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再有中共官媒被列「外國使團」 美中媒體戰炮聲隆隆

位於北京的中共央視大樓

美國再將四家中共官方媒體加到「外國使團」的名單上。美國國務院日前宣佈,將《環球時報》等四家中共官方媒體列入名單,是因為他們均為中共官方的宣傳工具。

這次被列入「外國使團」名單的包括中共中央電視台、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以及《環球時報》。

據美國《紐約時報》引述美國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史迪威(David R. Stilwell)強調,上述實體「都不是獨立的新聞媒體」,他們均由中共官方「實質擁有或直接控制」。被列入「外國使團」名單後,這些媒體機構要向美國國務院上交在美僱員名單,還有他們的房地產信息。不過,史迪威補充說,這些機構記者的正規新聞報道活動不會有變化,美國也不會幹涉機構出版的內容。

《環球時報》也上「黑名單」老胡不高興

針對美國方面的這個動作,《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6月23日在社交媒體推特發文,表示《環球時報》這樣的市場化媒體因美中關係緊張受到波及令人遺憾,批評「美國在失去自信和包容」。

《環球時報》是「市場化媒體」嗎?中國獨立學者章立凡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提到,比起央視、新華社等中共官方傳統媒體一本正經的說教,《環球時報》確實存在市場化的運作。

「還是有很多愚民愛看《環球時報》,它畢竟用一種市場化的傳播方式來進行中國政府的宣傳。但別忘了《環球時報》是人民日報集團旗下的媒體,官媒的烙印是打不掉的。」

過期《環球時報》頭版(微博截圖)

中國會報復嗎?

算上已經榜上有名的新華社、中共環球電視網、中共國際廣播電台、中共日報和美國海天發展公司,目前共有九家中共官媒機構被列入「外國使團」名單。

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22日還決定拒絕墨西哥一家廣播電台繼續向南加州播送中文節目的申請,要求該電台在四十八小時內停止制播。

委員會說,涉事的墨西哥廣播電台實際上是由香港鳳凰衛視(Phoenix TV)全資擁有的鳳凰電台(PhoenixRadio)使用,但申請者中卻沒有鳳凰電台的名字。

那麼,美國為應對中共官方及其代言人在美國擴大影響力,再次祭出一連串措施,這是否會引發中共官方的「報復」?

章立凡表示:「中國的這些媒體就是(中國政府的)宣傳喉舌。美國把他們定位為『外交使團』,本身也沒什麼不對。現在(美中)雙方就是各打各牌,而且打的不是對等的牌。中國也找不到美國更多的駐華官方媒體來進行制裁,所以只能向美國的商業媒體下手。」

鳳凰衛視旗下的鳳凰優悅電台,辦公室設於加州,但是在墨西哥註冊。該台2018年購買了一個墨西哥電台頻道,將中文普通話節目傳輸至該頻道再覆蓋南加州受眾。(鳳凰優悅電台臉書截圖)

美中媒體戰誰受衝擊大?

自今年二月開始,美中政府在媒體領域的博弈不斷擴大。華盛頓出台旨在抵制中國「大外宣」的「外國使團」名單,下令大幅削減被列「外國使團」媒體的中國籍員工,限制中國籍記者簽證。北京則驅逐了《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的十多名美籍駐華記者,同時也要求這三家媒體,與《時代》雜誌、美國之音在華分社,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和財產信息。

英國廣播電台的相關報道援引分析人士表示,美中媒體交鋒中,美方的損失更大。

旅美作家凌滄洲則對此持不同意見。

「(美中媒體戰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媒體與喉舌之戰,媒體與外宣之戰。中國的大外宣其實是受到挫敗的。大外宣主要是給海外華人洗腦,杜絕培養孫中山這樣的人的土壤。所以美國這一拳打過去,中共官方是啞巴吃黃連。」

美中關係會越來越差?

美中一來一往的激烈媒體戰也使美中關係陷入僵局。雖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早前舉行會面,意圖緩解雙方糾紛,但從會面結束不久,美國就再對中國放出這一「大招」的舉動來看,美中關係似乎有惡化的跡象。

凌滄洲認為,這說明美國的決策層對中國走向民主化已經不抱任何信心。

「過去(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希望通過接觸,寄望於中國共產黨的改良派改革派逐漸走向民主。我覺得這個思路已經完全破產了。美國一系列智囊出的書也意味着美國對華政策的思維在轉變。把4家中國媒體列入名單是必然的結果,為了收縮他們對美國的外宣和洗腦。」

章立凡也分析說,美中脫鈎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未來兩國可能不會徹底翻臉,但會傾向各自為政的狀態。經過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疫情、港版國安法等事件後,歐盟對中共的態度也發生轉變,讓中共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寧成月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