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王干城: 中國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作者:
以今觀之,老子道學與孔子仁學應該相輔相成,道學建制度,仁學樹人格,二者缺一不可。

中西方碰撞已經過去180年,辛亥革命已經發生110年,改革開放已經開啟40年,中國現在居然走回頭路,全面倒退,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中國能步入現代社會嗎?中國文化能接引普世價值嗎?如果能,為何過程如此曲折,而且還漸行漸遠?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重新釐清究竟什麼是中國文化的核心。

一、什麼是文化?

這是第一個要回答的問題,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與其在文字的海洋里掰扯不清,不如看看普通大眾是怎樣使用的這個詞的,這符合現代行為主義哲學的宗旨,畢竟文章是要發揮社會作用的。

記得小時候在鄉下,只要誰上衣口袋掛一隻鋼筆,就會被視為文化人,給以滿滿的尊重。為什麼要尊重文化人?除了他比一般農民有更多知識,關鍵是會有更高的人品,因此值得信任和尊重。因此,說到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文化,就是指這個他們的優秀品質,也是這個民族或國家值得被人尊重的特徵。

因此,追問「何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就不用考慮哪些以今天的標準沒有價值的東西,只需要考慮具有當代價值的東西。

二、文化是不斷變化的

所謂品質,不管是個人的品質還是群體的品質,沒有一成不變的,每個時代有不同的標準。比如今天看來極度落後愚昧的東西,在古代都是其所在時代有文化的標誌,比如小腳、大煙、太監、多妻制等等。

因此,當我們此刻說「中國文化」的時候,就是以當下此刻的標準審視歷史上的文化。我們只能有今日視角,不可能有上帝視角,因為我們不是上帝。如果排斥主觀性,強調客觀性,實際是做不到的,這樣說來的「中國文化」乃是虛假的、虛構不實的。

我們只能以當下立場討論「中國文化」,那些不具有當代價值的東西不值一顧。我們認定的中國文化一定帶有我們的主觀性,那些號稱「客觀地看待中國文化」的人因此不值得交流,因為這樣的交流註定是沒有結果的。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文化話題都有主觀性,不承認主觀性的文化討論,要麼是思想混亂,要麼是故意耍流氓。

三、什麼是今日視角的中國文化?

說到個人文化,無非誠實、善良、勤勞、智慧、勇敢等品質。

說到今日視角的中國文化,應該就是契合普世價值的東西。在今日世界,背離普世價值的東西不配稱為文化,這也正是普世價值之為普世價值的題中應有之意。

因此當我們問「什麼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的時候,我們就要從中國文化的長河裏發掘、尋找與當代普世價值相契合的成分,那些東西才配稱為「中國文化的核心」。

只有共同承認普世價值的人,討論「何為中國文化的核心」才有意義,才有望討論出有價值的結果。

四、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嗎?

近百年來,中國發生過三文波化保守思潮:1,與左派運動並行的二、三十年代文化保守運動,以《學衡》雜誌為平台,後來成就若干大師,包括:熊十力、馬一浮、梁漱溟錢穆等。2,五、六十年代台灣三大儒推動的文化保守運動,以《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58年)為標誌。3,當代,海外新儒家、台灣文化傳承和大陸國學復興。這三波文化保守思潮都以儒家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實踐證明這種主流觀點是站不住的,因為台灣在搞「文化去中國」,大陸在全面對抗普世價值。

五、「儒家核心說」的失敗

「儒家核心說」至今一直是中國文化保守思潮的主流觀點,比如大陸中國思想史執牛耳者葛兆光教授、中年思想領袖許紀霖教授,近年來經常談論「什麼是中國文化」這類話題,都還在傳遞「儒家核心說」。他們都有非常敏銳的問題意識,可惜找不到答案,因為方向錯了。儒家文化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嗎?如果是,為什麼中國社會對接普世價這麼艱難?百年中國社會發展的艱難歷程表明以儒家為中國文化代表的「內聖外王」這個社會猜想失敗了

儒家文化的問題在於:

1,繞圈子,制度問題不直截了當地面對和解決制度問題,偏要從道德修養上下工夫。這造成其社會效果緩慢、低下,遇到社會危機往往束手無策。

2,也正因為這個理論上的弱點,其表達往往下筆千言不落實際,而且玄而又玄晦澀難懂,遠遠脫離普通人民的理解水平和接受習慣。

3,這就造成了它在台灣的被排斥和在大陸的無效果。

六、雅斯貝而斯「文化軸心說」

俗話說「旁觀者清」,中國文化的核心為何,中國學者還不如外國學者看得更清楚,因為他們沒有後來兩千年文化的遮蔽,而中國學者一說文化就浩如煙海,分不清真假與輕重。真是「人生糊塗讀書始」,多讀書不如少讀書。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1950年提出「軸心時代」概念,認為先秦諸子是中國文化的軸心,這個判斷是不移之論。因此,何為中國文化的核心,應該從先秦諸子裏去尋找。

七、「周秦之辨(別)」

三千年中國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周朝封建制時代,第二階段是秦朝開啟的君主集權制時代,也可以稱為「秦制時代」。

這兩個時代的差異非常巨大。前者是封建制,後者是君主集權制;前者是溫和的禮治;後者是嚴苛的法制;前者思想自由百家爭鳴,後者思想禁錮法家獨尊;前者通常是有人道的時代,後者通常是無人道的時代。因此,秦制文明是周文明的高台跳水。尋找中國文化的核心,應該把秦制時代的文化放在一邊。

八、誰是先秦諸子最有影響的流派?

先秦諸子最有影響的流派是老子道家(戰國時期叫「黃老學」)而不是儒家。《史記·論六家要旨》說先秦諸子最重要的六家,陰陽家、名家、法家、墨家、儒家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而道家能發揮各家的長處,收大成之功:「理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作者司馬談(司馬遷父)認為老子道家是先秦諸子最有影響最為重要的流派。比較而言,他說儒家「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這一評價用之於「當代新儒家」依然有效。

我們應該相信漢代初期的司馬談呢?還是相信二十一世紀的文化學者呢?我認為應該相信司馬談,畢竟他離諸子的時代比我們近了將近兩千年,況且他是官方史家,是那個時代最權威的學者。在何為先秦諸子最重要的流派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覺得比司馬談更了解,無疑是狂妄自大了,太自以為是了。

九、儒道比較

1,從先秦到漢初,沒有一個邦國用儒家而強,漢初用「黃老」實現了「文景之治」。

2,廣義百家爭鳴發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狹義百家爭鳴發生於齊國都城臨淄稷下學宮,鼎盛於齊威王時代。儒家殿軍荀子曾經「三為祭酒」,即三次主持其事,《漢書·藝文志》記載:「孫卿道宋子,其言黃老意。」即荀子(又稱孫卿)特別稱道宋子(當時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宋邢)的黃老思想。

3,戰國黃老學即由老子之道衍生治國之法,深得那個時代的推崇。齊威王正是在這種思想風氣推動下變法圖強的。以法治取代禮治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

4,黃老學代表性著作《黃帝四經》全書都在講以道生法,開篇即說「道生法」。另一部黃老學著作《管子》也是這樣的特色,其中明確說「法出乎權,權出乎道」,歸結起來即「法出乎道」。這樣的發揮完全符合老子之道,老子說「以正治國」,戰國時期另一位黃老學代表人物尹文子解釋說:「政(正)者,名法是也。」

5,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韓非都以老子為其法家思想的哲學基礎,司馬遷記載說「申子、韓子皆歸本於黃老」。法家人物韓非、李斯最後幫助秦始皇統一了天下。

由此可見,老子道家才是先秦思想的核心,這是合乎邏輯又合乎歷史的結論。

十、為什麼「法生於道」?

老子是東周王室的守藏史,負有為天子重大決策提供諮詢意見的職務責任,《周禮·天官》說:「史,掌官書以贊治。」鑑於他所處的時代禮崩樂壞,封建制已經難以維繫,老子思考治理天下的良策,提出了自己「以道治國」的思想。

究竟什麼是「以道治國」?

首先不是以禮治國,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其次不是以德治國,老子說「上德不德」、「絕聖棄智」、「絕仁棄義」。

第三不是人治,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為無為則無不治」。

也不是靠祈禱鬼神治國,「以道治天下其鬼不神」。

也不是無所事事,「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除了這些還剩什麼可以選擇呢?只剩下以法治天下了。

十一、《道德經》不講人生哲學

老子是講政治哲學的,而不是講人生哲學的,這一認識截止到司馬遷都沒有異議。《論六家要旨》劈頭就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老子居天子諮詢之官,當然首先要思考治理之道,況且天下已亂,哪有功夫思考人生哲學呢?

但是有一條暗線,從莊子到河上公到道教到魏晉玄學再到後來的人生哲學。東漢道教興起,奉老子為太上老君,以道教解釋老子。魏晉時代莊學大興,開始以人生哲學看待老子。從此以後,世人以莊子的解釋為正宗,於是老子的政治哲學被莊子的人生哲學遮蔽了,長達兩千年。

不別老、莊,看不懂真老子。

十二、老莊有別

老子處春秋末年,天下雖亂還似乎有挽救的機會。莊子處戰國時期,天下已經不可收拾。老子是天子身邊的近臣,莊子是邊鄙小吏。因此老子致力於救世,魏源說「老子是救世之書」,而莊子致力於避世,遠離世事才能苟活。所以老子講政治哲學,莊子講人生哲學。由於老子所處時代久遠,是道家文化的開創者,他寫政治哲學要以人生哲學和形而上學的隱喻方式,完全可以理解。

莊子與老子有三處顯著分歧:

1,老子認為道的應用,從「修之於身」到「修之於天下」,範圍約大價值越大;莊子認為道的精華就在於個人修身,用於治天下就是浪費。

2,老子較早版本,包括竹簡本、帛書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都說「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也」,表明其政治哲學的性質。莊子說「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唐朝以後的老子修訂本都是「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表明正是受了莊子的影響,對老子的理解從政治哲學轉移為人生哲學。

3,老子十二字箴言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莊子解說時故意增字為「為而民弗恃」,從約束候王轉移為百姓自主,也是出於把老子政治哲學轉向其人生哲學的目的。

十三、莊子為什麼能夠長期遮蔽老子?

自從魏晉時代莊學崛起,就壟斷了對老子的理解,其實是莊子人生哲學遮蔽了老子政治哲學,長達一千八百年。主要原因是兩千年秦制時代社會常常非常黑暗,士人有機會出世又能做點有益時代的事業機會稀少,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代都只能苟活於世,只能用莊子人生哲學麻醉自己,哪裏還敢生文明政治的夢想?

兩千年秦制時代,要麼是異族入主的王朝,要麼是漢族苟存的王朝,剩下的就是戰亂時期,哪有機會落實老子的理想呢?不僅異族入主的時代不會,漢族苟存的時代也不會,因為有異族的壓力,只能搞政治集權。一個成語透露了其中秘密,即「尊王攘夷」,後來叫「攘外必先安內」,意即集權對外,從東周一直延續到今天。

南北民族的對峙與衝突決定了兩千年秦制時代的制度選擇,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說「南北民族的對抗與衝突對塑造中國歷史的作用超過其他所有因素的總和」,民族學家費孝通先生說「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巨大壓力,南方漢人只有集合起來才能進行有力的對抗」,他們看透了集權制的底相。

十四、秦制時代,儒家在幹什麼?

從秦朝到滿清,兩千一百三十二年秦制時代,基本特徵就是「陽儒陰法」、「儒法互用」。儒家通常只能在法家的框架內做些勸勉和彌補的工作,即只能勸勉掌權者提高德性,幾乎從不討論制度的根本變革。所謂「內聖開外王」,當代沒有實現,古代更不可能。孔子不主張無休止地勸勉,「再而可」,而秦制時代的士大夫則認為勸勉無極限,因為除此之外他們不敢做別的。比如南宋理學家呂祖謙在其名作《東萊博議》中就說臣子對君王要善盡勸勉之責,如果君王不聽,那就繼續勸,沒有勸不好的皇帝,只有不會勸的臣子。儒家迷信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認為只要自己天理功夫涵養到位,就可以感天動地,當然能感動皇帝。歷史證明這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古代帝王願意納諫者稀少,拒不聽勸者眾多,不管臣子多麼盡心,有多麼好的口才。

十五、唯一的例外:明清之際啟蒙思想

古代士人「內聖開外王」的理想一直沒有成功,只有一次例外,而且只有思想沒有實踐,就是明末清初啟蒙思想。

儒家堅持孔夫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每個朝代都不停地勸皇帝做明君,雖然一直沒成功,還是也有他們開竅的時候,即明亡以後,承續宋明儒學的東林學派後學,鑑於亡國之痛,終於想到要更新制度。尤其是顧炎武、黃宗羲和王夫之,從猛烈批評君主集權制開始,構建一系列新制度設想,與歐洲近代思想相契合,被梁啓超那代維新人士評價甚高。

三大儒以博學著稱,不可能不精研老子,王夫之專門寫了一部《老子衍》。他們的思想其實深受老子的啟發,而不僅僅是儒家思想的延續。比如顧炎武的地方自治思想,「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很可能來自於老子的「小國寡民、不相往來」。黃宗羲的民本法治思想,「以天下之法代一家之法」,很可能受老子「貴以賤為本」的啟發。王夫之的自由思想,「因天下用而用天下」,應該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翻版。

三大儒的啟蒙思想與老子思想的契合再次證明老子思想足以作為中國文化的核心。

十六、老子思想的高度

老子思想與歐洲啟蒙思想深相契合。原因是老子與歐洲啟蒙思想家都在為自己所處的封建時代找出路,正如兩個醫生面對同樣的病人開出同樣的方子,這毫不奇怪。

秦制時代不理解老子,是因為人們受到莊子的遮蔽。當代中國人仍然不理解老子,是因為受馬克思「歷史五階段論」的遮蔽,不敢想像老子所處的「奴隸制時代」(按照他們削足適履地推定)會有高超的政治哲學。實際上中國封建制發生於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之間的周朝,遠早於歐洲。拋開馬克思歷史理論的遮蔽,實事求是地看待老子所處的時代和他的思想,不得不承認他的思想就是中國本土自生的法治啟蒙思想。

十七、老子的知音在外邦

中國的老子研究者一直在莊子的遮蔽之下,看不懂老子真相,反而是外邦學者更能看得明白。比如中國科技史的創立者李約瑟教授,他早就指出老子思想是中國的民主政治思想。當代著名漢學家安樂哲、老子專家John A.Rapp都認為老子思想主要是政治哲學,並給以高度評價。

中國也有某些智者明白這一端倪,比如近代翻譯家、啟蒙思想家嚴復認為老子就是中國古典時代的自由主義。胡適先生說老子是中國古典時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雖然他們的評價還不夠到位,畢竟在前面着了先鞭。

十八、老子思想系統

老子思想就是中國古典時代的憲政啟蒙思想,要點包括:

1,民本思想:「貴以賤為本」。

2,法治思想:「以正治國」。

3,經濟自由:「我無事而民自富」。

4,思想自由:「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社會自治:「我無為而民自化」。

6,地方自治:「小國寡民、不相往來」。

7,文化多元:「樂其俗」。

8,小政府;「朴雖小,天下莫能臣」。

9,有限政府:「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0,服務政府:「我不敢為主而為客」。

11,尊民政府:「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12,柔性政府:「柔弱勝剛強」。

13,虛位政府:「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十九、老子與林肯

我在新世紀之初發現老子再三申述的十二字箴言與林肯的「三民主義」一一對應,可以說是老子思想契合於歐洲近代啟蒙思想的鐵證:

老子十二字箴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林肯「三民主義」:「民有、民治、民享」。

「生而不有」,民有也;「為而不恃」,民也;「長而不宰」,民治也。

老子與林肯的共同思考其實也是管理學在政治領域的展現,企業經營的核心就是處理好三權:所有權、經營權和受益權。非常簡單。

二十、老子與孔子

史載孔子三次拜見老子,也許有後人演繹的成分,但至少見過面,應該是可信的。

孔子向老子講述自己的人生志向,就是「復周禮」,認為周禮太好了,「鬱郁乎文哉」,痛恨後來的禮崩樂壞。老子直接批評孔子:「你說的周禮和製作周禮的先人都不在了,時代不同了,應該考慮以新的方式治理天下了。」老子的創見就是「以道治國」,他想表達的就是「以法治國」。

孔子本來對自己的一整套理論非常自信,跟老子交流後感到信心不在了,所以三天不說話。此後應該是講仁多於講禮了,所以儒家後學即以仁學為主體了。

以今觀之,老子道學與孔子仁學應該相輔相成,道學建制度,仁學樹人格,二者缺一不可

認識到老子道學在制度建設方面的超前和高明之後,儒家文化的服膺者就不應該再講「內聖開外王」,而當政者如果有起碼理性,也不應該再「摸着石頭過河」,因為老子早就為我們搭建好了通向文明社會的制度橋樑。

民主政治制度並非西方文化的特有之物,老子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有了系統思考,如果繼續「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豈不是愚不可及嗎?!

二十一、老子與法家

老子道學就是法治哲學,是後來法家的理論溫床。但是,後來的法家傳承了老子道學的形式,扭曲了老子道學的內涵,即僅僅承續了以法治國的理念,扔掉了老子的民本思想,完全為帝王一家服務。這樣的法治不僅不能為老子增彩,反而把老子抹黑了,這也應該是後世刻意把老子與法家撇開的原因吧。直到明末清初啟蒙三大儒那裏才顛倒過來,正如黃宗羲明確提出「以天下之法代一家之法」,即把法治完整地回歸到老子的思想基礎上(當然這樣的思想創新應該也有儒家思想的共同滋養)。這樣的法治思想與歐洲近代思想不謀而合。

二十二、老子政治哲學與基督教神學

我揭出老子十二字箴言與林肯「三民主義」的驚人契合無意於虛誇中國文化如何偉大,只是客觀地揭示東西方文化的匯通。其實,撇開地域色彩,東西方人的理性不會有太大差異,正如大學問家錢鍾書先生所說:「東海西海,心理悠同。」

況且,林肯「三民主義」並非他的原創,原創者是十二世紀英國第一部英語聖經的翻譯者約翰·威克里夫。他在這部英文聖經的前言裏說:「這部聖經獻給民有、民治、民享的聯合王國。」文獻證明林肯從他同時代的牧師那裏知道這一思想,被他完美地移植到葛底士堡演講中,遂成經典。

我通過對《聖經》的研讀發現威克里夫的思想來源於聖經神學,具體來自《羅馬書》11章第36節,起碼是受這一節的直接啟發:「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直接看英語更明顯:

羅馬書: For of him, and through him, and to him, are all things: to whom be glory for ever.

林肯: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這樣看來,老子思想也並不比西方超前多少,如果把古希臘城邦民主制度考慮進來,東西方是大致同時產生了民主政治思想。

二十三、老子與耶穌的人生哲學

老子是以人生哲學的語言講政治哲學,這讓後人長期誤解,以為老子主要就是講人生哲學。老子書的對象原本是天子、侯王,跟普通人沒關係。天子、侯王的人生哲學不就是政治哲學嗎?除了政治,天子、侯王還有什麼人生?畢竟像所羅門那樣有赫赫治績又有人生哲學的帝王屈指可數,中國倒有不少迷戀人生哲學國滅身死的昏君。然而,明白了這一點以後,並不妨我們作為普通人的人生哲學來解讀老子,仿佛關公的偃月刀,本來是殺人的重器,開個玩笑,如果現在有人收藏到了,不妨作為頂級收藏品來欣賞把玩。

作為人生哲學的老子跟耶穌極為相似,這是東西方文化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像火星撞地球一樣小的概率,所以文學家也是基督徒林語堂先生說:「老子與耶穌在思想上是兄弟。」二者的契合之處包括:

1,都崇尚柔弱的哲學。老子說:「柔弱勝剛強。」耶穌說:「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馬太福音26:52)

2,都崇尚謙卑的哲學。老子說:「致虛寂」、「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耶穌說:「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29)

3,都推崇婦女和孩子,因為婦女孩子是柔弱謙卑的模範。老子說:「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耶穌說:「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馬太福音18:4)

二十四、驚人的相合

老子與耶穌不僅思想相契,許多話語驚人相合,仿佛是同一個人說的,只不過用了不同的語言。比如:

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貴?」

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老子說:「夫唯無以生為,故賢於貴生。」

耶穌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失生命。凡為我失去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老子說:「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耶穌說:「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願意失去這些卑微人中的一個。」

老子說:「後其身而身先。」

耶穌說:「那在前的,必將在後;在後的,必將在前。」

老子說;「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

耶穌說:「日光照好人,也照歹人;照義人,也照不義的人。」

……

老子與耶穌話語的驚人相合,表明創世者只是一位,不同文化系統均得到他的啟示,這樣才有人類文明。

結語

通過以上的回顧與考究,證明兩千年來的成見「儒家中心論」是站不住腳的。軸心時代儒家不是核心,秦制時代它匍匐於法家的鉗制之下,近代以來更不是核心,「內聖開外王」的理想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成功。老子道家是軸心文明的核心,雖然在秦制時代被長期掩蓋,明末清初啟蒙思想接上他的理念,讓他重放光明,儘管是曇花一現沒有落實。老子道家思想與歐洲憲政思想和聖經的驚人契合表明只有他的思想才能與普世價值相融合,才能支撐中國的現代轉型和文明賡續。因此,老子道家思想才是中國文化的核心。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光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