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多位美聯儲高官為明年加息預熱,昔日「聯儲大鴿」狂喊明年加息兩次

美聯儲「二把手」克拉里達認為,明年底將實現充分就業並滿足加息的必要條件,他警告稱FOMC票委都覺得通脹前景存在上行風險。明年票委布拉德也擔心高通脹持續過久,支持明年加息兩次,如有必要一季度可提速完成taper。今日還有三位聯儲官員警惕通脹壓力更廣泛蔓延。

11月8日周一,多位美聯儲官員為明年可能加息預熱。

美聯儲「二把手」:明年底滿足加息的必要條件,FOMC票委都認為通脹存上行風險

美聯儲「二把手」、副主席克拉里達表示,將關注通脹、失業率和美國GDP表現。如果三者持續改善,特別是他預計明年底將實現充分就業,那麼明年底將滿足加息的必要條件。

他也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觀點一致,即「現在離考慮加息還有一段距離」,通脹將隨着供需失衡的逐漸緩解而回落。他預言明年美聯儲首選的PCE消費支出通脹率平均為2.5%,長期仍為2%。

儘管克拉利達認為價格通脹和生產率調整後的工資增長沒有「持續的上行壓力」,但也承認今年迄今為止的通脹「已遠不止『適度』超過美聯儲2%長期目標的範疇」,明年若重複出現今年的通脹走勢,則不能叫做美聯儲的政策成功,而且FOMC票委都認為通脹前景面臨上行風險。

他預計,美聯儲首選的通脹指標今年將達到4%,高於FOMC在9月給出的3.7%預期,9月時核心PCE通脹率為3.6%,維持30年來高位。非農失業率或從4.6%降至明年底的3.8%,與美聯儲對最大就業時的長期失業率預測4%相一致。明年底也將消除與疫情前相比420萬的就業缺口。

因此,他認為未來加息將遵循美聯儲9月會議公佈的利率路徑點陣圖。華爾街見聞曾提到,半數官員預計明年加息,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首次美聯儲官員對次年是否加息的預期出現五五開。七成以上官員認為到2023年至少加息兩次,半數預計至少加息四次,半數以上預計至少加息三次。同時,基準利率預計在2024年繼續提高,這代表美聯儲表態稱2023-2024年會持續加息。

素來以報道美聯儲見長的《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克拉里達今日講話突顯「持續的高通脹將對央行構成問題」,他相信美聯儲將很快就實現讓通脹率超過2%的目標,今年被全球供應瓶頸推高的通脹是美聯儲始料未及的,如果持續下去會是更嚴重的問題。

「鴿轉鷹」的明年票委布拉德:明年可加息兩次,如有必要一季度提速完成taper

2022年FOMC票委、美國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今日也在呼應克拉里達對加息的觀點,甚至看法更為激進,稱鑑於美國經濟復甦和勞動力市場活躍程度良好,明年可以進行兩次加息。

布拉德認為,美聯儲在明年中旬結束淨購新債(即結束taper後)就能開始加息,如有必要,還可以加快步伐在明年第一季度就結束taper,主要理由是擔心高通脹持續過久

「我們這裏有相當多的通脹。如果通脹比我們現在預期的更持久,那麼我認為可能需要更早地採取行動來控制通脹。但明年加息三到四次不是我構想的基本場景。」

布拉德稱,美國經濟明年可能以超過4%的速度增長,從而在明年一季度就將失業率降至4%的長期目標以下。被視為當前高通脹主因的全球供應鏈中斷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結束。與此同時,失業率面臨下行壓力,疫情期間退休的300萬美國人不太可能重返職場,從而導致勞動力供應吃緊。

他還表示,美聯儲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使政策朝着更加鷹派的方向發展」,例如上周FOMC宣佈11月開始縮減購債,其開始時間和未來結束的時點都比六個月前預期要提前。無論白宮提名誰擔任美聯儲主席,即如果鮑威爾不能連任美聯儲主席,他都認為美聯儲政策具有很大的連續性。

早在9月底接受路透社獨家採訪時,布拉德就擔心美國通脹會更高且更加持久,支持更激進的美聯儲政策來確保更長時間的經濟擴張。他當時支持明年taper一結束就立刻開始縮減8.5萬億美元的美聯儲負債表(即開啟縮表),預計明年通脹保持在2.8%,遠高於2%的官方目標。

鮑威爾沒提貨幣政策,還有三位聯儲官員警惕通脹壓力更廣泛蔓延

今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活動中談及就業中的性別差異會影響美國生產力,但沒有對經濟前景或貨幣政策表態。上周,他雖然重申taper結束不是加息的直接信號,但仍稱可能明年下半年實現充分就業,即滿足加息的重要門檻,「如果需要針對通脹採取行動,美聯儲不會遲疑不決」。

2023年的FOMC票委、費城聯儲主希拉克發表講話稱,預計在美聯儲完成縮減資產購買計劃(taper)之前,美國不會加息;儘管10月新增非農就業強於預期,但勞動力市場仍存在數百外等待填補的空缺崗位;如果能避免新一輪疫情復燃,明年美國經濟應該能暫時增超4%。

與美聯儲領導層一樣,他也認為明年通脹將隨着疫情導致的供需失衡得以解決而放緩,但他也不諱言美聯儲開始擔心高通脹持久過久:「我們正密切監控通脹,並準備在情況允許時採取行動。」

在職期間的永久票委、美聯儲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警惕美國樓市的通脹信號,認為房地產市場存在構成一系列經濟和金融穩定的風險,特別指出需求上升和新屋建設緩慢正給房價帶來上行壓力,「預計住房供應問題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實質逆轉,住房通脹率將在一段時間內上升。」

2023年票委、比較鴿派的芝加哥聯儲主席伊文斯依舊認為通脹飆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暫時的」,會隨着供給側瓶頸的解決而消退,但他現在對這個觀點越來越不確定:

「我原以為現在會看到供給側的更多進展,結果並沒有,有跡象表明通脹壓力可能正在更廣泛地積聚,包括租金上漲。這些事態發展值得仔細監測,通脹前景面臨比去年夏天更大的上行風險。」

他稱,在實現包容性充分就業作為美聯儲加息的門檻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經濟仍與疫情密切相關,前景高度不確定,供需平衡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正常化並降低通脹也高度不確定,而「前景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美聯儲(按計劃)推進加息或者推遲加息。」

市場反應: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反彈3.5個基點仍不足1.50%,等待周三CPI的通脹信息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周一升超3.5個基點,上逼1.49%,從上周五所創的9月23日以來一個月低位反彈,但仍不足1.50%關口。

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1.5個基點,衝破1.90%,上周五曾以1.885%創9月22日以來最低。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3.6個基點,交投0.43%,上周五跌破0.40%並創10月20日以來最低。

分析指出,儘管有跡象表明美聯儲對縮減購債和加息更為激進,但市場參與者普遍將上周美債收益率的不升反降,歸因於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以及全球其他主流央行的更加鷹派行動。

投資者將重點關注本周三公佈的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以獲取進一步的通脹信息,經濟學家普遍預計10月美國CPI同比增5.8%。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