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39歲白居易最有良心的一首唐詩 任何的翻譯和解讀都是多餘

唐代文學史上,白居易的地位很高。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高中進士,一生的官位也不低。對比李白杜甫,他要幸運很多。而且他74歲高齡去世,比李白和杜甫都要多出了十幾年的壽命。

他的詩歌風格也有很大的特點,雖然有《長恨歌》寫的是帝王愛情,但是還有更多的詩歌描寫普通人的生活。比如一首《賣炭翁》,又比如《觀刈麥》等。更為重要的是,他在這些時刻當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更加入了自己的良心。

比如這一首古詩,乃是39歲白居易最有良心的一首唐詩,任何的翻譯和解讀都是多餘。且看: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褐裘覆絁被,坐臥有餘溫。

倖免飢凍苦,又無壟畝勤。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村居苦寒》,寫於白居易39歲的時候。這首詩全文比較長,但是內容卻非常簡單。因為這首唐詩用字都很簡潔,用的都是最平實的字眼,所以基本上用不着翻譯和解讀,只需要細細的品讀,就能夠真正懂得詩人的意思。

在這首詩歌的一開始,白居易交代了寫作的背景。「五日雪紛紛」接連五天的大雪,帶來的結果就是,「竹柏皆凍死」,更何況那些「無衣民」。白居易對當地進行了考察,所看到的情況不容樂觀,「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普通人生活困苦可見一斑。

但是此時的天氣非常惡劣,「北風利如劍」,很多的人「布絮不蔽身」,根本沒有辦法禦寒。怎麼辦呢?只能「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烤火取暖坐着一直到早晨的到來,寒夜漫漫是最難熬的呀!

由此,白居易才知道「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冬天過年的時候很多人都很高興,但是知道如今才知道,對於這些底層的人來說,冬天的來臨、過年也是一種煎熬。

接下來的古詩,則是反映的良心了。「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褐裘覆絁被,坐臥有餘溫。倖免飢凍苦,又無壟畝勤」,在他們那些人苦苦挨凍的時候,我卻是「草堂深掩門」,風雪根本吹不到我,而且我的起居室內棉衣,棉被一點也不缺少,甚至「坐臥有餘溫」。

我不必費力費勁地在田間勞作,還能免遭饑寒之苦,「自問是何人」,我算是誰呢?對比他們的辛勞卻不能豐衣足食,我實在是慚愧呀!

上天有好生之德,白居易的內心有如此善念,想必也是個人修養到了一定境界。或許也正是因為他懂得這人間的悲歡苦樂,所以他才能如此長壽。

而這首唐詩,全篇無一字是生僻字眼,讀起來就如同口語般爽脆,實在是太貼近我們的生活了。對於這樣的唐詩,任何的解讀和翻譯都是多餘,讀透全詩就能懂得白居易那顆心。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老張侃詩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