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資本外流5200億美元 摩根大通是這樣算出來的

「如圖所示,根據我們的測算,二季度新興市場遭遇雷曼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資本外流,主要來自中國。」

「過去5個季度,中國資本外流達到5200億美元,抹去了2011年以來吸收的全部外來資本;僅今年二季度,投資者就從中國撤出1420億美元。」這份來自摩根大通的報告昨天在讀者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今天我們不妨來看看摩根大通的推導過程:

經匯率調整後,二季度中國外儲下降約500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季度下降。自2014年三季度以來的三個季度中,外儲累計下降1600億美元。與此同時,二季度中國經常帳實現盈餘,而外儲卻在減少,表明資本連續第五個季度流出中國。假設二季度經常帳盈餘為920億美元(例如由於貿易盈餘增加而比一季度高出了160億美元),我們預計二季度有1420億美元的資本流出中國,與此前一個季度差不多。這意味着過去五個季度中國累計流出5200億美元。我們再次以外儲規模變化減去經常帳盈餘的形式來代表流出中國的資本規模(如圖二所示)。

(圖二:中國資本進出數據=外儲變化-經常帳盈餘,2015年二季度為預估值)

摩根大通還表示,相較於此前幾輪,中國這一輪資本外流更具持續性,也更加嚴重。中國上一次出現大規模資本外流失2012年,那年的最後三個季度中,中國外流資本達到1650億美元。再之前就是雷曼危機以後,但是規模要小很多(2008年下半年,約有600億美元的資本流出中國)。

因此,無論是2008年還是2012年,資本外流的規模和持續時間都無法與這一次相提並論。過去五個季度流出的5200億美元比2013年到2014年一季度流入的4000億美元還多,抹去了2011年以來流入中國的全部外來資本。

摩根大通還算保守的,看看高盛的預估吧:

最近幾個季度,中國國際收支賬戶發生了重大變化。商品貿易盈餘顯著高於歷史水平,今年上半年達到了2600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僅為1000億美元,過去七年的均值為750億美元。通常來說,這些數據很快會反映在積累起來的外匯儲備上,但這一次卻沒有。部分原因在於服務業對外貿易出現較大赤,因此經常賬戶盈餘會比商品貿易盈餘要小。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出現了規模非常可觀的資本外流,改變了過去的所見所聞。

二季度中國外儲規模從三月末的3.73萬億美元下降360億美元至六月末的3.694億美元。

由於歐洲央行實施QE導致歐元貶值,儘管我們預計一季它對外儲有負面影響,但二季度應有正面影響,預計歐元升值令外儲價值增加480億美元。這意味着,按照我們的估計,二季度外儲下降了850億美元,因此考慮到資產價值變化,中國外儲下降規模要大於官方的數據。

如果我們再加上二季度貿易盈餘1400億美元,當季資本淨外流約2240億美元,較一季度顯著增加。

儘管高盛表示,估算方式可能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即使剔除這些因素,二季度中國的資本外流規模仍然達到2000億美元,創歷史之最:

當然,計算方法仍有值得商榷之處。如我們前面提到,服務貿易顯然出現了赤字,因此外流的資本會小於預估值。我們對於由歐元升值所增加的外儲價值的估計也可能是錯的。實際上,有跡象顯示,一季度外儲的價值損失並沒有我們估算的大。

但是即使我們對這些因素進行調整,二季度資本淨外流規模可能仍然達到2000億美元左右,較一季度有所加速,規模也是史無前例的。

摩根大通更進一步指出,「(由於)投資組合的資本流動受到配額和其他限制。因此,中國的國際收支賬戶上,大部分外流的資本來自貨幣市場而非證券市場,或者是通過貿易渠道掩蓋起來了。」

現在再來看看中國持有的美債情況,中國近期是否加速拋售美債呢?

根據美國財政部上周公佈的數據,中國似乎已經停止拋售美債,而且中國持有的美債還增加了70億美元至1.2703萬億美元,為2014年5月以來最高。

然而,金融博客Zerohedge稱,看中國的美債持有量不能忽視由比利時代持的美債,因為中國自從2013年底就開始通過歐洲清算中心買賣美債。

(比利時持有美債變化)

ZeroHedge表示,中國拋售美債不僅沒有停下來,而且還在繼續拋。如圖所示,ZeroHedge發現,繼今年3月美債持有量下降925億美元美債後,比利時4月又賣出240億美元,上個月再進一步賣出260億。

(中國+比利時持有美債變化)

也就是說,中國從3月到5月名義上增加了470億美元買債後,實際拋售美債955億美元。

對於中國的資本外流,英國《金融時報》旗下博客作者David Keohane評論稱,「中國總是可以通過繼續降准來應對,但是資本淨外流仍然會給資產價格產生巨大壓力,這取決於投資者購買資產的融資來源,如果資金佔用的是私營部門投資的話,還會給生產力增長帶來壓力。」

Keohane認為,這是中國關注利率和人民幣的原因之一,不希望觸發更多的資本外流。此外,這也是資本賬戶開放(帶有中國特色的開放,旨在防止資本外流)可能加速的原因。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