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海中學生銳減40萬 人口危機終結一線城市神話?

近日關於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到底是萎縮到6億還是10億的討論再次讓人口問題成為焦點。其實不用等到本世紀末,當下中國的人口危機已經對中國帶來衝擊,勞動力人口自2012年起已持續下降,而這與中國經濟放緩的時間驚人一致。

更可怕的是,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多年全國小學生入學人數正經歷斷崖式下跌。簡單的推算,00後人口大致比90後減少了約3000萬。不僅身陷增長困境的東北三省遭遇人口流出的打擊,一線城市也恐難倖免。去年上海普通中等學校在校生人數已經較十年前峰值減少近40萬,中小學生總數則減少了近60萬。

人口斷崖在對三四線城市形成衝擊之後,是否已經悄無聲息的蔓延到一線城市,在未來對中國經濟形成持續的衝擊?

人口危機近在眼前:00後比90後銳減3200萬?

比人口總數總數減少更可怕的是,根據過去20年小學入學人數測算,00後很可能比90後銳減超過3200萬左右。未來幾年每年進入工作年齡的新消費群體將面臨斷崖式下跌,經濟新鮮血液補充速度急劇下降。

下圖是麵包財經根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繪製的中國曆年普通小學招生數:

對於未來人口的預測是基於出生率的各種假設,而觀察過去20年的小學入學人數,則直接可以推斷未來20年年輕人口的增長趨勢,這只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

中國普通小學招生數過去20年就是一個標準的L型。1996至2005年斷崖式下跌,從2524.7萬人下降到1671.7萬人,最近10年則持續低位徘徊,每年招生數均比1996年減少800萬左右。

過去20多年由於義務教育的普及,小學入學率接近100%,這一數據基本上可以代表了相應年齡段的總人口數。1996年是最早一批90後入讀小學的年份,2006年則是最早一批00後入學的年份。估算1996—2005年小學入學總人數大致代表了90後的總數,2006年—2015年入學總數則大致代表了00後的人數。麵包財經做了一個簡單的計算:00後總數比90後至少減少了約3284萬。

將這條曲線向後平移十幾二十年基本就可以大致得出新進入工作年齡人口的總數,同時也代表了新消費者進入消費市場的整體趨勢。

換一個簡單明了的說法,就可以看穿這條「魔鬼曲線」的可怕之處。當1996年入學的小學生開始購房、結婚、生子時,新增的消費群體是2500多萬;而當2005年入學的小學生開始購房、結婚、生子時,新增的消費群體只有1600多萬,兩者相差接近853萬,銳減了三分之一。

過去幾年消費的持續疲軟其實就是這條「魔鬼曲線」在發揮作用,而未來幾年這條曲線將持續發力。2005年之後入學的小學生進入哪個消費階段,就意味着相應的需求急劇下滑:開始買房時,購房者銳減三分之一;開始購車時,購車者銳減三分之一;開始結婚時,婚宴減少三分之一……

上海中學生人數十年銳減40萬一線城市人口流入神話也將終結?

即便是身為一線城市的上海也未能倖免「魔鬼曲線」的衝擊。

包財經翻查官方公佈的歷年上海中小學生在校生總數發現:上海中等學校在校學生過去十多年持續減少,2015年中學生在校人數比2004年減少接近40萬,以下是麵包財經(微信ID:mbcaijing)根據上海統計局官方數據繪製的歷年上海中小學在校生總數:

2004年上海中等學校生總數(包括普通中學、中專、技校等)106.94萬達到歷史峰值,此後逐年下滑,2015年僅為67.38萬人。十多年間減少了39.65萬人,減少幅度接近37%。中小學在校生總數則從1996年的峰值減少了超過59萬。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去年上海常住人口總數減少10.41萬,外來人口減少接近15萬人,這是15年來上海常住人口總數首度減少,持續的人口流入戛然而止。不少分析將此歸結為上海產業結構調整、拆除違章建築和治理群租的成果,甚至被看成是利好。但上海中小學生在校人數過去持續下跌也能解釋成利好嗎?

人口流入一直被看成是一二線房價高企的一大支撐,但冷冰冰的數據表明:外來人口突然減少加上本地中小學生從峰值持續滑落,上海的人口趨勢果真如此樂觀嗎?

年輕人口銳減對新消費力量和勞動人口的打擊已經發生,不少三四線已經深陷過剩。一旦貨幣形式逆轉,人口「魔鬼曲線」從二三線城市向一二線城市蔓延,「鐵打的泡沫」還能支撐多久?

魔鬼曲線已經絞殺東北經濟三四線房產永無翻身之日?

東北三省已經是前車之鑑。過去20年東北小學生在校生的減少幅度遠超過全國水平,並在2012年再次出現斷崖式下跌。這與東北三省近年來GDP增速悉數在全國墊底,諸多城市房價持續下跌的時間高度吻合,下圖是東三省歷年小學生在校人數:

經過麵包財經的計算,1995年東三省在校學生人數合計約1017萬人,2014年銳減為不到474萬,20年減少了超過543萬,下跌過半。更可怕的是,這種減少幅度近年來毫無減緩,2012年之後還出現了加速。從2011年到2014年的三年間,減少了74萬人。

東北諸多城市的房價已經遭受重創。瀋陽、錦州、丹東等在校學生減少幅度較大的省會或者非省會城市,房地產價格已經持續兩年多下跌,去庫存壓力依然沉重。

勞動人口暴跌3000萬中國人口危機已經爆發?

人口新鮮血液的減少,讓正經歷勞動人口下跌的中國雪上加霜。統計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國勞動人口都出現了急劇減少,與經濟放緩和製造業危機神同步。下圖是麵包財經根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繪製的近幾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變動趨勢:

自2011年達到峰值後,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已經持續4年降低。過去四年15—59歲勞動力人口從94072萬下降到91096萬,5年減少了接近3000萬。更可怕的是2015年這一減少趨勢急劇加速,一年就減少了1886萬人,比此前三年減少的總和還多。

這一減少趨勢不僅與過去幾年中國製造業外移同步,還與消費放緩速度幾乎重合。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來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持續走低,從2012年的14.54%下滑到2015年的10.60%。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6年5月最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低於10%。

勞動年齡人口不僅僅是生產的主力,同時也是消費的主力。過去幾年製造業成本攀升與消費放緩同時發生,生產端與需求端同遭重創。2015年勞動力人口的加速減少如果在未來幾年持續,是否意味着人口斷崖對經濟更猛烈的衝擊將越來越猛?

人口斷崖,何須等到世紀末?巨大的危險已經來臨,未富先老的中國,準備好了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麵包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