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出乎意料的大國互動 中國現實環境比宣傳的更壞

作者:

最近兩天,印太地區大國的時事有點令人眼花繚亂。

俄羅斯總統普京罕見率領超級豪華代表團,對印度進行了旋風式訪問,兩國締結了多項協定,特別是軍事技術合作協定,事實上俄印關係已達到了盟友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對印軍事裝備和技術的輸出,都是具有針對性的,比如S-400反導系統以及傳說中的S-500反導系統(很可能包含在兩國的「半公開式協定」中)、AK-203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蘇-30MKI戰機、T-90C、T-72M1坦克及「普魯斯特-SDM1」輕型兩棲坦克。

至關重要的是,它們在印度邊境由主權爭端引發的軍事衝突中,均大有用武之地,對它們的重要鄰國的重要利益,都帶來直接的損害。

然後,俄羅斯和東盟一起,首次不聲不響搞了一個大動作,開展了俄-東盟聯合海軍演習,演習在印尼領海舉行開演儀式,並聲稱「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是其目的。

這樣級別和廣度的演習迄今連美國都沒做過,而俄羅斯做到了。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一個核心問題:東盟忌憚在美國與地區大國的競爭中「選邊站隊」過於敏感,但又迫切希望域外強國介入地區局勢,以增強自身安全感。

這意味着什麼?自己揣摩吧。

在結束對印短期訪問、歸國後的普京,立即首次啟用「專線視頻系統」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今年的第二次對話,不過這次是視頻方式,而且俄羅斯方面表現出比美國方面更急迫的心態。

為什麼要使用「專線」呢?

跟俄印「半公開式」協定一樣,出於保密的需要。

為什麼要保密呢?因為涉及到第三方戰略夥伴的利益。細品吧。

俄美互動還不止於此,近期聯合國大會經未投票通過了俄美聯手制訂的一項關於有必要防止將信息資源和技術用於犯罪和恐怖主義目的決議。

 

 

此舉很有俄美「心照不宣結盟」的象徵意義。

再就是美國總統拜登在經過為期不短的時間內思考後,最終決定發佈公開的措辭鮮明政府聲明開展「外交抵制」。

這既是利益權衡的結果,也是為即將舉行的「全球民主峰會」暖場,拜登認識到只有這樣才更有利於推進其外交政策,而這很大程度上是與其推動雙邊關係戰略緩和、管控分歧和衝突,是相悖的。

美國的態度相當程度上成為莫斯科一系列戰略行動最好的「掩護」——使其看上去降低了「威脅性」並變得可以接受了。

美國的態度一方面為部分意氣相投的國家提供了戰略依靠,另一方面也為其他一些態度搖擺的國家帶來了難題。

澳大利亞步美國後塵是大概率事件。新西蘭比較圓滑,委婉而不是直接地拒絕派遣部長級以上代表出席。歐盟、德國、法國應該會跟新西蘭類似取態。

所以,折中的方案是,英國約翰遜政府提議在數日後舉行的「七國集團」外長會議上進行討論。

因此,「七國集團」集體、英國和日本兩國政府各自最後採取什麼態度,成為焦點。

特別是日本,外務相林芳正的立場正受到某種程度的質疑,而岸田文雄內閣還未通過國內外盟友的考驗期,所以選擇追隨美國,是很可能的。

然後,一則報道指出,韓國外交部在12月6日公佈的《2021外交白皮書》再次將日本表述為「最親近的鄰國」,而且是2019年來的第三次。

 

 

很多人可能會大呼:怎麼可能?因為他們接受新聞薰陶的印象是日韓嫌隙很深,互為仇讎的。

與此類似的事態是,東盟第一個締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而非地區任何大國。

而看慣了由於澳大利亞與亞太大國關係的惡化而導致其與東盟的關係日漸疏遠新聞的受眾,則對地區局勢的進展感到不可思議。

所有這些接踵發生的事態,都是頗有意味的:印太地區的大國競爭日趨走向複雜化、白熱化,而天平正在微妙地發生傾斜。

輿論可能並不會告訴我們事實,而我們所面對的現實環境可能比想像中的更壞,為此做好心理準備,比盲目樂觀要更有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