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便宜老藥去痛片,現在還能吃嗎?醫生:會有4種「結局」等着你

「我不喝酒,沒得過乙肝,家裏也沒有肝病史,怎麼就得了肝病?」

55歲的王女士(化名)最近被查出較為嚴重的肝損傷,有肝硬化的跡象。王女士生活比較規律,也不抽煙喝酒,這次若不是出現無力、黃疸等症狀,根本就不會懷疑自己的肝出了問題。

在醫院檢查時,王女士由於身體不舒服,從袋子裏掏出了一盒去痛片,打算吃兩片。醫生對她的行為感到奇怪,王女士解釋道,這是自己30多年的習慣,只要感到身體不舒服,就吃去痛片,「每天都要吃三次,每次兩片」。

該院九病區副主任醫師周立傑表示,王女士的病因很可能是長期服用去痛片。人體毒素通過肝臟解毒,任何一種藥品都帶有毒性,在長時間用藥,毒性慢慢滲透臟器,最終導致肝臟負累,形成了肝損傷。

一、便宜老藥「去痛片」,現在還能用嗎?

去痛片是也叫索密痛片,有解熱、鎮痛的作用,便宜效果強,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藥品之一。當出現牙痛、頭痛、肌肉痛時,適量服用去痛片,就能快速幫我們緩解疼痛。

小小一片去痛片,能解決痛苦帶來的不適,這不正是患者需要的嗎?然而,這個老藥的爭議性非常大。

去痛片的爭議,主要圍繞着它所含成分中的氨基比林。在國外,氨基比林很早就被一些國家的禁止丹麥是最早禁止的國家,從30年代就完全禁用該藥。現行的美國藥典、歐洲藥典、日本藥局,也不再收錄氨基比林。

在我國,1982年已公佈淘汰的藥品中,包含:氨基比林針劑、氨基比林片劑。但目前,我國一些地方仍在使用部分氨基比林的複方劑,其中就包括去痛片和酚氨咖敏顆粒。

去痛片在消化系統方面的嚴重不良反應,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損傷和消化道出血,所以患有消化性潰瘍或出血的患者不建議服用去痛片。

去痛片僅能暫時緩解疼痛,並不能去除導致疼痛本身的病因,並且具有極強的副作用,並不適合長期服用。服用若超過1周,應進行血常規檢查。

二、4個副作用較明顯,謹慎使用

去痛片具體有哪些嚴重的不良反應呢?在臨床表現中,患者可能會發生下面這些情況。

1.陷入惡性循環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因過度服用藥物導致的頭痛患者,佔所有頭痛患者的5%。去痛片的作用就是緩解疼痛,當疼痛消失後,許多患者就會減弱對疼痛病因的關注,一味地服用止痛藥,而不去治療疼痛的根本,只會讓疾病陷入惡性循環。

2.肝腎損傷

目前,去痛片中的非那西丁是一致公認可導致腎毒性的主要成分。長期使用,可造成腎乳頭壞死,最終導致終末期腎病。

3.成癮性

人體對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這三個藥物依賴性極強,且藥品具有耐受性,會導致劑量的增加。當停藥後,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不振、流淚、全身酸痛、失眠等症狀。

4.致癌性(亞硝胺)

去痛片中的氨基比林在胃酸作用下與食物發生作用,可形成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特別是亞硝胺,是一種強致癌物,因此有潛在的致癌風險。

三、這些止痛藥更安全有效

其實想要止痛,不一定使用「老藥」,隨着醫學研發的進步,這些新開發的止痛藥安全性更高,效果也更好。

·布洛芬

作為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多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骨關節炎等疾病。該藥也是全世界公認的「最安全」的解熱鎮痛藥之一,兒童也可以用藥。

服用布洛芬時要特別注意,作為退燒藥時僅限於短期使用,連續使用不要超過3天,且不能與乙酰氨基酚同時或交替使用。另外,布洛芬需隨餐或餐後服用,1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一次2片。若持續疼痛或發熱,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1次,24小時內不超過4次

·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泰諾林,同樣是非甾體抗炎藥,其解熱、鎮痛作用強度與布洛芬類似,但不具有消炎作用

乙酰氨基酚對胃腸副作用較少,對血小板、出血時間、尿酸排泄無影響,因此腸胃不好又沒有抗炎需求的患者,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可餐前服用,每4-6小時服一次,24小時內不得超過4次。

止痛藥就是一把「雙刃劍」,在幫你緩解疼痛的同時,也隱藏了疼痛起源的「真相」。當疼痛難耐時,我們可以選擇適量服用止痛藥,但要徹底解決疼痛,更重要的是去醫院查明病源,這才是我們止痛的最終目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39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