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蓬佩奧:解除美台交往限制經多方考量 是戰略部署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1日在美國之音(VOA)總部發表演說。

美國國務院近日宣佈取消美台官員往來限制後,國務卿蓬佩奧在11日進一步表示,這並非一項倉促的決定,而是經過多方面考量後的作為,他在更早前便希望美方能這麼做。

蓬佩奧(Mike Pompeo)9日透過書面聲明,宣佈了這項取消美台交往限制的決定,北京與台灣兩邊政府都紛紛對此作出回應,此決定也成為各大媒體與網路熱議的兩岸議題。

據了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在其任內曾設下:台灣駐美代表處人員不得進入國務院、台方不得在雙橡園升旗,及美國政府機構內不得展示中華民國國旗等限制。

蓬佩奧11日至美國之音(VOA)總部發表演說時,美國之音台長芮里(Robert Reilly)特別詢問蓬佩奧,有關他近日與澳洲、加拿大與英國發表聯合聲明,譴責港府大規模逮捕泛民派人士,並且解除美台交往限制,另有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也將出訪台灣,「透過這一連串的作為,你期望達成什麼目標?」

蓬佩奧回應說,這些作法都是捍衛並維繫美國自由策略的重要一部分,「我希望我們能更早就採取這些行動,這不是倉促行動,而是我們事先制定的戰略的一部分,是為了在中共的挑釁面前,捍衛和保護美國的自由。」

蓬佩奧還指出,過去他便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面對中共要「不信任且要查證」(distrust and verify)。他說,中共曾對香港人民許下承諾,最後卻違背;美中雙方針對台灣也有一系列「默契」,美方要確保中共能遵守這些保證。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指出,蓬佩奧此舉或許希望藉由宣佈這個消息,強迫拜登政府延續川普政府的對台政策。他說,依他的觀察,川普政府過去這一年多來,都在考慮是否解除台美官員互動上的限制。

葛來儀分析,川普政府此舉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想用台灣來「對付」中(共)國。他認為,以美國駐聯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訪台一事為例,蓬佩奧便是透過譴責中共大規模抓捕香港民主派人士的聲明中同時宣佈這項消息。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博士候選人南樂(Lev Nachman)則認為,蓬佩奧宣佈取消台美交流限制,應該是在實踐美國國會所通過的《台北法案》(Taipei Act)與《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中提到促進雙方高階外交互動的承諾。

南樂說,蓬佩奧並沒有透露相關細節,所以外界很難了解具體解除的是哪些互動的限制。

拜登政府的新任國務卿人選布林肯,將被迫在上任初期就美台官員交流問題表態。

南樂向《德國之聲》表示,蓬佩奧此舉可被解讀成要進一步推動台美雙方更高層級的外交互動。他認為這項聲明其實綁不住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不過,新任國務卿上任之初可能變將被迫表態。

美國國務院9日宣佈取消美台交往限制,美國駐荷蘭大使胡克斯特拉(右)11日率先邀請駐荷蘭代表陳欣新前往大使館會面。

就在美國國務院9日宣佈取消美台交往限制後幾天,美國駐荷蘭大使胡克斯特拉昨天(11日)率先邀請駐荷蘭代表陳欣新前往大使館會面,並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創造了歷史,以行動力挺台灣。

昨天在台灣駐荷蘭代表處的推文上也陸續接到荷蘭國會友台議員按贊,或簡訊恭賀,認為這是台美關係突破的見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