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央行的月報表最近出現了不易察覺的變化……

在最新公佈的2016年1月金融數據報表中,央行做了一些細微的調整,儘管較為隱秘,但市場依然注意到了這一變化。

按月發佈的《金融機構外匯信貸收支表》中,在2016年1月的格式里,央行未如過往一般發佈「外匯買賣」項目;而在另一張《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央行將「外匯買賣」項改成了「中央銀行外匯占款」。

央行通常會發佈央行口徑和所有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占數據。央行口徑一般出現在貨幣當局的資產負債表裏,在2015年的報表中名稱為「外匯」,而金融機構口徑出現在金融機構信貸收支統計中,名稱為「外匯買賣」。

央行如此調整,簡而言之,是將本應出現在當局資產負債表中的央行口徑外占數據「挪到」了金融機構表格中。當前當局資產負債表並未發佈1月數據。

去年末數據顯示,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外匯買賣額為26.6萬億元人民幣。而在今年1月改成「中央銀行外匯占款」後,數據為24.2萬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這個欄目上的英文還出現了點小錯誤(不過現在已經修正)

對比2015年報表:

對此,澳新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向《南華早報》表示,央行不透明的手法讓市場無法對資本流動做清晰估算。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1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下降6445億元,至24.2萬億元人民幣。1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創歷史第二大降幅,僅次於去年12的下降7082億元。更早公佈的外儲數據則顯示,中國1月外匯儲備32309億美元,前值33303億美元,環比下降994億美元。去年12月外儲大降1079億美元,為史上最大單月降幅。

阿波羅網收集網友評論:

為了不讓人算出來到底跑了多少,也是拼了,會不會到最後直接作假或者不發佈了

欲蓋彌彰!

做假賬誰不知道

遮遮掩掩情況大家心知肚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