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金日成對中國不滿:不要軍隊老在這

——揭秘志願軍全面撤離朝鮮緣由

作者:
1956年蘇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後,勞動黨內對金日成的批評日甚。為穩固地位,金日成開始逐步打壓對其有異議的黨內高層幹部,特別是在中國待過的。此時的毛澤東對朝鮮許多人無辜被捕、被開除、被撤職的現象極為不滿,並直接指出,金日成還是搞斯大林那一套,一句反對的話都聽不得,誰反對,就殺誰。毛澤東派彭德懷去平壤,迫使朝鮮勞動黨撤銷八月全會的決議。金日成則提出的條件是「中國把志願軍撤了,你不要幾十萬軍隊老在這裏。」毛澤東並沒有同意,而是迫使金日成承認錯誤,但也加深金日成對毛澤東和志願軍的不滿,中朝關係迅速轉冷。

1951年,彭德懷金日成交談

60年來,關於朝鮮戰爭的大小戰役、高層決策的情況,人們幾乎已是耳熟能詳。但有關志願軍從朝鮮全面撤出回國的前因後果,卻還鮮為人知。為什麼毛澤東會在1958年選擇從朝鮮全面撤軍?期間中朝之間又發生了什麼糾葛呢?

恢復重建朝鮮北半部

志願軍從進入朝鮮第一天起,就遵循着毛主席「愛護朝鮮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指示,以建設祖國般的熱情,參加到恢復重建北韓的工作中去。

鐵道兵部隊與朝鮮人民共同努力,在停戰三個月後,就修復了北韓的原有鐵路,並且新建和修復了大小橋樑1300餘座。工程兵部隊投入平壤、咸興、元山等城市的重建工程。僅在平壤一地就修建了內閣綜合辦公廳、醫院、大學等各種建築20多萬平方米。他們提出「以建設祖國首都北京的勁頭建設平壤」的口號,克服了許多技術困難,節約了大量物資。各部隊都參加了恢復建設工作。在前線附近,喪失家園的朝鮮人民回鄉時,戰士們協助蓋房屋、修學校,填平田中的無數炸彈坑,清除敵人埋下的地雷爆炸物,使朝鮮人民安居生產。

在戰爭中,美軍炸毀了朝鮮許多水利工程,志願軍則以千百萬勞動力協助朝鮮人民進行了修復。到1957年底止,先後修復了「見龍」、「泰川」等8座水庫,修築堤壩1300餘條,修治了南川江等河道7條……

朝鮮人民在戰爭中遭受嚴重摧殘,加上1954年又受到嚴重的水旱災害,生活一度很困難。志願軍指戰員們節衣縮食,節省出糧食700多萬斤,衣物、用品10萬多件捐贈給朝鮮人民,幫助朝鮮人民渡過災荒。

然而,朝鮮的戰後重建同時也出現了嚴重問題和重大危機:(1)過於強調重工業,造成經濟發展比例嚴重失調,結果導致居民生活呈現出物質匱乏的現象。(2)造成了普遍的糧食恐慌。(3)侵佔、盜竊、揮霍國家和集體財產的現象十分嚴重。

金日成地位受到挑戰

由於經濟建設出現了嚴重問題,引起了朝鮮勞動黨內其他領導人的不滿,一些幹部開始引用蘇聯和中國的經驗批評朝鮮黨所犯的錯誤,這使金日成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戰。1956年蘇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後,勞動黨內對金日成的批評日甚。為了穩固地位,金日成開始逐步打壓對其有異議的黨內高層幹部,特別是「在中國待過的」(即所謂的「延安派」)。

此時的毛澤東對朝鮮許多人無辜被捕、被開除、被撤職的現象極為不滿,並直接指出,金日成還是搞斯大林那一套,一句反對的話都聽不得,誰反對,就殺誰。毛澤東還派彭德懷(米高揚陪同)去平壤,迫使朝鮮勞動黨撤銷八月全會的決議。金日成則提出的條件是「中國把志願軍撤了,你不要幾十萬軍隊老在這裏。」當然毛澤東並沒有同意,而是迫使金日成承認了錯誤,但也加深了金日成對毛澤東和志願軍的不滿,中朝關係迅速轉冷。

在11月30日與蘇聯大使尤金的談話中,毛澤東對朝鮮提出嚴厲的指責:金日成要趕走志願軍,他可能要走鐵托的道路,更可能走納吉的道路。

當時蘇中關係還處於蜜月期,因此蘇聯政府也支持志願軍繼續駐紮朝鮮:「不論是從朝鮮人民利益還是從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利益的觀點看都是必要的。」

其實,朝鮮停戰以後,中國軍隊便陸續部分地撤退回國。1954年9月撤回7個師,1955年3月撤回6個師,到1956年4月在朝鮮的志願軍部隊還有44萬人。

毛澤東主動改善與金日成的關係

正當中朝關係逐步惡化時,毛澤東對朝鮮的態度開始轉變。因為隨着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和毛澤東威望的增加,他開始想要謀求與蘇聯共享國際共運的領導權,而達到這一目的的前提是必須獲得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因此,毛澤東開始主動採取各種措施改善與金日成的關係,以贏得其支持,其中之一便是主動提及金日成日思夜想卻求之不得的志願軍撤軍問題。

1957年11月,毛澤東對金日成說:「鑑於朝鮮的局勢已經穩定,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使命已經基本完成,可以全部撤出朝鮮了。朝鮮人民可以完全依據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民族內部事務。」並指出現在是「東風壓倒西風」,美國不敢妄動。金日成聽後是大喜過望,很快就表示同意和感謝。

之後金日成兩次致電毛澤東,表示勞動黨中央贊成志願軍回國,並提出了具體實施辦法。最後雙方商定,朝鮮政府首先發表聲明,要求中美雙方撤兵,中國政府再表示響應和支持,然後開始單方面撤軍,至1958年底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白梅

來源:老人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