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紐約時報:習近平的核心圈 美國人難以捉摸

習近平所建立的新領導架構,目的就是要繞過層層複雜的官僚制度,以讓這個管理體制更有效率,因此有些資深的外交官被迫靠邊站。

美國《紐約時報》9月25日發表了題為《習近平的核心圈不願與西方官員交流》(Xi Jinping’s Inner Circle Offers Cold Shoulder to Western Officials)(阿波羅網編者註:作者是Edward Wong,替薄瓜瓜的紅色法拉利闢謠的那位記者。)的文章。文章中稱,當中共國家主席的政策顧問王滬寧1988年結束為期6個月的美國之行時,他帶回一本400頁的研究報告。

「美國人在乎實力,」王滬寧在美國海軍學院觀看了一場足球比賽後寫道。「這反映了美國精神——就是在短時間內用實力實現一個目標。美國人在很多領域,如軍事、政治、經濟等,堅持這種精神。」

當習近平主席第一次對美進行國事訪問時,包括25日在白宮進行的華麗外交活動,作為習近平為數不多的顧問之一,王滬寧都在習近平身邊。

美國《福布斯》公佈今年的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榜,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排名第3

作為共產黨的精英階層政治局成員的王滬寧現年59歲,在上海時是研究美國社會的政治教授,也是習近平的兩位前任的顧問。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美國學者和官員。然而,那時認識王滬寧的人都說他無法接近,不願接受對話的邀請。美國官員也發現很難在國際論壇間隙和他隨意交談。

美國官員和其他西方官員也說這種冷淡不止是出現在王滬寧身上,也出現在包括陪同習近平訪問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習近平的首席經濟顧問劉鶴身上。這個問題給美國和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挑戰。按照一些標準,習近平的核心圈是中共66年以來最為封閉和神秘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外國官員能與中國高級官員或助手交談,認為這些人能代表他們的領導人。最著名的案例是毛澤東時代的周恩來總理,與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秘密簽署恢復邦交協議。

在習近平時代,這些渠道並不存在。一位研究中國的美國學者說,我們基本上不認識這些人,我們不知道誰能代表習近平。

習近平核心圈之所以拒絕與西方官員發展關係主要是擔心西方的觀點和思想會削弱共產黨,並導致「顏色革命」。

「如果黨認為受到內外力量的攻擊,人類的自然反應就是將你的組織更緊密在一起,減少了信息的流動。」一位學者說道。

還有一種觀點普遍認為,習近平和同事及顧問之間——特別是與國家部委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不如其前任與這些人親密,他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知識和直覺決策。

習近平還是22個領導小組中的七個組長,他創建了國家安全委員會,旨在協調安全政策捍衛黨對內部和外部的威脅。

文章指出,習近平對權力的僅僅掌控可能與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經歷有關,那一時期最缺乏的就是信任。也有人說習近平是從他的前任胡錦濤身上吸取了教訓,胡錦濤的權力被已退休的江澤民所削弱。

因此,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沒有了戴秉國這樣的人。習近平在2012年11月掌權之前,2010年至2013年出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多尼倫(Tom Donilon)與中國當年最資深的外交官戴秉國建立了緊密的工作關係,但有分析指出,到了現任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她與中國現在最資深的外交官楊潔篪,卻欠缺了之前的這種緊密工作關係。

邦妮·格拉澤,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高級顧問說,她很震驚美國官員在同他們的中國夥伴交談後不確定這些信息能否傳到習近平那裏。

文章還稱,政治觀察家說有一些人獲得了習近平的信任,最突出的就是王岐山,67歲,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負責人,監督習近平雄心勃勃的反腐敗運動。王岐山是中共七個常委之一,但許多觀察家認為王岐山的權力甚至要比總理李克強的要大。

李克強被認為是主管經濟政策的,但習近平有最終發言權,部分原因是因為習近平可以依賴劉鶴,63歲,經濟學家,擁有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和哈佛大學碩士學位。

相對而言,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比其前任令計劃權力更大,部分原因是他與習近平的友情建立於很久以前。在上世紀70年代,習近平和栗戰書都在河北工作,習近平是正定縣縣委書記時,栗戰書則在不遠的無極縣任縣委書記。據說,習近平和他互相欣賞,並經常一起喝酒,他們家庭背景相似,兩人的父親都為新生的共產黨工作。

栗戰書也是中共政治局25個委員之一,由於他同時也是由習近平在2013年親自成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主任,他在外交政策上,有了一個明確的角色。

習近平也會收到來自「太子黨」的非正式建議。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上將劉源就是一位,劉源是中國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兒子,在軍隊裏積極推動習近平支持反腐鬥爭。劉源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對美國特別強硬,絕非友好人士。他也是一個具有預防「顏色革命」思維的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