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高盛:我們的指標顯示 美聯儲加息將比市場預期更激進!

3月中旬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但隨後市場卻迎來一場狂歡,逼得高盛直呼這根本就不是美聯儲想要的市場反應,耶倫已經失去了掌控力。

到了兩個月之後的今天,美國股市仍在屢創新高,高盛分析師Jan Hatzius作出上述判斷所依賴的金融狀況指數(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 FCI)在3月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因而他也再次強調此前的觀點,並警告市場應該當心美聯儲的「政策衝擊」。

Hatzius在報告中寫道:

儘管有兩次加息以及對縮表的暗示,金融市場狀況在最近數月繼續放鬆。從我們的FCI指數來看,現在比2016年11月的均值低了約50個基點,也接近於過去兩年的最低位。

政策衝擊波

因此,Hatzius也不禁思考,美聯儲是不是已經失去了對市場的控制?或者說美聯儲需要通過「貨幣政策衝擊」來對市場施加懲罰,從而令金融市場狀況收緊,以推遲下一次衰退的到來時間。報告寫道:

這是否意味着:1、貨幣政策已經失去了影響金融市場狀況的能力?2、美聯儲官員如果想要實現FCI收緊,就需要更多次數的加息?

Hatzius認為,答案應該是2,而就目前而言,美聯儲暫時還未喪失對市場的控制。那麼這就帶來了新的問題:為何美聯儲加息了,金融市場狀況卻仍在放鬆?高盛這樣解釋:

答案在於,美聯儲政策——特別是在FOMC會以附近所傳遞的政策信息,只考慮了金融市場狀況波動的很小一部分。全球經濟增長大幅改善等其他進展,在保持美元不大幅升值的情況下促進了風險資產,這也有助於美國金融市場狀況放鬆。

儘管很難說未來的非貨幣政策衝擊對於美國金融市場狀況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我們關於美聯儲政策對金融市場狀況的影響仍然和長期均值相當的這個發現表明,美聯儲官員如果足夠努力,應該能夠通過調整聯邦基金利率實現金融市場狀況調整的目的。

Hatzius表示,從近期的情況來看,金融市場狀況對貨幣政策衝擊的敏感度非常高,如果從債市在FOMC會議前後的表現來看,尤為如此。

這意味着,金融市場狀況的放鬆是由於其他因素,最明顯的是全球環境的改善,而不是貨幣政策。

更多加息次數?

對於未來「貨幣政策衝擊波」會以何種形式呈現,高盛認為,很可能是每年額外進行更大程度的加息。報告稱:

和市場遠期合約價格所體現的情況相比,為在充分就業的基礎上令經濟穩定,(FOMC)可能每年需要額外加息50-75個基點。

這也和我們當前對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一致:從現在到2019年底,每年將收緊75-100個基點。相比之下,市場價格反映的僅是每年收緊略多於25個基點。

在3月16日美聯儲如預期加息25個基點之後,美國三大股指紛紛上漲,美元指數跌至兩個月新低,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5%,金價也上漲1.5%至1220美元/盎司。

這也令追蹤股價、美元、國債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協同變化的高盛金融狀況指數,降至2000年後非金融危機時FOMC會後反應的第三低位。高盛稱,這一幅度意味着資本市場對加息的解讀等同於一次降息。

Hatzius當時就警告稱,美聯儲一如預期加息,但市場卻將其看成一個「鴿聲大作」的驚喜。這根本就不是美聯儲想要的市場反應,耶倫已經失去了掌控力。美聯儲很可能因此加快貨幣緊縮政策的步伐,甚至超過市場的預期,引發資本市場再次波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