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公安部就雷洋案「徵求意見」 各官媒態度各異

5月29日,法廣報道稱,根據媒體界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公安部5月26日召集了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在內的多家官方媒體,徵集雷洋案新聞發佈和「如何做下一步的輿論引導」的意見。對此,各大媒體反應各異。

知情者透露,公安部相關負責人透露,雷洋案驗屍報告再快快也要1個月才能出來,在這一期間,需要研究如何「才能比較好的回應民眾的關切,使輿情平穩。」

雷洋案涉事的足療店(網絡圖片)

人民日報法制記者白龍和新華社法制記者詹勇的建議相對正面,白龍建議,「建議檢驗結果由第三方發佈,希望在法定程序內進行」;而詹勇建議,「雷洋事件不要爛尾,要做好細節,公正公開正面的表態。」

新京報記者於德清則表示,應該「通過程序公正,推動公正的結果」。希望官方允許找相關屍檢專家等接受採訪,披露相關檢驗過程。

新浪微博政府事務總監肖燕建議,「雷洋事件不要刪帖,要重視民眾的代入感和同理心。」

上海澎湃新聞網吳玉榮則建議,「應允許網上意見發表,沒必要害怕情緒宣洩。」

但以自乾五為主要目標受眾的「觀察者網」編輯郭思嘉則表示,「媒體應該達成共識,不要將輿論矛頭引向對警察群體的攻擊。」

而問答社區「知乎」編輯于洋洋則附議,稱「公安是弱勢群體」,媒體「應進行引導,應統一的發出聲音」。

報道指,彭波以中央綜治委委員、中央政法委網絡輿情應對和依法處置協調小組組長身份出席,要求各網絡媒體在屍檢結果公佈前的「空窗期」,「不再炒作,靜候結果」。他又警告各大網站,「不能一窩蜂的映證中國不安全,不要製造一種不安全的氛圍。」

雷洋之死觸動中產階級神經

5月7日晚9時許,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生態文明中心主任雷洋,離開北京市昌平區的家到機場接人。9點45分落入警察手中,1個小時後,在醫院被宣佈死亡。據陸媒披露,現場觀眾看到5、6個便衣毆打雷洋,雷洋大聲喊救命。

雷洋之死連續數十天席捲互聯網。

有分析指,雷洋所代表的中產階級生活安全感被威脅,讓許多平常未必關注拆遷、底層抗爭和異議表達等敏感話題的普通網民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

國際特赦研究員潘嘉偉說,雷洋之死真的觸動到中產階級的神經。

獨立評論人士「老徐時評」說:「雷洋一案給普通民眾特別是中產階層帶來的焦慮與恐懼,恐怕會是長久難以消除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