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工業數據釋放危險信號 中國經濟6月或重回低迷

通過觀察工業方面的高頻指標,不少分析師指出,今年6月份極有可能是2010年以來工業表現動力最弱的6月。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一猜測可能正在成為現實。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旬度報告中寫到,5月下旬以來,高頻經濟增長和價格數據持續較為疲弱。他具體提到:

6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同比明顯回落,環比的表現也顯著弱於季節性(圖1)。與內需密切相關的螺紋鋼和水泥等工業品期貨和現貨價格都在明顯走弱。

目前,螺紋鋼和動力煤已經連續三周下跌,接近年內最低水平,省會城市水泥價格繼續下挫,這反映出城市基建投資依然低迷。下圖來自招商證券:

「價格下跌會引發去存貨和生產活動的收縮,從而對短期經濟活動形成進一步的打擊。」高善文提到,「4月份以來的政府保增長動作帶來了短期經濟改善的預期,但終端需求迄今並未有改善,經濟預期轉向謹慎,短期增長仍有反覆。」

除了高頻數據,觀察製造業表現的還有領先指標PMI。今天公佈的滙豐6月製造業PMI初值創三個月新高,不過仍然位於枯榮線下方。

最新的PMI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在6月份的表現喜憂參半。一方面,該行業在產出企穩方面顯示改善跡象,總體新訂單情況略微回升,採購活動也出現小幅上漲;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持續裁員,6月就業分項指標創出六年多以來的最大跌幅。這表明,在國內外需求依然相對穩定之際,製造業行業企業抱有相對溫和的增長預期。

數據進一步表明,中國製造業總體上將在二季度失去增長勢頭。中國政府可能在下半年加緊刺激經濟和就業增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