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港媒:要根本改變樓市 北京須跨越三大難關

日前,習近平當局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宣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外界猜測大陸樓市會發生巨變。不過,有港媒認為,要落實此政策,北京仍需跨越三大難關。還有分析質疑,大陸樓市綁架了整個中國經濟,北京是否真有決心徹底整頓樓市。

在12月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當局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黨媒指,此次會議「明確了2017年樓市方向」。

12月19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上月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指數,房價環比下降的城市增多了11個,反映自10月初以來並繼而加碼的新一輪房控,繼續逐漸見效。

經濟日報:當局改變樓市要過三大難關

不過,香港《經濟日報》撰文認為,即便如此,對大陸房市形勢仍不能稱得上樂觀:一方面是中央採取了如限購限貸等行政措施來限制樓價,而這並非市場工具,且不少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乘勢推〝飢餓銷售〞推高樓價地價;另一方面,不論以大陸過去十多年控制樓市的經驗,抑或境外如美國、日本以至香港的經歷,樓市經常是非政策所能真正控制,而往往要待樓泡爆破才能真正調整。

報導稱,雖然有評論認為大陸房地產市場明年起或將發生根本性改變,但當局提出的新政策要落實挑戰極大,有三大難關需要突破:

一、中央將此政策堅決落實的意志。向來被認為綁架了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市場,影響着投資以及一大串相關產業,若樓市真的降溫並出現較大副作用即〝大起大落〞時,中央會否重蹈覆轍,即放鬆樓控而令樓市頑疾變本加厲?

二、中央是否有足夠的政策工具調控房市。如籌備已久的房地產稅將在何時推出,讓地方政府擺脫對土地收入嚴重依賴的財稅改革,又將何時能夠推行。

三、民眾與市場的配合。大陸在資金嚴重泛濫下,幾乎所有商品與資本市場都脫不了炒賣特色,中央現要扭轉樓市定位,需要市場的配合,否則將會事倍功半而不斷折騰。

報導認為,北京能否克服上述這三大難關,有意志和本錢、有工具、贏得市場配合,將是對樓市治標和治本的關鍵。

蘋果日報:瘋狂樓市綁架中國經濟,北京能否下決心整頓?

香港《蘋果日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近十年,中國大陸樓價輾轉上升,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樓市更出現香港那種〝長升長有甚至只升不跌的非理性亢奮〞。儘管北京政府為防止房地產泡沫而一再出招,但中國大陸的樓市頂多冷卻一段時間又捲土重來,而且升勢更猛烈,其〝瘋癲程度〞比之於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於習近平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樓市泡沫視為頭號及長期的經濟風險,要求把明年經濟工作重點放在防止泡沫爆破危機上。

文章認為,之所以有北京這種十分強勢的政府,擁有這樣多的政策工具,卻始終不能馴服大陸樓市的非理性亢奮,原因就在於中國樓市涉及的既得利益太多,對經濟增長以至地方政府收入影響太大,〝北京根本不可能重下殺手〞,所以調控樓市始終處於〝講就兇狠做就有心無力〞的困境。

文章寫道,〝樓市涉及巨大既得利益,說的不是個別中央、地方官員的問題,而是整個制度的問題。〞

文章分析,拼經濟、拼GDP是中共官員考核的重要指標,而樓市或房地產發展涉及從銀行到建築到銷售服務到原材料開發等多個不同行業,對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甚大。不斷上漲的樓市會給地方政府帶來包括地價、稅收的大量收入,省市GDP指標也因此容易超額完成。所以,〝從官僚到企業到銀行到個人投資者都不想夢醒,都不會願意戳破樓市泡沫。〞

而且,樓市一旦真的來個〝長期調整〞,不但GDP會因為投資、消費萎縮而大幅回落,在泡沫及經濟增長中隱藏的各種問題——壟斷、利益輸送、效率低下等,都會原形畢露,並且急劇惡化,〝把整體經濟拉進泥沼,久久不能復原。〞

在這樣的情勢下,北京當局和經濟專家們如何警惕樓市泡沫爆破,推出什麼猛招統統都不管用。即使出了招也不能持續,〝因為過不了多久,大家就會因為怕痛而放寬控制,令樓市回暖,樓價回升。〞

文章表示,尤其在維穩及政治安全的考慮下,中共政府〝怎麼可能真正下決心動手整頓不健康的樓市呢?〞

阿波羅網於飛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