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人被算法支配有多可怕?74%亞馬遜工人不敢上廁所

1747年,法國哲學家拉·梅特里發表了一本書。

書名叫《人是機器》。

但誰曾想到,在將近400年後,資本正把人變成機器。

一架只會勞作的機器。

事情還要從亞馬遜說起。

亞馬遜老闆貝索斯即便是和老婆離婚,被分走1/4股份,但他到現在仍然是世界首富。

貝索斯能在全球財富榜單上屹立不倒,亞馬遜功不可沒。

亞馬遜2020年收入暴漲38%,貝索斯作為老闆,身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亞馬遜收入暴漲,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新冠疫情大爆發,造成人們減少出門,讓亞馬遜網購生意更紅火。

但還有一點被不少人忽視,那就是:亞馬遜無所不用其極的技術。

而糟糕的是,技術不再為人提高福祉,而成為奴役人的工具。

貝索斯仍然是世界首富

先說一個最近發生的真實事件。

斯蒂芬·諾曼丁(StephenNormandin),是一名63歲的退伍老兵。

4年前,他在亞馬遜Flex找到一份工作。

其實,這並不算是正式工作。

天下資本家心思都一樣的:就是降低成本。

2015年,亞馬遜推出了亞馬遜Flex,就類似於網約車或者外賣騎手,幫助亞馬遜送快遞(末端配送)。

在亞馬遜Flex打工,要自備車輛、智能手機,然後兩個小時,或者四個、八個小時輪班。

這個創意看起來「很不錯」,畢竟降低了用工成本。

回到諾曼丁。

在去年10月一天凌晨,他按照過往一樣,起早準備去送快遞。

可當他打開手機,準備看看當天的配送路線時,卻發現自己被系統「踢了出來」,根本登錄不了。

他趕緊去查看郵箱,卻發現一封自動發送的郵件:

你已經被終止合作。

被直接炒掉的原因,據解釋是因為他的個人評分,太低。

同時這封郵件還說,跟蹤他的算法發現,他沒有正確地完成工作。

諾曼丁

「我被一個機器解僱了。」

諾曼丁想破腦袋,也只能搜索到一次「錯誤」。

有一次,天還沒亮,他就接到派單,把一個快遞送到一棟大樓里。

但當時因為時間太早,大樓沒有開門,打顧客手機也沒有接通。

他準備把快遞放在亞馬遜送貨櫃,卻發現亞馬遜送貨櫃出現了故障,門打不開。

雖然他把情況趕緊反饋給了亞馬遜Flex後台,但是他工作的評分卻迅速掉了下來。

收到解僱郵件後,諾曼丁立即開始申訴,不停地根據亞馬遜的要求,向不同郵件地址提交申訴材料。

但他收到的永遠只是一堆模板化,類似於自動回復的郵件,滿篇客套話,就是不解決問題。

「作為一個退伍老兵,我的工作理念一直是付出110%的努力,也從沒有過紕漏,但沒想到卻被算法這樣辭退了。」

諾曼丁只能無奈地感慨。

微笑,可能更多時候只是出現在亞馬遜Flex的宣傳中

實際上,通過技術來監控員工,在亞馬遜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早在2019年,就有媒體曝光,亞馬遜會實時監控、分析基層倉庫工人的工作數據。

模型算得清清楚楚,一個小時必須完成幾百個包裹的包裝工作。

它的AI系統不光跟蹤每個人的工作進度,還能精確算出工人「摸魚」的時間(TimeOff Task,簡稱TOT)。

比如,因為喝水、上廁所等事情耽擱時間太長,沒有接觸包裹,那麼,系統就認為,工人在「摸魚」。

當系統覺得工人「摸魚」過頭的時候,就會生成在線解僱指令,繞過主管,直接開除人。

沒人知道這個系統是什麼時候正式上線的。

曾經有亞馬遜員工因為上廁所的次數過多,主管當面叫他「時間小偷」,最後把他開除。

有調查說,74%的亞馬遜倉庫工人根本不敢正常去上廁所,因為太耽擱時間。

而系統卻像鞭子一樣,驅趕着工人快些,再快些。

亞馬遜定有工作量的指標,當工廠75%以上的工人能達到這個指標時,指標的標準卻會進一步提高。

工作量也會在悄無聲息中,不斷被增加。

亞馬遜內部郵件

之所以這樣無所不用其極地監管工作,據說是因為貝索斯認為,懶惰是天性。

有工人在被系統自動辭退後,試圖給貝索斯寫郵件申訴,但根據亞馬遜Flex前員工的說法,這也幾乎不會有什麼用。

當然,不只是因為系統已經做出評判,還在於資本逐利的本質。

就像《資本論》中有段精闢描述:

資本是死勞動,它像吸血鬼一樣,只有吮吸活勞動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勞動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

貝索斯的機器現在還只是監控一線工人,但想想,一旦技術成熟,這種監控技術就會蔓延到辦公室、寫字樓,蔓延到財務、行政、技術等各個崗位。

人,變成只會勞作的機器。

資本則大快朵頤。

勞動者這樣的命運,在百年前就不是新鮮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正解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