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大蕭條前夜,每個人都以為繁榮永不落幕

1927年的美國平民家庭有哪些標配?答案非常驚人。數據顯示,當時美國共有2680萬戶家庭,其中1100萬戶擁有留聲機,1000萬戶擁有汽車,1750萬戶擁有電話。每一年,美國新增的電話數量比全英國的總數還多。同時,在美國平均每6人有一輛汽車,在英國則是每57人有一輛,德國是每289人有一輛。此外,冰箱、洗衣機、電熨斗、吸塵器和電動剃鬚刀等也開始成為家庭的標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仍然沒有達到美國近百年前的這一水平。

但是兩年後,大蕭條襲來,一個時代結束了。

提到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讀過中學的人都知道華爾街慘案,知道農場主倒牛奶。但我敢保證,沒有多少人能真正搞清大蕭條的經濟原理,僅靠教科書里那點解釋,顯然並不足夠。許多人更不清楚的是,大蕭條前夜,美國到底是什麼樣子。

1918年到1929年,人們稱之為美國的爵士時代,或是咆哮時代。本土未受一戰炮火波及的美國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為富裕國家。幾乎是在短短時間裏,美國在流行文化、金融信貸、軍事實力和技術發明等各個領域都走到了世界最前端。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盛行,正如菲茨傑拉德的名句:「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當時的人們處在物質噴涌和紙醉金迷中,認為繁華永不落幕。

有這種心態並不奇怪,因為在當時的許多美國人眼中,那的確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連續四年,美國的通脹率都為0,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多麼驚人。全世界有50%的黃金在美國,其中大部分儲存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此外,美國製造了全球85%的汽車,拍攝了80%的電影,生產了42%的商品……無線電的發展和電影文化的交流讓人們擁有了更快的信息獲取方式和娛樂途徑,技術和服務的不斷革新讓物質越來越豐富。「聖路易斯精神」讓美國航空業蓬勃發展,福特因為T型車而家喻戶曉……只是,突如其來卻又註定要來的大蕭條,讓一切宣告結束。

書寫大蕭條的文字數不勝數,相比之下,書寫大蕭條前夜的文字要少得多。但大蕭條前夜值得探究,因為它告訴人們一個事實:沒有哪個時代會始終繁榮下去,大蕭條的到來,並不會直接跟你打招呼,但它會有很多徵兆。

■一個飛行員的隱喻

比爾·布萊森是一個極具幽默感的非虛構作家,他於1951 年出生於美國艾奧瓦州。2004 年,作品《萬物簡史》榮獲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安萬特獎」。2013 年被英國皇家學會選為榮譽院士,成為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外國人。布萊森還被英國人票選為「最受歡迎的美國人。他不喜歡在自己的書里陳述教條式的結論,而是喜歡通過大時代的一個個細節,讓讀者自己思考。他在《大蕭條前夜的繁榮與瘋狂》一書中,就擷取了一個關鍵年份的種種細節——1927年。

1927年正是大蕭條的兩年之前,當時的美國,正處於柯立芝總統的溫和管理政策下。柯立芝可算是美國史上最無為而治的總統,他每天只工作4小時,據說其餘大部分時間用來打盹、打高爾夫球和馬球。但在此期間,美國經濟市場蓬勃發展,史稱「柯立芝繁榮」。與此同時,因為歐洲經濟下滑嚴重,也讓美國孤立主義盛行。因為全世界50%的黃金都在美國,以致於金本位下的世界各國都沒有能力購買美國產品。美國股票市場極其繁榮,連續飆漲,直到1929年仍然翻倍。

比爾·布萊森選擇了兩個人物,作為串連大蕭條前夜的線索——1927年5月20日上午,飛行員林德伯格從紐約羅斯福機場起飛,在飛行了33小時28分鐘29.8秒後,他所駕駛的「聖路易斯精神號」在巴黎降落,完成了首次單人不着陸跨大西洋飛行,贏得了奧泰格為「飛越大西洋競賽」設下的25000美元獎金。他還因此成為首個夜晚飛過洛基山脈的飛行員,同時創下美國飛行員單獨不間斷飛行的最長時間紀錄。他成為了當時全歐洲最受歡迎的美國人,6月11日也成為「林德伯格日」。棒球運動員貝比·魯斯則20年代棒球界的超級巨星,打出了60個本壘打,幫助洋基隊在1927年橫掃棒球領域。這兩個人成為那個時代美國渴望超越、躁動不安之精神的代表。

比爾·布萊森這樣形容林德伯格的登場——一架名叫「聖路易斯精神」的銀色飛機從西面俯衝向長島,降落在毗鄰羅斯福機場的柯蒂斯機場。飛機上下來一個笑嘻嘻、幾乎無人認得的明尼蘇達州年輕人。

林德伯格的這場飛行變了整個美國飛行業,甚至影響了大洋彼岸的歐洲。在飛行員還是高危職業的年代,穿越大西洋是巨大挑戰,也見證了眾多失敗者。而且,這個項目花費昂貴,危險性超高,一旦失敗就是機毀人亡,甚至連重來的機會都沒有。名不見經傳的林德伯格超越了所有人,成為「美國偶像」。雖然他偏離了預計登陸地點320公里,但在當時已是極小失誤,畢竟大多數飛機的命運都是迫降大海或墜毀深山。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飛機沒有前方視野可言,因為只有左右兩側才有窗。當時,美國報章稱這次飛行為「一個孤獨的人完成了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偉大壯舉」。此後短短時間裏,全美國的報紙刊發了25萬篇關於林德伯格的報道。

書中還寫到了許多有趣的細節,比如起飛前那天,「給飛機加油花了大半夜時間——這是個煩瑣的過程,因為燃料必須隔着粗棉布加進去,以過濾一切雜質」。起飛時也狀況不斷,「離跑道終點只剩 150 米了,它還跟大地擁抱着……林德伯格的飛機短暫地騰空,接着又笨拙地落回地面,接着再騰空,再落地。終於,在第三次嘗試時它飛起來了。一些旁觀者說,就像是林德伯格把意志力注入了飛機,硬生生地將它扯離了地面。就連林德伯格自己也認為這是個奇蹟。」

林德伯格的壯舉並不僅僅是個人層面上的成功,他還帶動了美國飛行業的發展。在上世紀20年代,所有重要技術領域中,美國唯一落後於歐洲的就是航空業。當時,歐洲人已經可以乘坐飛機前往歐洲絕大多數國家,但在美國,連定期客運航班還是空白。

林德伯格的成功被視為「光榮與夢想」的最好例子,他以謙遜沉着的姿態完成夢想,這顯然被賦予了時代意義。不過,書中寫道,他的煩惱也從這一刻開始,頻繁的亮相、被過於熱心的粉絲圍追堵截、沒有私隱的家、遭綁架撕票的長子……最終,因為他對納粹的高度認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不再被人們所提起。

這也被視為美國大蕭條的一個隱喻:人們一度認為,美國會像林德伯格這般無所不能,創造奇蹟,但卻事與願違。

貝比·魯斯也類似,這位前無古人的棒球天才持續數年擊打出最多的全壘打數量。他與時代互相扶持,迎來了運動員商業價值飛速增長的開端。但因為聲色犬馬的生活,他很快便走向墮落,毀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他也被視為美國20年代的縮影,寓意着所有的輝煌與活力都存在着巨大泡沫,耽於享樂會帶來巨大風險。

■大蕭條前夜,許多事情改變世界

書中還寫了許多那一年的細節,比如電視劇的問世。拉什莫爾山的總統雕像也開始動工,華盛頓、傑斐遜、林肯和西奧多·羅斯福的四張面孔都超過18.3米高,成為雕刻史上的奇蹟之一……每一個細節都引導着時代前行,同時又預示着大蕭條的到來。

那一年,無線電廣播網絡成為經濟的最新增長點。那時的廣播網絡很像早期互聯網的情況,內容免費導致運營費用極高。美國人只要買了收音機,就能免費收聽所有節目。同時,不像電影和戲劇可以反覆上演,大多數電台節目都有時效性,所以只能持續生產新內容,因此成本高昂。經過摸索,美國人終於找到了廣播網絡的盈利方案,那就是廣告。隨着電台廣告崛起,報紙廣告下降了 1/3,雜誌廣告下跌了近 1/2。廣播網絡誕生之後的 10 年裏,有近 250 種報紙停刊。

不過,1927年,在傳播領域最大的變革跟電影有關。這個技術變革當時看起來不太起眼,但影響極為深遠,成為美國文化向全世界傳播的關鍵,它便是音畫同步錄製技術。

這個技術的應用,讓1927年的美國人第一次體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有聲電影。

有趣的是,跟我們如今想像的不一樣,當時的電影行業海外發行人員一點也不歡迎有聲電影的出現。這是因為無聲電影的海外銷售其實更簡單,因為當時配音和字幕都沒出現,所以無聲電影到了海外,只需要用當地語言配上新片名即可。可是有聲電影呢?看起來只能屬於英語世界。

很顯然,這些海外發行人員過於短視,也低估了有聲電影的巨大魅力。看慣了默片的全球觀眾們,根本不在乎演員們說的是英語還是什麼,也不介意自己是否能聽懂,直接沉浸於劇情。

也正因此,全球電影觀眾都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一件事:不管電影裏是什麼人,什麼歷史時代,鋪陳什麼歷史事件,都在用英語進行台詞表達。這無疑是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美國式表達成為一種世界性文化,侵蝕着一個個國家。

比爾·布蘭森還寫到了1927 年的密西西比河大洪水。這場洪水為美國帶來兩份持久遺產:一是加快了黑人出走南方的運動,這一波「大遷徙」首先由一戰所導致的北方勞動力短缺引發,而在大洪水泛濫後得到了新助力。1920 到 1930 年,一百多萬黑人為了更高工資和更多自由離開南方,徹底改寫了美國的人口、經濟乃至政治版圖。第二份遺產則是美國大政府的誕生。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所引發的救援行動規模巨大,各州政府和民間力量都無力應對,大眾和官員們只能接受聯邦政府的統籌作用。

也是在1927年,龐茲策劃的龐大騙局再度被拆穿,他在這年夏天再度入獄,此後他的名字成為一個專業名詞——「龐氏騙局」。

1927年,美國人有多少「自殺行為」?

空前的繁榮和即將到來的大蕭條之間,美國人有多少「自殺行為」?

金融領域的自殺行為顯然少不了。因為物質高度豐富,經濟極其繁榮,超前消費和金融產品變得十分流行。

如今人們熟悉的分期付款,就是在當時開始流行,並形成完整鏈條。總價較高的汽車,是當時最熱門的分期付款商品。要完成分期付款,就需要財務公司穿針引線,也因此出現了金融衍生產品。當時分期付款利息極高,買車分期付款的年利率甚至高達30%,但美國人仍然樂意接受這些新的信貸產品,藉此購買他們無法用現金完成一次性支付的商品。在他們看來,繁榮會持續下去,自己會有更高的收入,短期「欠債」不是問題。但這種預期收入,顯然並不靠譜。一旦經濟出現風險,消費者無法還清款項,這個體系就會崩塌。1930年代的大蕭條如此,後世也如此,比如2008年的次貸危機。

同時,美國當時的工人收入雖然已經不低,但指望一個人工作養活一個家,其實還有相當難度。數據顯示,當時工人的平均年收入還不到1500美元,而當時研究認為維持生活的家庭最低年收入是1800美元。換言之,想維持最起碼的生活,理論上需要不止一個人工作。同時,工人整體工資增長幅度,要低於產品和利潤增長幅度,特別是非技術工人的情況更糟糕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失業率一旦攀升,就會導致許多家庭的經濟崩潰。

而且,因為存在這樣的貧富差距,購買力分配不均,大批消費者沒有能力去支撐消費市場,有能力支撐市場的那少部分人,一旦遭遇危機,就會動搖整個市場。

技術進步帶來的也不完全是好處,比如當時的美國農業部門應用了許多新技術,在整個20年代,美國農場的拖拉機數量增加了三倍之多,幫助人們開墾了3500萬英畝新土地。此外,雜交技術、化肥和農藥的應用,都促進了農產品產量提高。

但問題是,人們需要的農產品是有限的,技術的廣泛應用導致生產過剩,反而造成了食品價格下跌,使得農民的收入逐步減少,許多人被迫離開農業領域。

新興產業當然很誘人,可是就像如今的股市一樣,講故事的股票會大漲,可是故事總有講完的一天。當時的美國也是如此,汽車產業蓬勃興起,但當汽車工業的「新故事」越來越少時,就意味着產業的瓶頸。到了1929年,前9個月的汽車銷售額同比下降30%以上。但許多人仍然過分樂觀,不在意產能過剩,繼續追加投資。

美國政府也作出了錯誤的選擇,1927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宣佈聯合歐洲穩定金本位,下調利率,這正是後來股市崩盤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1927年,胡佛是唯一預測到利率下調會引發經濟蕭條,並敦促柯立芝總統採取行動的政治人物。可是,到了1928年,當胡佛獲得共和黨內提名去競選總統時,則志得意滿地表示:「今天,我們美國人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更加接近永遠地戰勝貧窮……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們應當很快就看到貧窮從這個國家中被驅逐出去的一天。」

可惜的是,他看到的是大蕭條。1929年10月24日,華爾街股市迎來「黑色星期四」。此後,美國金融界步入崩潰。美國失業率上升到25%,股市下跌90%,工業生產下降近50%。

在大蕭條的前夜,1927年的美國無比繁榮,可是,許多危險正在初露端倪。這樣的場面,此後在人類社會中一次次重演,也不會結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市井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