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聯大通過決議 呼籲停止向緬甸輸送武器 中共投棄權票

匿名消息來源通過臉書拍取的照片顯示緬甸曼德勒2021年6月11日發生的一次反政變抗議遊行。

路透社從紐約報道說,聯合國大會周五(6月18日)呼籲停止向緬甸輸送武器,並敦促緬甸軍方尊重去年11月的選舉結果,釋放包括領導人昂山素姬在內的政治犯。

聯大是在119個國家的支持下通過了這項決議。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了昂山素姬領導的民選政府。白俄羅斯要求將決議文本付諸表決,並成為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國家,而包括中共和俄羅斯在內的36個國家則投了棄權票。

「大規模內戰的風險真實存在,」投票完成後,聯合國緬甸事務特使布爾根納(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對聯合國大會表示。「時間至關重要。扭轉軍事接管局面的機會正在縮小。」

在投棄權票的國家當中,有些認為這場危機是緬甸內部事務,有些則認為這項決議於事無補,而還有些國家則抱怨說,該決議沒有充分解決羅興亞穆斯林的困境。大約四年前,緬甸軍隊的打壓行動迫使近100萬羅興亞人逃離緬甸。

歐盟駐聯合國大使斯科格(Olof Skoog)認為,聯合國的這項決議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息。「它將軍政府非法化,譴責軍政府對本國人民的虐待和暴力,並表明軍政府在世界面前是孤立的,」他說。

周五早些時候,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敦促聯合國大會採取行動,他告訴記者:「我們不能生活在一個軍事政變成為常態的世界裏。這完全不可接受。」

緬甸軍方稱,之所以接管政權是因為昂山素姬政府拒絕解決軍方所稱的11月選舉中的舞弊問題。而國際觀察人士表示,投票是公平的。

東盟內部意見分裂

聯合國這份決議的最初草案使用了更強烈的措辭呼籲對緬甸實施武器禁運。根據路透社上個月看到的一份提案,九個東南亞國家希望刪除武器禁運這樣的用語。

妥協後的文本「呼籲所有成員國防止武器流入緬甸境內」。

聯大這份決議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有政治影響力。與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不同的是,聯大當中沒有任何國家擁有否決權。

根據政治犯援助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的數據,自政變以來,軍政府的部隊已經打死了860多人。軍政府則稱實際數字要比這一數字低得多。

聯合國決議呼籲緬甸軍方「立即停止一切針對和平抗議者的暴力行為」,並結束對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限制。

聯大還呼籲緬甸迅速落實軍政府今年4月與東盟達成的五點共識,以停止暴力並與反對派人士開啟對話。

東盟領導了尋求擺脫危機的主要外交努力,但東盟成員國之間在周五這項聯合國行動上出現了分歧。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越南投了贊成票。代表被軍隊推翻的民選文官政府的緬甸駐聯合國大使覺莫吞(Kyaw Moe Tun)也投了贊成票。汶萊、柬埔寨、老撾和泰國投了棄權票。

覺莫吞表示,聯大在緬甸政變這麼久之後才通過一項「被淡化」的決議,他對此感到失望。他補充說:「任何國家都不應支持軍政府,這一點至關重要。」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時方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