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回國連做3件大事 政治局會議沒有「定於一尊」

貿易戰引發北京政局不穩,有消息稱習近平非洲之行返回後將連做三件大事。其中一件是習近平周二(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重點談了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中國經濟,不過新華社報道未再提習近平本月初提出的「定於一尊」。報道中還提出做好去槓桿工作,不過會議上的去槓桿提法和現實明顯不符。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周二(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再次強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以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新華社報導,會議三個主要議題為: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審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報導稱,會議認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要〝抓住主要矛盾〞,採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

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值得關注的是,習近平早前提出的「定於一尊、一錘定音」八字箴言,在周二新華社的官方報道中,未見出現。

編輯部在北京的海外黨媒多維新聞網發文稱,指結束對阿聯酋、塞內加爾、南非五國訪問的習近平,接下來將要做這三件大事。第一是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二是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第三是赴北戴河消夏。

25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是中共重大事件和事項決策的中心。每月月底例行召開會議,被指是中國政治的方向標。多維新聞並稱,不同渠道的信息顯示,中國已經開始開始進入北戴河時間。每年的7月底至8月初,中共現任高層和一些元老都會在北戴河露面。

時政評論員石實表示,北京當局召開的本次政治局會議,緊緊圍繞着當前的兩大熱點問題:中美貿易戰帶來的挑戰和北京當局權威再次受到一些挑戰。

過去幾十年,中共的GDP增長主要依賴投資、消費、淨出口這「三駕馬車」,但目前投資、消費兩項指標已出現大幅度下降,外界預計,隨着中美貿易戰的擴大,中國淨出口也預計嚴重縮水,屆時中國經濟將面臨嚴重危機。

石實還說,本次政治局會議強調維護「習核心」的地位,說明一些中共官員與「習核心」不一心,間接回應了近期外界廣傳的北京政局流言蜚語。

新華社報道最後稱,會議還研究了其它事項。一般來說,政治局會議的〝其它事項〞都包括重要人事安排。

此前一日,香港星島日報》評論文章指,有關〝北戴河逼宮〞謠言四起,習近平外訪回國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召開政治局會議,就重大政策拍板,以防北戴河再有〝妄議〞。

文章指,北京的首要大事就是研判、定調中美貿易戰,〝統一思想〞。此外,還會敲定重要人事。

觀察人士指,在會議對經濟工作的〝研究〞和部署中,已經隱含着為應對貿易戰〝定調〞。所謂以〝針對性措施〞解決〝主要矛盾〞,可能意味着貿易戰繼續。而落實〝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准入的重大舉措〞,似乎暗示在對抗的同時繼續對美方讓步,以尋求妥協。

新華社的報道還說,在周二召開的會議中,要求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護在華外資企業權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會議再次強調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以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不過會議上的去槓桿提法和現實明顯不符。

路透消息,北京為緩解貿易戰壓力,打算繼續加大基礎建設,放開地方政府貸款。

彭博社指,隨着當局近期不斷放寬金融政策,推行兩年的金融〝去槓杆化〞已名存實亡。北京已經不得不從新走上推高槓杆、繼續累積金融風險的老路。

另外,為了緩解貿易戰帶來的金融市場動盪,中共央行近期不斷〝放水〞注入現金,顯示北京依然只有用〝印鈔票〞應對經濟危機的唯一選擇。

7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主旨是「去槓桿初見成效,我國進入穩槓桿階段」。黨報談槓桿「去」、「穩」僅僅一個字的差別,市場人士卻以「口風大變」形容。

當初中共稱去槓桿化解債務危機、嚴防系統性金融風險要有長期抗戰準備,而且現狀和此文「金融市場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債務約束加強、企業盈利能力增強……債務安全性可控」的說法截然相反。

《人民日報》突發「去槓桿變穩槓桿」這篇文章,罔顧金融市場動盪,企業頻出問題,地方政府也已經奄奄一息的現實,還在文章一開頭就稱這是年中「好消息」,這是中共欺騙愚弄百姓的一貫伎倆。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