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王光美的另一面:從反毛到擁毛

「桃園經驗」開政治迫害的先河;文革初期在清華大學迫害大批無辜師生;一個「出嫁從夫、夫喪從子」的封建女性

2006年劉少奇遺孀王光美逝世後,中國作家宋永毅撰文《王光美的另一面》指出,文革結束後,王光美對毛澤東的態度,逐漸地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劉少奇還沒有正式平反的時候,王光美和她的子女如伸冤的怨婦。據說她在看歌頌周恩來保護劉少奇的電影時拂袖而去,因為周其實是迫害劉致死的罪魁禍首之一——劉的專案組長。還據說在劉少奇的追悼會的悼詞中,她堅持刪去了「毛主席的親密戰友、好學生」等字眼。但從九十年代開始,隨着兒子劉源步入政壇,不久又在武警擔任了總政委,她的兩個女兒也紛紛成為經濟改革中的最大的權特階級——海外中資公司的老闆,她竟然也一反常態,以「毛主席的好學生」自居。

王光美與劉少奇

最近中共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遺孀王光美逝世,現領導人胡、溫出席追悼會,網路上對這位元「偉大的現代女性」亦一片讚揚之聲,尤其是對她文革中喪夫陷獄,更是無比同情。王光美無疑是文革的受害者,作為當時的第一夫人,還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然而,受害者也常常先是迫害者,受害者在意識形態上,和迫害者並沒有任何不同。就我看來,王光美非但首先是一個迫害者,她還是一個「出嫁從夫、夫喪從子」的封建女性。

「桃園經驗」開政治迫害的先河

王光美在全中國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並不僅是由她作為外交花瓶的第一夫人的身份而定。而是她和夫婿劉少奇一同創立的河北四清運動的「桃園經驗」,又稱為「關於一個大隊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經驗總結」(1964年9月)。如果我們今天再閱讀一下王光美有夫婿攜手在全國大力推廣宣講「桃園經驗」,便會驚訝地發現:它們是文化大革命的某種形式的預演,至少為文革在方法上、形式上和思想上都提供了難得的經驗。而劉少奇的悲劇在於:這些他自己創立的經驗,卻都最終成了打倒他們本人的利器。

首先,「桃園經驗」在中共的最高層開創了「夫人參政」的極壞的範例,使江青步入政治舞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王光美創立的「桃園經驗」採取「群眾運動」(其實是「運動群眾」)的方式,主張另組「階級隊伍」,進行「奪權鬥爭」,又為文革提供了在體制外另組「階級隊伍」,進而「奪權鬥爭」的思路。最後,劉王合創的「桃園經驗」中,逼、供、信和殘酷的體罰現象比比皆是。為文革中的逼、供、信和打、砸、搶提供了極壞的樣板。在中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這些在劉、王直接指導下搞出來「經驗」全部在複查後作為冤、錯、假案平反,可見當時逼、供、信之風的酷烈。文革中青年學生到桃園去調查這個「四清」樣板時發現:「在王光美的指使下,工作隊大搞逼供信。對幹部實行:跟蹤、盯梢、罰站、彎腰、低頭、燕飛、拘留。連敲帶詐,讓幹部脫了衣服到外面凍着。工作隊動不動就掏出槍來威脅幹部……王光美住的四隊武鬥最凶。在鬥爭四隊隊長趙彥臣時,王光美到場見趙彥臣正在罰跪,就鼓動說:」你們搞得好,搞得對。『』堅決支持你們,就用這個辦法搞下去『。在王光美的唆使下,體罰之風,越演越烈。「這裏值得一提的是「燕飛」,就是文化大革命中鬥人時極為流行的」噴氣式「——它很可能就發源於」桃園經驗「!據海外新聞單位的不完全的統計,在劉、王直接指導的」四清「中,共逼死幹部群眾七萬七千五百六十人,在城鄉共整了五百三十二萬七千三百五十人。這些」四清「成績,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複查中被證明絕大多數是冤、錯、假案。

文革初期在清華大學迫害大批無辜師生

文革初期,劉少奇故伎重演,一心想在清華大學再創一個文化大革命的「桃園經驗」,再一次派王光美作為「普通工作組組員」的名義去清華大學直接指揮運動,立刻成為「太上(女)皇」。在王的指揮下,工作組非但立刻把校長蔣南翔和所有的副校長全部打成「黑幫」,而且殘酷地迫害無辜師生。工作組一進校,就責令全部「幹部」,包括教研組正副主任全部「靠邊站」、「上樓」批鬥。清華群眾形容當時的亂鬥場面是「遊街一大串,鬥爭會一大片,勞改一大隊」。全校五百多名幹部中,被王光美指導的工作組打入「黑幫勞改隊」的竟佔了百分之七十之多!

對普通師生,只要是對中共有過一點批評,抑或對工作組有過一點非議,也立刻打成「反革命小集團」。一時清華園內冤獄遍地,「右派」叢生。據文革後統計,十年中清華大學共有包括武鬥致死的「不正常死亡者」48人,其中被工作組迫害致死的就達三分之一左右!當時年僅20歲左右的工化系學生蒯大富不過因為「革命」過頭,對工作組提了一些意見,立刻被王光美和劉少奇打成「反革命學生」,就地監禁批鬥,也搞得他差一點自殺。結果這一事件被毛澤東利用作為打倒劉少奇的一着妙棋,蒯大富成了赫赫有名的清華大學造反派紅衛兵請岡山轉貼:另個王光美兵團的「蒯司令」,王光美反而成了「反革命」。1967年4月10日,清華大學井岡山轉貼:另個王光美在全校批鬥王光美時,筆者正在北京串聯,住在清華大學。我和當時清華大學的不少師生談起王光美在清華的所作所為,所有和我交談的師生都認為:王光美言行虛偽做作,整人心腸狠毒,雖然造反派鬥她的大會有些過份,但這也是她在清華作惡多端的一種報應。

應當指出的是:王光美在文革後只是強調自己受迫害的那一面,而對於自己從四清到文革的迫害別人的經歷,卻做了種種不應當的辯解。比如,她在不少場合仍然把她在四清運動中製造出來的「階級鬥爭」和今天的「反腐敗」相提並論,來證明自己殘酷迫害別人的正確性乃至預見性。這些都是毫無反省和懺悔的一面。

一個「出嫁從夫、夫喪從子」的封建女性

儘管王光美有不錯的學歷和現代化的打扮,但這並不意味着她就是一個「偉大的現代女性」。王光美在嫁給劉少奇以後,按她自己的自白:「一心一意地幫助少奇同志的事業」。王光美作為「少奇同志派來的代表」,從來沒有自己的個性,有什麼獨立的「現代女性」而言?

值得一提的是:文革結束後,王光美對毛澤東的態度,逐漸地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劉少奇還沒有正式平反的時候,王光美和她的子女如伸冤的怨婦。據說她在看歌頌周恩來保護劉少奇的電影時拂袖而去,因為周其實是迫害劉致死的罪魁禍首之一——劉的專案組長。還據說在劉少奇的追悼會的悼詞中,她堅持刪去了「毛主席的親密戰友、好學生」等字眼。但從九十年代開始,隨着兒子劉源步入政壇,不久又在武警擔任了總政委,她的兩個女兒也紛紛成為經濟改革中的最大的權特階級——海外中資公司的老闆,她竟然也一反常態,以「毛主席的好學生」自居。

王光美無疑是一個文革的受害者,但是她又同時是這一歷史的製造者之一。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