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牛津教授發出警告 一不小心你已是全裸面對世界

一位牛津大學教授警告,汽車、電視、電腦和電話都在經過許可後,可跟蹤我們的數據。據《太陽報》6月27日報道,這位來自牛津大學人工智能倫理研究所的教授認為,每一天人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泄露着個人信息。

卡麗莎·維利茲(Carissa Veliz)教授表示,從每天清晨醒來的那一刻起,智能手機的製造商、應用程式的開放商還有手機公司等等,都會知道你在哪裏,以及和誰在一起。比如汽車可以記錄行駛目的地、車輛的行駛速度、播放的音樂,甚至是駕駛員在座椅上的重量。教授提醒,(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甚至可以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將私人醫療數據捐贈給商業機構。

當戴上智能手錶時,手錶會記錄人們在床上的每一個動作,包括所有的「床上運動」。如果上社交網站分享想法和圖片,或者是在搜尋引擎上輸入搜索的文字,這些信息也都會被跟蹤和儲存起來。有一天,家裏的糖用完了,你決定問問鄰居有沒有多餘的糖,到了門口,你發現鄰居安裝了新的智能門鈴,它可以記錄所有靠近者的圖像,大家可以猜測這些鏡頭最後將被發送到何處,以及可以被用來做些什麼。

打開智能電視的時候,它會識別觀看的內容,然後將數據發送給製造方、第三方,或者是一起發送。如果有時間閱讀一下電視的私隱政策,會注意到電視有記錄你所說的話,然後有發送給其他組織的權利,即像軍情五處和中央情報局這樣的情報機構,也可以讓電視在關閉的時候,還在記錄你的談話,甚至數字助理Alexa可能也在聽着。

有人為了健康原因會去進行DNA檢測,但像家族網(Ancestry)等公司可以分析、銷售和傳遞個人的基因信息,這有可能會影響大家的家庭發展。如果基因數據表明存在「易患限制生命的疾病或消極的個性特徵」,您的孫子孫女可能會「被剝奪生存的機會」。

社交網站可以收集訪問者的IP位址、位置以及訪問過的其他網站信息,「性工作者」的真實身份可以與客戶聯繫起來,而患者與心理醫生也可能會被聯繫在一起,從而破壞了醫療機密。而這僅僅需要患者的手機通訊錄中存有心理醫生的記錄,即可被社交網站的算法建立起聯繫。而社交網站上的照片也被使用了「面部識別」技術,購物者的面孔可以與社交網絡資料相匹配,從而產生豐厚的利潤。

為確保大家的數據安全,維利茲教授建議,切勿點擊網站上「接受COOKIE」的按鈕,儘可能使用未連接到互聯網的設備,並使用安全性更強的密碼。正如這位牛津教授警告的一樣,個人數據正在泄露,大家需要警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韻

來源:譯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