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拜登抓狂指國防部阻礙交接 代理防長回應|數十議員將在1月6日挑戰選舉人團

眾院推翻川普否決國防授權法 參院鬥爭會如何|納什維爾大爆炸同日 紐約州印刷廠大火被疑與選票有關|美媒評精英階層:鄙視民眾竭盡所能奪權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阿波羅網熱點直擊美國大選追蹤的第5集 ,我是李雨函, 今天是12月29號星期二。

拜登抓狂指國防部阻礙交接,代理防長用數據回應。眾議院推翻川普否決國防授權法,接下來參議院的發展鬥爭會如何?美媒評精英階層:鄙視民眾,竭盡所能奪權。

平安夜不僅納什維爾出現詭異爆炸案,在疑團重重下,被神秘結案。同一天,紐約州印刷廠平安夜起大火,被疑與選票有關。

眾議員布魯克斯傳來最新消息:數十議員將在1月6日挑戰選舉人團。

針對Youtube變成網管的情況,我們開通了會員,感謝朋友們對我們的贊助,訂閱,點讚,轉發和留言。讓我們一起打破新聞封鎖。下面請看詳細內容。

拜登抓狂指國防部阻礙交接 代理防長用數據回應

 

圖為米勒資料照。

拜登28日表示,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一同聽取交接小組的國安簡報。通過政治任命進入國防部和白宮管理及預算局的官員「豎立了障礙」。這使得美國面臨安全風險。

拜登在簡報後說:「此刻,我們根本無法從即將卸任的政府那裏獲得一切我們需要的國安重大資訊。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不負責任。」他設法要從即將卸任的政府處「清楚了解」派駐世界各地美軍的兵力態勢;同時「我們需要充分得知國防部等機構現正進行的預算計劃,以避免出現會被敵人所乘的混亂狀況」。

拜登說:「我們遭到了國防部政治領導階層的阻撓,真相是,許多對我們安全攸關重大的機構已招致嚴重損害。」

對拜登的批評,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托弗·米勒(Christopher Miller)幾個小時後刊發聲明回應說:迄今為止,國防部與拜登團隊的接洽「遠遠超出了拜登過渡小組最初的要求」「自11月23日起,該部門已對400多名官員進行了164次會面,響應了188個信息請求(RFI),提供超過5,000頁的受控非公開和機密信息」。

聲明還說:「國防部的工作已經超過了最近幾屆政府(的交接工作),還有(剩下的)三周多的時間,我們將繼續在過渡期的剩餘時間內安排更多的會議,並在我們的職權範圍內回答任何和所有的信息請求。」

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

聲明中說,「我們計劃在12月28日至31日這一周進行三次會面:兩項會面與疫情相關,另一項與網絡安全有關。」「我們將繼續安排在1月初與高級領導人和職業官員進行面談。

相關做法早於預期,此前,五角大樓擬於1月1日後恢復與拜登團隊的接洽。

眾議院推翻川普否決國防授權法 下面發展鬥爭會如何?

 

川普總統23日正式否決2021財年的預算7,400億美元《國防授權法案》(NDAA)。

他在否決聲明中指出,《國防授權法案》不支持他「從阿富汗、德國和韓國撤軍的權力」。「這是給中國(中共)和俄羅斯的『禮物』。」

川普總統指出,「這不僅是一項糟糕的政策,而且違反《憲法》。《憲法》第二條規定總統為美國武裝部隊總司令,並賦予他執行權。因此,關於部署多少部隊以及在阿富汗、德國和韓國等地區部署部隊的決定由他決定。國會不得根據支出限制將這種權力直接或間接地授予國會自己。」

周一,眾議院以322票對87票推翻總統的否決權,超過推翻否決權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有109名共和黨眾議員支持現行版本的《國防授權法案》,支持推翻總統否決權;另有66名共和黨人對該法案投了反對票,從本月早些時候投票時,40名共和黨人對該法案投了反對票,增加了26人。另一方面,一些民主黨人也改變態度,周一有20名民主黨眾議員反對該法案,而以前是37人反對。

現在參議院面臨投票,要想推翻總統的否決權,參議院同樣需要三分之二多數的支持。

預計參議院最終的否決表決將持續數天,因為任何支持川普總統否決權的參議員,都可以使用程序障礙(如強制性結案表決)來拖延投票程序。參議員們表示,最終投票可能於1月3日上午,即新國會開始前幾個小時進行。

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本月早些時候曾短暫推遲《國防授權法案》的通過,他表示可以同樣推遲推翻總統否決權的投票。

川普上周否決《國防授權法案》時還說,法案仍未能對《通信規範法案》(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做出任何有意義的修改。

230條規定賦予社交媒體企業豁免權,使他們不會因出現在其平台上的內容、或刪除了部分內容而遭到起訴。

川普總統在否決信中說,「不終止第230條——它所帶來的非常危險的國家安全風險將使我們的情報工作幾乎無法執行,因為它讓每個人都知道我們的(情報)每一步都在做些什麼。」

川普總統周一轉推資深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周日推文說,國會將對額外的刺激措施,以及廢除第230條進行表決,這對美國人民來說都是勝利。

[page]

美媒評精英階層:鄙視民眾竭盡所能奪權

《聯邦黨人》(The Federalist)網站周一(12月28日)發表了其政治編輯戴維森(John Daniel Davidson)的一篇文章,剖析了美國精英們在2020年的五大突出表現,包括不在乎科學或宗教自由、關閉是對人不對己、不在乎小企業破產、封殺言論自由、認同左翼的騷亂和暴力。

文章說,加州州長紐森在宣佈實施嚴厲措施關閉大部分加州後,自己卻被拍到與一群有錢有勢的朋友在納帕谷(Napa Valley)的一家高檔餐館聚餐。他並不是特例。在全美各地,許多民選官員(幾乎都是民主黨人)被發現蔑視他們自己頒佈的瘟疫限制規則。

2020年的另一個令人不安的現實是,大科技公司不在乎言論自由或思想交流,並且會在適當的情況下根據他們憑空發明的標準審查你在平台上可以閱讀和共享的內容 。

我們一再看到,不僅有關瘟疫的評論和報告被審查,而且在總統選舉後,有錄在案的許多選舉欺詐和非法競選活動都被審查。推特和臉書尤其嚴重,對任何質疑它們就瘟疫大流行和選舉表述的觀點或信息大力封殺。

在選舉之夜,推特一再審查川普總統,但卻沒有審查前副總統拜登。臉書的「事實核查」(其中一些由中共和俄羅斯資助)一再標記批評民主黨的內容。

最臭名昭著的是,在大選前推特、臉書與主流媒體合謀掩蓋亨特·拜登的醜聞,其中包括推特前所未有地暫停《紐約郵報》的帳戶,以阻止其公佈亨特的手提電腦和電子郵件的醜聞。這樣做直接屏蔽了選民了解拜登家族的腐敗。而在選舉後,聯邦調查局確認實際上是在調查亨特。

紐約州印刷廠平安夜起大火 被疑與選票有關

12月24日平安夜午夜,位於紐約上州羅切斯特市的一個印刷廠大火,把所有東西燒成灰燼,什麼都沒有剩下。(羅切斯特消防局)

2020年的聖誕節美國不太平。在田納西納什維爾汽車爆炸之前的平安夜,紐約上州羅切斯特(Rochester)市的一個印刷廠發生了一場奇怪的大火,這場火把整個廠區化為灰燼。有人懷疑這個工廠和郵寄選票有關,一時間「銷毀證據」的猜測在網絡流傳。

根據頻譜新聞(Spectrum News)電視台最先報導,12月24日晚10:30分,位於羅切斯特市Scio街68號的「藍城圖像服務」(City Blue Imaging Services)印刷公司發生大火。

城市消防局派出70人滅火,到凌晨1點多的時候,建築牆體徹底倒塌。讓人奇怪的是,在撲滅大火後的廢墟上任何燒剩下的機器殘骸都沒有找到。

一個工廠職工傑弗(Paul Kieffer)對該媒體表示:「我們感到困惑,我們找不到一台機器,應該有一些東西的,但什麼都沒有。」

大火發生後,網絡上有傳言說,這家印刷廠在今年大選期間曾經承印紐約州的郵寄選票,甚至可能和賓州的選票有關係。

12月27日,藍城公司在推特上發表聲明,表示他們「不印刷選票」;「不為鳳凰設計印刷公司(Phoenix Graphics)工作」。

「鳳凰設計印刷公司」是同位於羅切斯特市的另一家印刷廠,他們不僅是印刷郵寄選票的公司,專門負責給紐約市的布碌侖區和長島的納蘇郡居民印製缺席選票,而且就是那個在大選前因郵錯了十萬選票而倍受詬病的公司。

11月3日後,隨着各搖擺州的大選舞弊現象被陸續曝光後,有一個名叫摩根(Jesse Morgan)的卡車司機站出來作證,說他曾經在10月21日為賓州首府運送過14.4萬張到28.8萬張「完成了的」選票。
 

人們不禁問:這場燒得什麼都沒剩下的蹊蹺大火,到底和印刷選票有沒有聯繫呢?大紀元記者按照藍城公司28日在推特上留下的新的工作電話號碼打過去求證,沒有人接聽。

眾議員布魯克斯:數十議員將在1月6日挑戰選舉人團

2017年5月15日,布魯克斯

眾議員布魯克斯(Mo Brooks)昨天28日表示,數十名眾議院共和黨人可能會在1月6日的國會聯席會議上挑戰一些有爭議州的選舉人團投票結果。

來自位阿拉巴馬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布魯克斯,在在《福克斯與朋友們》節目上說,在2020年選舉中,有「壓倒性」和「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有「嚴重的選民欺詐和選舉失竊」。

布魯克斯談到:「像我一樣,眾議院中有數十位議員得出了這一結論。我們將對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賓夕法尼亞州、喬治亞州、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的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提出反對及共同反對意見,或者更多地取決於我們共同的意願。」

根據美國法律,至少有一名眾議員和一名參議員共同站出來,就能提出對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提出異議。

1月6日牽動着億萬人的心,我們希望正義佔上風,朋友們都可以行動,不在美國,也能做鍵盤俠。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