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默克龍」組合解散前 默克爾低調訪馬克龍

作者: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2021年9月16日愛麗舍宮照片 Ludovic Marin AFP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晚間宴請了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這是兩位領導人在德國大選前攜手合作的最後機會之一,大選將於9月26日決定總理的繼任者。默克爾近來頻頻出訪,向德國重要的合作夥伴分別告別。

法新社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在巴黎接待德國總理默克爾,這是默克爾卸任前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訪法。兩人過去4年同為歐盟核心夥伴,這段關係如今迎來尾聲。

德國將於本月26日舉行聯邦議院選舉,67歲的默克爾(Angela Merkel)將於選後交棒,終結她16年的政治舵手地位,她任內共與4名法國總統合作,包括希拉克(Jacques Chirac)、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和馬克龍(Emmanuel Macron)。

43歲的馬克龍從不掩飾他對默克爾長青於政壇的欽佩,但他時而強硬的風格及親歐行動主義與默克爾更加謹慎的路線大相逕庭。

2019年,兩名領袖之間稍有齟齬,默克爾坦言兩人「互相角力」、「心態不同」,馬克龍隨後表示他相信「具有成效的衝突」。

據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Montaigne Institute)德國議題專家侯必內-波戈馬諾(Alexandre Robinet-Borgomano)說:「他們作風非常不同。默克爾很從容,總是尋求妥協,而馬克龍大刀闊斧,隨時可以針對他認為被忽略的問題發表大膽宣言。」

據歐盟觀察家認為,馬克龍與默克爾最終組成了有力的「法德火車頭」,帶領着擁有27個成員國的歐洲聯盟。

該報道說,位於柏林的德國國際安全事務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學者托卡斯基(Pawel Tokarski)告訴法新社:「雖然兩人截然不同,合作還是很順利。」馬克龍與梅克爾星期四晚在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Elysee Palace)工作晚餐前受訪,兩人都笑容滿面,互稱「親愛的安吉拉(默克爾名)」、「親愛的艾馬紐(馬克龍名)」,對彼此的稱謂也不用「您」而是「你」。

據默克爾透露說,兩人在工作晚餐中將談到阿富汗、氣候變遷、對中國關係及歐盟政策等。兩人的合作常被暱稱為「默克龍」(Merkron),他們共同經歷了英國脫離歐盟所引發的危機,以及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不按牌理出牌的執政風格,還有新冠肺炎病毒疫情。

法新社說,馬克龍與默克爾兩人一路上難免有歧異和摩擦,例如在歐盟經濟政策、俄羅斯天然氣、英國脫歐和軍售等議題上,都需要在定期電話聯繫和會談中商討解決。

負責歐洲事務的法國國務秘書波恩(Clement Beaune)自2017年就見證了「默克龍」的密切合作,他說:「他們很不一樣,但都有條不紊。」「默克龍」時代最具意義的一刻是在去年7月一場令人筋疲力盡的歐盟峰會上,歐盟首度同意集體借貸。德國長期反對這項創舉,但在承認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重創歐盟經濟的情況下,默克爾和馬克龍擬定了協議,好讓歐盟籌資8000億歐元用於基礎建設和新興科技。

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Montaigne Institute)德國議題專家侯必內-波戈馬諾說:「這是本世紀之初的歐洲重大時刻。」他認為,兩名領袖替一個真正擁有主權的歐洲打造了最初的基礎,未來某一天,歐洲將有能力照顧自身安全、獨立行動,不必仰賴美國。但德國國際安全事務研究所專家托卡斯基指出:「還有一些問題待解決,例如歐元區還不是很穩定。這是默克爾留給繼任者的包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葉淨寒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