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中國42天的電競特訓營 第三天…孩子電競夢碎

許多青少年看到頂尖的電競選手和主播既風光又賺錢,覺得電競是一條輕鬆又光鮮的路。圖為中國的王者榮耀電競選手。(中新社)

原本是為電競儲備人才的測試,卻意外衍生了「勸退」的功效,並成為家長們為拯救「網癮少年」的救命稻草。

從2018年IG奪冠到今年EDG奪冠,隨著電競熱出圈,被焦急的家長們拉到杭州一家電競俱樂部所舉辦的電競特訓營的孩子越來越多。有超過2000位懷著「電競夢」的青少年,因夢想走進這裏,又在家長們的「期待」下「被夢碎」而默默離開。

「目前,只有四個人通過測試。但即便成為了後備選手,依然有超過半數會被淘汰,最終能成為職業選手的是萬里挑一。」這間測評室的負責人、電競俱樂部LGD電競教育總監薛世亮說。他也因此成了孩子們口中的「滅夢導師」。

「千萬別選中我孩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報導,薛世亮所說的是2021年夏天曾在這裏舉辦的一場電競暑期特訓營,參加的全國50位青少年中,有人追逐職業夢想,也有人陷入網癮,他們踩在「電競」與「教育」的交叉口,而這些迷茫的家庭,期待薛世亮為他們尋找上岸跳板。

「開班時間42天,費用近2萬元,優秀學員直通青訓營。」薛世亮將電競暑期特訓營的宣傳海報發在朋友圈不到一周,原定的30個招募名額一搶而空。由於家長們再三懇求,特訓營不得不擴容至50人。自2017年至今,薛世亮已接待過來自全國2600多個家庭的家長。

住衢州的王麗(化名)也給17歲的兒子許輝(化名)報了名。今年2月寒假期間,讀高三的許輝提出要做電競選手,「他說自己是圈子裏打得最好的。希望我們給他一年時間,爭取進入俱樂部的青訓營。」47歲的王麗和兒子達成參加電競特訓營的協議,沒選中就重回校園。

電競業的火熱,讓不少青少年對投入這個行業躍躍欲試。(中新社)

暑期特訓營開營儀式。(取材自錢江晚報)

參加特訓營的孩子大多和家長有類似的約定。但家長們卻都私下拜託薛世亮,「千萬不要選中自家孩子;孩子都鉚足了勁,想證明自己。」面對這截然不同的要求,薛世亮只好告訴家長,「這裏不是勸退班,只是讓孩子體驗真正電競選手的生活,並且理解電競和打遊戲的不同。」

電競培訓班教練講解電競的相關知識。此為示意圖。(取材自新京報)

「第三天有孩子放棄」

特訓營採用軍事化管理,每天早上7點半起床進行體能拓展,下午2點到晚上9點實操訓練或現場觀賽,晚上10點收回手機熄燈。這群13到17歲的孩子在特訓營的第一周,就有人藏手機、在房間抽煙、晚上蹦迪、在該練習遊戲的時間看電影,或是打遊戲時滿口髒話。

[page]第二天,許輝就被開出一張罰單。訓練中,別人的遊戲椅誤撞到他,他張口罵人就和對方扭打,事後,許輝留下了第一篇自我檢討。第一周周末,許輝就請假回家,王麗問他感受,兒子回答,「營里確實有兩三個高手」。王麗說,那是她第一次從兒子口中聽到這種敬佩的語氣。

特訓營開班一周後,「沒有一個孩子水平達標,唯一水平可以的,心態不行,做不了職業選手」,薛世亮說。孩子們因沒被選中覺得沮喪,50個孩子的家長卻因此吃了「定心丸」。有孩子意識到自己和職業選手的差距,開營第三天就打道回府。

「碎夢」不是終極目的。薛世亮希望,引導這群「網癮少年」重塑自我,彌補他們缺失的基本素質,「比如,團隊協作,自省自驅,遇到困難時積極調整心態,而不是一味逃避。」

電競已列入2022年杭州亞運正式比賽項目。此為示意圖。(中新社)

「想靠電競逃避現實」

在薛世亮看來,打着電競夢想的幌子而逃避現實的孩子不在少數。他們看到頂尖的電競選手和主播既風光又賺錢,覺得電競是一條輕鬆又光鮮的路;也有人不願面對不如意的生活,選擇在遊戲的虛擬世界裏,以全然不同的身份,塑造自己想要的一切。

報導說,薛世亮也曾是一頭埋進遊戲裏的孩子。薛世亮學習成績不好,但從高中起,他打遊戲就在學校里所向無敵。2000年前後,剛上大專的薛世亮瞞著父母,在網吧加入了一支電競隊。他休學一年半,跟着戰隊打星際爭霸,但沒取得任何成績。

心灰意冷後,薛世亮回校讀書,在計算機專業畢業後,托親戚的關係,才在電腦城找到一份較穩定的工作,但同事一句「你一個學計算機的,怎麼連電腦都不會裝」,讓他至今覺得,「那是我最丟人的時候。」

某家電競培訓班「開學第一課」,上課的都是16歲左右的青少年。(取材自新京報)

在將自己定義為電競「loser(失敗者)」的那些年,薛世亮曾反反覆覆地想,「如果沒把那麼多時間花在遊戲上,我的人生是不是會不一樣?」直到2013年,薛世亮去朋友的網吧幫忙做活動,組建了一支業餘電競隊打出名堂,他才重回電競圈,找到了自己的優勢。

他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當年曾和他一起打比賽的人如今大多落魄,「除了一個拿過全國名次的做了遊戲主播,其餘的現在每次找我都是借錢。」薛世亮也要特訓營孩子們思考,「電競,到底是職業夢想,還是現在你們想做的一件讓自己快樂的事?」

相隔20年,電競行業已獲得更高的認可和更廣泛的普及,但薛世亮仍不建議那些沒有經濟保障的青少年走這條路,「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而孤注一擲,當你錯過最佳的學習時間,被電競淘汰後,又直接被扔進社會,會發現自己沒有任何技能自處。」

電競特訓營場地。(取材自錢江晚報)

告別電競夢有人返校有人打死不退

7月31日,特訓營第一階段結營。經歷21天的挫敗後,原本屬於特訓營第一梯隊的許輝,決定暫時回校讀書。四五個孩子也跟着他向「電競夢」告別。他們的共識是:「電競選手不是普通人能做的。」儘管他們仍心有不甘,也還是重回了校園。

許輝履行了當初與母親的約定,每天回學校正常上課。他仍舊玩遊戲,但能按照約定在12點半前睡覺,也沒再聽見他玩遊戲時說髒話。王麗驚喜地發現,這半年,兒子的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好。

但並非每個家庭都等來了皆大歡喜。有的孩子仍不願回學校念書,兩三個孩子認為自己即使不能做職業選手,也可以做主播或代打。在這些極力與家庭抗爭的孩子身上,薛世亮發現背後往往有一位粗暴勸退的家長、一個存在溝通障礙的家庭。

「家長越是暴力溝通,孩子越不能理性思考,而只想反叛。因為他們這個年紀已經意識到,父母不是無所不知的權威。」薛世亮說。

王麗也曾為了阻止許輝玩遊戲,動手打過他一兩次,也接連把他的兩部手機摔碎。直到兒子15歲,身高超過自己,王麗轉而學習家庭教育,才恍然發覺,命令式、指責式的語氣對兒子造成了不小的傷害,許輝一句「媽媽,你就是想控制我吧!」讓她連推開他的房門都難。

電競培訓班學員們在教練的指導下打「訓練賽」。(取材自新京報)

「沒有放棄,但留退路」

王麗和丈夫都是公務員。年輕時忙於工作,許輝由爺爺奶奶帶大。12歲以前,他們夫妻倆與兒子幾乎沒有深度交流。「我錯過了他小時候最佳的教育期,現在,讓他倒車回到那個路口是不可能的」,王麗開始相信電競不是洪水猛獸,「但如果可能,還是想讓他走回普通人走的路。」

許輝並沒徹底放棄打電競的念頭,但特訓營讓他認清了現在的自己,感覺到和職業選手的巨大差距,也意識到職業選手的生活是嚴苛的、艱苦的。許輝接受了薛世亮的勸導,「考上大學,給自己留條退路。至於以後,上大學再看。畢竟我上過(王者榮耀)巔峰賽前一百。」

「今年,EDG的奪冠讓很多家長看見了電競對年輕人的影響力。」薛世亮認為,這場全網狂歡的最大意義就是讓電競得到正視。電競和傳統競技項目一樣,同樣具有普適的競技精神,也同樣沒有捷徑可言,除了天賦,也要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要吃苦,要直面挫敗與壓力。

「如果孩子親身體驗後,面對這種艱苦,仍有能力和信心去走職業選手的路,那我建議父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一個嘗試的機會。」薛世亮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韻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