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北京無法刪:蘇聯解體30年 立陶宛發「坦克照」

前蘇聯在30年前的聖誕節解體,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Matas Maldeikis)就在推特上,PO出一張老照片,是過去立陶宛人站在坦克車前,對抗蘇聯壓迫的老照片,藉此鼓勵台灣與香港,挺身而出對抗極權壓迫。

蘇聯在30年前的聖誕節解體,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Matas Maldeikis)就在推特上,PO出一張老照片,是過去立陶宛人站在坦克車前,對抗蘇聯壓迫的老照片,藉此鼓勵台灣與香港,挺身而出對抗極權壓迫。

▲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Matas Maldeikis,PO出立陶宛人站在蘇聯坦克車前的照片。(圖/翻攝自twitter@MatasMaldeikis)

馬瑪竇的推文表示,立陶宛人不畏懼任何風險對抗壓迫者,「我們30年前就挺身而出,我們不會坐視不管」,這是一張北京無法刪除的照片。

標籤還標註,「與香港同在」、「與台灣同在」「我們從未忘記與香港同在、與台灣同在」、「絕不忘記」。

根據《中央社》報導,1990年的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認為蘇聯體制改革是理想主義實驗,他希望能摒棄史達林主義,將蘇聯「社會主義」與民主結合起來,結果變成無可行策略的一場夢。

戈爾巴喬夫主張的政治權力下放同樣適得其反,他強迫政治局和地方政黨領袖將最高政治權力,下放到體制複雜的蘇聯人民委員會,原本對蘇聯人民委員會變成「民主學校」抱有期望,但這些效率低下的機構反而變成了宣揚民族分離主義和民粹主義的媒介,讓蘇聯變得無法治理。

隨後包括地方的共產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和自由派人士在內,許多俄國人寄望有行動力且不怕冒險的葉爾欽(Boris Yeltsin)的領導

蘇聯於30年前的1991年12月25日宣告解體,戈爾巴喬夫辭去蘇聯總統,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爾欽在克里姆林宮降下蘇聯鐮刀鐵錘旗,升起了俄羅斯三色旗。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韻

來源:ettoday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