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哈佛經典實驗的啟發:家長的評價 將影響孩子的智商發育

你如何評價孩子,影響他的成長

前不久我去聽一家早教班的體驗課,發生了一件事讓我記憶深刻。

這是一個小齡班,一位媽媽帶了10個月的女寶寶來體驗,1個小時的體驗時間,大概只有不到10分鐘,小姑娘跟環境裏的人和玩具有互動,其他50來分鐘,她都掛在媽媽身上緊緊抱住。

無論老師怎麼溫柔地引導、唱歌,小姑娘始終不肯離開媽媽超過20cm,媽媽也總是把她緊緊摟在懷裏護住說:這孩子認生,到新環境都害怕

幾次過後,老師對媽媽說:我們不要總說孩子認生、害怕,這樣貼標籤久了,孩子真的會越來越害怕陌生環境

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爸媽總說我邋遢、房間不整齊——「女孩子家房間還亂糟糟的,這麼邋遢!」

被他們說來說去,我真的越來越不愛收拾房間,結果他們的預言成真了,就繼續嫌棄我邋遢,簡直是惡性循環,直到離開家六百多公里上大學之後,我才慢慢養成了清潔整理的好習慣。

其實,孩子的生活中少不了各種評價,開始幾年的評價就來自於家長

你有沒有想過,你給孩子的評價和標籤,會怎樣影響孩子的發展?來看看下面這個改變了心理學的研究吧。

好的期望,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讓我們請出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期望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就是他發現並起名的。

羅伯特·羅森塔爾

在發現期望效應之前,羅森塔爾做過什麼研究工作呢?他先是發現了「實驗者效應」(experimenter effect),即心理學研究者做實驗的時候,實驗者內心的信念或者預期會影響受試者的表現。(所以此後心理學研究都會避免讓真正參與實驗的實驗員知曉實驗目的,俗稱「雙盲實驗」。)

羅森塔爾找來一些研究生做老鼠實驗,那個年代很流行讓老鼠們跑迷宮,根據它們跑迷宮的成績來斷定一隻老鼠的智商。

羅森塔爾給研究生們分配老鼠,他告訴一些研究生:你們拿到的這些老鼠是在專門的環境中培養的「學霸鼠」,下面幾天你們要照顧它們,測試它們跑迷宮

他告訴另外的研究生:你們拿到的是隨隨便便培養的「學渣鼠」,下面幾天你們要照顧它們,測試它們跑迷宮

事實上,這些老鼠都是來自相同的背景,沒有哪只是真的是按照學霸或學渣去培養的。然而測試的結果卻顯示,學霸鼠跑迷宮的表現比學渣鼠出色多了!

羅森塔爾推測,是研究生們對老鼠抱有的期待導致了迷宮測試的差異。試想你被分到了一隻「學霸鼠」,你覺得它簡直是鼠中豪傑,一定能跑出優異的成績,就會在平時多摸摸它的毛,好生待它,在他跑迷宮的時候也像老母親一般給它加油鼓勁。

研究生養老鼠、給老鼠做測試的情景,讓羅森塔爾聯想到了學校中的老師和學生。於是,他下一步就去到一所小學,看看期望效應會不會藉由老師發生在孩子身上。

羅森塔爾帶着一份非言語智商測驗(TOGA,用來測試閱讀和推理能力)來到這所小學,但他編造說自己帶來的是一套「能預測未來學業發展的測試」,請這所小學六個年級的18個班級的老師都給學生做了測試,共有300多個小學生參加。

測驗後,羅森塔爾悄咪咪地從每個班隨機挑選了20%的學生,把他們的名單拉出來給老師們看:喏,這是你們班很有潛力的一批學生,將來的學業表現肯定牛哄哄的。

在這個實驗中,羅森塔爾沒有跟學生接觸,他只是在老師們的頭腦中種下了一個信念。

8個月後,羅森塔爾又回到這所小學校,讓所有學生又參加了一次測試。通過比較兩次測試的成績進步,羅森塔爾發現,隨機挑選出來的實驗組學生就像動物實驗中的「學霸鼠」,進步幅度遠高於控制組學生,這個效應在一二年級的孩子身上很清晰。

實驗結果表中,M是兩次測試的差值(意味着8個月時間裏孩子進步了多少)。統計檢驗顯示,一二年級的實驗組孩子比控制組有顯著更大的進步。

是老師們在第二次測試的時候給實驗組的學生「特殊照顧」了嗎?並不是。羅森塔爾請來外校的老師給一二年級的孩子又做了測試,發現測試結果並沒有變化,這20%被貼了「學霸」標籤的實驗組孩子,智商的確確提高了

羅森塔爾認為,孩子們的進步來自於一種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的機制——當學霸組的孩子發現老師真誠地認可、讚賞他的能力的時候,他也相信自己真的很出色,於是也更願意努力,更有自信,智商得到了提高。

▲自我實現的預言的運作機制

可以說,老師是平日一直在給他們心目中的學霸「特殊照顧」,比如關心他們的學業,給予更多的鼓勵(口頭的或是目光動作的),在他們犯錯時更有耐心等等。

老師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孩子們對自己的看法,進而改變了他們的智商和學業表現。之後,就是一個正向循環。

作為家長你也可以利用期望效應

在羅森塔爾的研究中,來自大人的正面期望在孩子身上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但如果是負面的期望,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可能會讓孩子陷入惡性循環,就像我在父母的暗示下變得邋遢一樣。

還記得嗎?老師的期待在年齡更小的孩子身上起了更大的作用,這意味着我們可以通過積極的期待,讓孩子頭腦中建立起正面的信念,在生活、在學業中有更好的表現。

你可以怎麼做呢?

❶用發展的、積極的眼光看孩子

首先,咱們要用長遠的、發展的眼光看孩子,不要總盯着孩子當下的不良表現。

對孩子的身體、大腦、心理的發展規律有基本了解,理解不同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種大局思維,而不是因為孩子的一點小問題或是不達標而焦慮

有一次看到媽媽群里有人問:孩子9個多月了還不太會爬,是不是有發育障礙啊?

許多大孩子的媽媽紛紛跑出來安慰她——

▶沒事啊,我家娃10個月才會爬,然後居然11個月就會走了;

▶我閨女是8個月會爬的,但是孩子之間差異很大,9個月還不會屬於正常範圍;

▶呃,我兒子也是一直沒爬,誰知道後來就直接走路了,我查資料說沒啥問題!

有時候孩子能力不達標,或者沒能像隔壁同齡孩子一樣自己吃飯,其中有很多個性化的表現和原因,不見得就是真的「落後」「表現差」。

孩子的大腦對自己行為的認識,開始都是中性的,看到的就是行為本身。是我們大人給各種行為賦予含義,孩子才慢慢學會評價自己的行為是好是壞,是否合適。

想想我們容易糾結的孩子「調皮多動」、「害羞」的問題,我們可以從積極的角度去解釋:調皮多動的孩子,其實是有活力、有創造力、運動能力好;孩子害羞?他可能只是在專注而已!

❷關注孩子的優點和進步

第二,咱們要多關注寶寶的優點和進步,看到孩子閃光的地方。

畢竟是自己家的孩子,看到他有好的表現,一定要把他哪裏做得好說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很出色、做得比上次好,不然怎麼通過自我實現的預言讓孩子越來越聰明呢?

當你給予孩子真誠的誇獎和鼓勵,他得到你的認可,就更願意在這些優勢方面繼續投入努力

我曾經參觀了一個充滿創造力氣息的家庭,爸爸給女兒專門留出一面牆,用來懸掛她的各種畫作、手工製作等等,還給每個作品做了記錄,比如「妞妞畫的貓」「妞妞畫得太陽越來越像了」等等。

他說:「妞妞從小就很有創造天分,兩歲就拿彩筆塗鴉,能畫出很特別的圖案。你看,她每次都能越做越好!」

從他的目光和言語,以及這一面實實在在的作品牆中,我都能看出爸爸對女兒的欣賞和鼓勵。妞妞也真的一直在兒童繪畫班裏表現突出,總是很有自信。

對此,我還有一個(利用期望效應的)小技巧與你分享:逢人就說自家娃的優點,千萬別謙虛,這樣讓別人也對娃形成好印象、好期望,形成多重期望效應

❸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剛才說到,孩子是藉由大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行為,進而形成對自己的評價。如果我們總是給孩子貼負面的標籤,那就會不小心把孩子塑形成我們常說的那個樣子

很多時候我們不經意給孩子貼上了壞的標籤:

▶哎呀,笨手笨腳的,還不如我來收拾;

▶這孩子太怕生了一出來就哭!;

▶怎麼男孩子連滑梯都不敢玩,看看那個弟弟!

結果你發現,孩子越來越笨手笨腳、越來越怕生、越來越膽小……

因為,來自大人的負面評價(責怪,冷漠,貼標籤等)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當他覺得「我就是這樣子」「媽媽覺得我做不到」時,他也不會再去嘗試,沒有條件再練習我們想要讓他學會的事情。

那麼,面對孩子犯錯,或是做得不夠好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或者要換個說法,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

很簡單,我們要幫孩子增強這方面的能力。《兒童技能教養法》一書的核心觀點就是,孩子們不是故意犯錯,只是能力還不足。

我們大人該做的,就是幫孩子增強能力、練習技能,耐心地幫助孩子獲得進步。請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和信心,絕大多數的寶寶,只要你肯等等他,把該學的技能掰碎了好好教給他,寶寶很快就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結語

養育孩子,就像一個單盲實驗(你知道目的,孩子卻不知道),但你可以決定給他正面積極的鼓勵,還是負面消極的暗示。

我們這麼辛辛苦苦地養娃,當然是希望他能建立一個積極的自我認知,能夠快樂、自信地應對自己的生活

你一定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在積極美好的期望中,活成他自己的樣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愛貝睿科學早教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