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通脹來臨? 美國近期有哪些商品會漲價

中共病毒大流行後美國出現通貨膨脹現象。

通貨膨脹即將來臨,美國的商品價格正在悄然上漲。

美國一些大公司如可口可樂(Coca-Cola)和寶潔(Procter&Gamble,簡稱P&G),已經宣佈準備通過漲價來抵銷產品成本上漲所造成的損失。百事可樂(Pepsi)、金佰利公司(Kimberly Clark)、通用磨坊公司(General Mills)和J.M.斯馬克公司(J.M. Smucker,或稱為盛美家食)公司也都在處理價格上漲的問題。而消費者可能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將會為孩子的尿布和蘇打水支付更多的錢。

另外,包括木材、樹脂等原材料的成本也在飆升,各家公司都開始採取措施保護本公司的盈利,防止虧損。

在本次漲價之前,從紙巾到花生醬罐子等一系列物品的需求在過去一年內激增。

消費者品牌協會(Consumer Brands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去年消費性包裝產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的銷售上升了9.4%,達1.53兆美元。很多製造商努力跟上需求,因此減少了廣告和促銷活動,在沒有進行大量市場推廣的情況下獲得了市場份額。

CNBC報導,ING首席國際經濟學家詹姆斯·奈特利(James Knightley)預測,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者物價在短期內將持續上升,到今年5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可能會上漲近4%。根據勞工部的數據,追蹤美國消費者為一籃子商品支付費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在3月份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6%。

哪些商品會漲價

寶潔公司的幫寶適(Pamers)、護膚寶(Always)等品牌,由於原料等成本和商品等生產成本在攀升,因此開始漲價。漲價商品包括尿布、女性護理和成人護理等產品。寶潔公司20日公佈的財表顯示,預計漲價計劃將於今年9月生效,價格提升範圍介於5%至9%。

可口可樂公司上周表示,本季度會調升全球各地產品的價格。

家用紙品及個人護理用品廠家的金佰利公司也通知客戶,將在北美地區漲價。該公司並沒有指定哪些產品會漲價。人們熟知的品牌包括:「舒潔」(Kleenex)紙巾、「可麗舒」(Scott)衛生紙、「靠得住」(Kotex,又譯高潔絲)女性衛生用品、「好奇」(Huggies)和成人護理用品「利清爽」(Depend)等。

盛美家食品的產品種類包含水果、咖啡、花生醬、果醬、起酥油、烘焙用粉料、即食糖霜、罐裝牛奶、麵粉、烘焙原料、果汁等產品。盛美家食品旗下品牌包括:Folgers、Dunkin』Donuts、Cafe Bustelo、Millstone、Cafe Pilon、Smucker’s、Jif、Crisco等。

庫存過低

詹姆斯·奈特利表示,低庫存幫助公司增強了調整其價格的能力。他說:「美國供應管理協會(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最新的調查顯示,40%的製造商都表示他們的庫存過低,這表明企業的定價能力正在加強。」

食品行業分析師菲爾·特德斯科(Phil Tedesco)說,眾多因素導致成本的上漲,其中包括採摘農產品的農民的成本上漲,生產快速消費產品的工廠的成本上漲,以及加工肉類的肉品加工廠的成本上漲,例如港口過分擁擠,卡車司機短缺,以及食品工人必須保持社交距離等,這導致企業難以跟上需求,需從全球各地輸入產品,無論是穀物還意大利奶酪

價格上漲變得隱蔽

穆迪公司的分析師琳達·蒙塔格(Linda Montag)說,價格上漲並非是一種競爭優勢,因為所有的消費品生產商都面臨着商品成本上漲的問題。

蒙塔格說:「各公司在如何實施漲價方面已經變得非常精明,而不只是打上5%~10%的漲價價格。」

她介紹說,製造商會通過改變商品的包裝(使用同一價格的尺寸較小的包裝)或增加促銷活動等方式將商品的價格降下來,直到消費者們習慣了更高的價格為止。對沖頭寸(Hedging positions)可能也令類似於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樣的公司有更大的靈活性來逐步提高價格,因為這種運作方式令他們在幾個季度中都不太會體會到商品成本上漲的影響。

消費者錢包里的現金增多承壓力變大

漲價總會帶來對這些產品需求下降的風險。不過,穆迪(Moody)的分析師切德利·路易斯(Chedly Louis)說,她並不指望消費者會換成私營品牌的產品,原因是消費者在危機期間對大公事品牌秉持信任。這種行為預計會堅持更長時間。

「消費者有可能在寶潔公司的產品組合中選擇更便宜、更低利潤的產品。它仍然是寶潔公司的品牌,但它更便宜,」路易斯說。

不過,許多消費者手中正握有更多的現金,因為自去年以來,美國政府頒發了三輪刺激性支票,人們放棄旅遊、不必買體育比賽票,無法出外享用高級餐飲等,這都令消費者的錢包里存留了不少現金。

打折促銷現象將變少

大多數的零售商會把價格上漲的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倫佩特說,雜貨店正在推出價格更高的服務,例如,網路雜貨店送貨或路邊取貨,因此利潤空間幾乎沒有餘地來吸收更高的食品成本。

雜貨成本已經在上漲,零售商提供的折扣較少,而購物者去年春季掃貨,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購買了比平常更多的烹飪用品。 NielsenIQ零售智能分析副總裁菲爾·特德斯科(Phil Tedesco)說,在典型的一個月中,有31.5%的產品是通過打折促銷方式售出。在3月份,只有28.6%的產品通過促銷售出去的。

他說:「這導致購物者得到商店打折促銷的機會減少,結果,雜貨產品的總成本略有增加。」

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師肯·高德曼(Ken Goldman)在周一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價格上漲對食品零售商有益。特別是在去年,由於需求猛漲而難以進行比較的情況下。

他說:「過多的通貨膨脹對雜貨商不利,但現在膨脹率為25-3%,加上向高價產品的組合轉變,現在可能(對他們)很有幫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