫,對此,有專家認為,廣州樓市目前正處於修復階段,也可以說是尋找底部的階段,但慣性的下行趨勢還有可能蔓延到今年第一季。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整體而言,市場下行壓力加劇,購房者觀望情緒較濃,是造成不少城市成交下滑的主要原因。預計2月受中國新年假期影響供應縮量,成交或將持續下行。

中國鐵礦石需求放緩,干散貨運價大跌

中國經濟下行,對鐵礦石需求下滑,大型干散貨船舶運價暴跌,比去年最高位累計下跌90%以上。其中,海岬型最大散貨船的每日即期運費,1月底跌至5,826美元,創20個月來新低,遠低於去年10月時每日超過8萬美元的12年高位。

外媒報道,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因環保及經濟放緩,鋼鐵產量縮減,2021年產量6年來首度出現下滑,鐵礦石進口量3年來首見減少,造成大型干散貨船舶運價下跌。

分析認為,每年12月到隔年2月的航運需求,都會因為農曆中國新年放緩,加上鐵礦砂運輸因巴西豪雨不斷已經中斷,運費至少在下個月前都仍會在低位。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