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噩耗! 山西發文件全省沒收私產 習近平發愁內循環新解讀 中美脫鈎iPad訂單給台灣

美光斷供華為擴台灣廠房 大變局!全球供應鏈變天 衛健委啟動減油宣傳網譁然 白宮:會制裁更多共諜軟件 北京限技術出口顯諷刺 報復!中共停進口澳洲大麥

中國外部生存發展環境日趨惡化,中共或要走一切歸黨有的老路。近日山西平遙200多個家庭的祖屋,只因山西省委一紙公文,即收歸國有,百姓投訴無門。近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承認,搞經濟內循環正面臨民眾「不捨得」花錢的窘境,不過有學者認為,關鍵原因還是百姓沒錢,感覺生活無保障要高儲蓄。

中共當局推行「光盤行動」還沒幾天,國家衛健委又啟動了「飲食減油」的宣傳,中共這種文革式的跟風運動,對糧荒問題恐於事無補。

川普禁令發威,美國存儲晶片大廠美光宣佈斷供華為,蘋果IPAD與中國最大觸屏廠脫鈎,改用台灣製造;白宮顧問納瓦羅更是表示,美將制裁更多共諜軟件。

此外,日印澳三國同意攜手合作,共建全球供應鏈,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2020年8月,山西平遙古城私人門面已有210多戶收歸國有,30多家祖產被封被鎖,當地政府強制執行。(視頻截圖)

山西省發文件省內沒收私產 平遙古城200多戶祖屋遭強行「共產」

8月29日,山西平遙古城王竹燕(化名)用祖屋經營的客棧被當地政府強行查封。王竹燕告訴大紀元記者,平遙縣百姓面臨所有門面都要收歸國有的情況,目前已有210多戶的祖產一夜之間歸為國有了,30多家祖產被鎖,政府發文聲稱若不配合則「強制執行」。

王竹燕表示,7月3日收到了平遙縣政府簽發的《關於撤銷落實私房產權通知書的決定》,「山西省委6號文件規定,太原、大同、陽泉、長治、榆次五市凡出租房屋一百平米以上的,其它城鎮凡出租房屋六十平米以上的,可作為改造對象進行改造。」「已納入改造的私有出租房屋,一律屬於國家所有。」

平遙縣政府發出的《決定書》要求被通知者15天內騰退房屋,並交回房屋所有權證,逾期將採取強制措施收回房屋。

圖:平遙縣政府強行將房屋收歸國有,要求房主15天內騰空搬離自己的祖宅。

王竹燕表示,自家的祖產曾經是經租房,1958年「支持社會主義建設」,租給了國家。1966年文革時期,給私有房主的定租全部停發。此後,所有經租房、留給房主的自住房全部被政府接管。經過三代人艱難的討房過程,2009年祖宅的房產權才退還了回來,收到了產權轉讓通知書後,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

王竹燕表示,當地政府7月3日下決定書,7月9日,還沒有到規定的15天,就來上鎖,「我們跟他們講理,他們上來就把八十多歲的老人一巴掌打得倒退了三步;在院子裏把我丈夫給打了,鞋都不給穿,就帶到派出所,強制關了一個多小時;回來的時候,我們的房子就被上鎖了。我們把鎖給鋸開了。」

王竹燕氣憤地說,「我們是開客棧的,當時客人的行李還在房間裏,我跟這些警察和城管說這個情況,他們說『我們不管這些』,照樣貼封條。他們推開客房門喊客人『趕緊出來』,客人嚇得穿着拖鞋,拎着包就跑出來了。真的是土匪行為!」

王竹燕無奈地表示,「我們找過平遙縣政府,當天下大雨,我們等了一早上,等來了當時副縣長。他對我們說:『你們不用鬧,房子肯定要收,你們愛去哪告去哪告!

據了解,平遙古城內,這些經租房屋主大多數屬於曾經是有社會地位的富裕家庭。這些宅子的市場價值也相對高,有房主稱,之前城內一處小院售出了近2,000萬元,有的價值3000萬元,甚至更高。

房主們在收回經租房時,大部分都曾經繳納過置換款,及花錢騰退租戶和修繕,如今一份告知書,房子就就被收歸國有,引起房主們的強烈不滿。

與中國最大觸屏廠脫鈎 iPad訂單交台灣

蘋果公司近日在iPad供應鏈名單中,剔除了大陸最大的觸屏工廠歐菲光,iPad觸屏訂單將全數交給台灣企業。

iPad觸屏原有三大供應商——大陸的歐菲光、台灣的業成集團和宸鴻集團,這三家訂單比重相差不多。剔除歐菲光之後,蘋果將把iPad觸屏訂單全數交給兩家台灣企業。

歐菲光方面9月1日發公告否認,但公告當天歐菲光在A股開盤即跌停。同日,台灣業成集團股價開盤走高,盤中一度大漲逾8%;宸鴻集團一度漲9.96%。

歐菲光是大陸最大的觸屏廠,生產攝像頭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和觸屏等產品。2016年歐菲光收購了索尼電子華南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之後,2017年成為蘋果的供應商。

今年7月中旬,歐菲光因參與中共對新疆維吾爾人的迫害,使用被強迫的勞動力,與另外10家中國企業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列入「實體清單」,意味着未來必須先申請許可才能使用美國技術。

同時,歐菲光的觸屏產品業績也一直在持續下滑。根據其2020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其觸屏產品的營收同比下降44.3%。 [page]

美光宣佈斷供華為同日傳增擴台灣廠房

周一(8月31日),與華為常年合作的美國企業,存儲晶片製造商美光(Micron Technology)宣佈斷供華為,美光方面指出,受美國對華為禁令影響,企業無法繼續為華為提供晶片。

美光的總部位於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市,主營業務是內存晶片(DRAM)、閃存(NAND Flash)、CMOS圖像傳感器等領域。該企業是繼台積電之後,第二個宣佈在9月14日後對華為停止供貨的公司。

陸媒報道指出,,美光高管做出斷供聲明,可能是由於川普政府不準備續簽對華為的暫緩令。也是在周一,美光傳出赴台灣高雄橋頭科技園區建設新廠的消息。

納瓦羅:北京限技術出口顯諷刺,美預製裁更多共諜軟件

中共當局上周修改技術出口限制,宣佈對中企AI等類技術出口進行管控。對此,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周一(8月31日)在福克斯《與瑪瑞亞的早晨》訪談中說,北京當局的該做法顯得諷刺,因為其掌握的很多AI技術實際上最早來自谷歌與微軟

圖: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

納瓦羅透露,除微信與TikTok之外,白宮仍準備制裁更多具備間諜風險的中國大陸應用軟件。

中國經濟內循環出現新解讀,民眾捨不得花錢,當局犯愁

中共北戴河會議之後,對「經濟內循環」一詞作出解釋,即「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另外,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近期為民眾「不捨得」花錢,傷透了腦筋。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上周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進行了大會發言。他說,要着力推動解決老百姓「有錢花、敢花錢、想花錢、放心花、合理花」的問題,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供動力。

在甘肅天水,民眾響應「地攤經濟」,一條天橋上擺滿幾十個地攤,但都乏人問津。

經濟學者楊紹政認為,中國民眾有沒有錢才是關鍵因素,但是:「中國國民有沒有錢不能一概而論,根據李克強提供的數據,中國有6億人,他的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幣以下,還有3.6億人,他的人均月收入是1000至2000元。對於這一部分群體來講,他們只夠基本簡單需要,不存在消費不足的問題。」

金融學者司令認為,中國居民由於長期缺乏生活保障,很多居民有儲蓄的習慣:「如果有什麼困難,將來只可能因為缺錢,導致自己的命運發生天翻地覆變化,所以他們就會高儲蓄,而不敢盡情消費。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長期存在這個體制性問題。」

不僅缺糧食?衛健委啟動減油宣傳缺糧少油?網:距離吃樹皮不遠了

中共當局推行「光盤行動」還沒幾天,國家衛健委又啟動了「飲食減油」的宣傳。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我懵了,這感覺不對勁啊。

包括新華網之類的中央級別喉舌,與新浪等門戶網站在內的,大大小小各種國內媒體都轉發了這一消息。衛健委以「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為由,推出一個口號「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及10條如何減少用油的核心信息。

在這10條信息中,衛健委稱,「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家庭使用帶刻度的控油壺,定量用油、總量控制」。

如果有人以為衛健委提出上述是出於健康考量,那麼不妨看看下面這條信息:

「烹飪時多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鍋、烤箱、電餅鐺等烹調器,均可減少用油量。」

顯然衛健委關心的是如何省油,而不是每人每天攝入多少食用油。

前段時間當局推出的光盤行動已經令國人質疑:吃的多也有罪了?現在使用食用油似乎也要受限。

網友議論說:「我完全懵了」「這感覺不對勁啊!」「地溝油也不夠用了麼!」「會不會哪天連呼吸都要管制啊」「距離吃樹皮不遠了」「我小時候,一家人一個月三兩油!繼續努力!」

中國食用油網曾刊文指,營養學家認為,一個人每天油脂攝入量與運動量及體重都有關係,不能一刀切,一般來說,每公斤體重維持在1至2克就可以。

報復升級不怕傷民,中共停止進口澳洲最大糧食供應商的大麥

中澳關係近期不斷惡化。本周二(9月1日),北京當局再度打擊澳洲的農產品貿易。

中共海關總署在一份聲明中說,北京已經撤銷了澳洲公司CBH Grain Pty Ltd(CBH)大麥向中國出口的註冊資格,並暫停從該公司進口大麥。這是繼中共將澳洲大麥產品增收80%關稅後,對該類農產品做出的新一輪打擊。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表示,此事充分說明,中共宣傳的國際關係不好了,外國就不賣糧食了,中國就買不到糧食了是謊言。事實和中共宣傳的正相反。我多次分析過,不存在外國不賣中國糧食的問題,是中共外匯不夠了,不肯優先買糧食。

大變局!全球供應鏈變天,日印澳攜手對抗中共

日本、印度和澳洲的貿易部長1日宣佈同意攜手合作,致力於在印太地區實現供應鏈彈性,以分散生產與採購來源,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根據一項聯合聲明,這三國的貿易部長已指示其官員迅速敲定細節,以強化今年稍晚將啟動的供應鏈計劃。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