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脅迫」立陶宛背後 北京真正的目的是這個

學者認為,北京與立陶宛的齟齬不只是雙邊貿易糾紛如此單純;中國大陸透過經濟脅迫,企圖測驗整個歐洲的態度。圖為之前立陶宛捐贈疫苗,台灣101點燈感謝。(圖/中央社)

針對北京近來對立陶宛採取一系列的貿易報復,甚至波及歐盟多國;法國媒體《世界報》引述數據指出,其實立陶宛進口大陸商品的金額,遠遠超過出口的金額。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FRS)研究員波恩達茲(Antoine Bondaz)也認為,北京與立陶宛的齟齬不只是雙邊貿易糾紛如此單純;中國大陸透過經濟脅迫,企圖測驗整個歐洲的態度,歐洲國家應團結一致共抗北京。

法國媒體《世界報》報導,在這場立陶宛與北京的貿易暨外交之戰中,台灣已於5日送暖,宣佈將設立2億美元的「台灣東歐投資基金」,預計立陶宛將成為受惠者。

不僅如此,裝有20,400瓶立陶宛蘭姆酒的貨櫃,近日即將抵台。台灣煙酒公司已證實由於該批酒品因無法扣關大陸市場,讓台灣決定買單。「立陶宛支持我們,我們也支持立陶宛,台灣煙酒建議為此乾杯」。

報導分析,2021年5月,維爾紐斯先是退出北京主導的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隨後同年8月又允許開設「台灣代表處」而不是北京能容忍的「台北代表處」。

新仇舊恨讓立陶宛陷入北京怒火之中;不只是兩國之間爆發貿易與外交之爭,戰火甚至蔓延至雙方的盟友之間。華府與柏林5日表態力挺立陶宛,兩國外長更直斥北京對波羅的海國家施壓實屬不合理。

此言引來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彬於6日反唇相譏,指責美方一再為立陶宛「一中一台」的錯誤言論幫腔,試圖拼湊縱容台獨的小圈子,此舉已暴露美方「以台制華」的圖謀。

其實是北京在賺立陶宛的錢

《世界報》更表示,立陶宛與北京的外交貿易戰火已燒向前者國內。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4日批評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為錯誤,還稱外交部事前並沒有和其協商,引發另一波戰火。

2021年5月,維爾紐斯先是退出北京主導的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隨後同年8月又允許開設「台灣代表處」而不是北京能容忍的「台北代表處」。圖為開往立陶宛的中歐班列。(圖/新華社)

事實上,是北京大賺立陶宛的錢,而非維爾紐斯依賴大陸市場。擁有280萬人口的立陶宛向大陸出口價值3.57億美元的商品(以穀物為主),卻進口13億美元的大陸商品(以電子商品為主)。

因此,雖然外界沸沸揚揚地討論大陸經濟封鎖對立陶宛的傷害,維爾紐斯卻老神在在地拒絕透露影響。為彌補企業因大陸報復而受損失,立陶宛政府已宣佈1項1.3億歐元的援助計劃。

正因為是北京在賺立陶宛的錢,凸顯大陸報復金主的行為頗不合理。波恩達茲認為,與其說北京與維爾紐斯陷入貿易糾紛,不如說大陸試圖利用經濟脅迫測驗歐洲態度。

更進一步來說,北京藉由懲戒立陶宛,進而向歐洲釋放訊號,即不准挑戰「一中原則」。波恩達茲解釋,過去北京也曾利用經濟制裁澳洲與南韓,如今矛頭則指向歐洲,要看歐洲對一中原則的態度。

因此,他認為,即使立陶宛將代表處名稱改回台北,也無法讓這次的貿易爭執降溫。畢竟,歐盟迄今仍維持與北京的正式外交關係,並謹守「一個中國」原則,歐盟政策完全不受立陶宛態度的影響;但北京會持續觀察歐盟是否會改變,懲戒立陶宛只是一塊試金石。

《世界報》則總結,由於歐盟成員國遭經濟霸凌,為保護成員利益,歐盟已針對如何反制經濟脅迫進行討論;但報導呼籲,歐盟更該小心,畢竟歐盟團結的行為,已映入北京瞄準鏡之中。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