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英媒:中國資本外逃新伎倆或致4000億美元外流

英媒稱,中國的投資者發現了一種新方法,能避開監管部門偷偷地將資金輸出國門。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7日文章,近些年,精明的投資者利用虛開發票的方法掩蓋資本外逃。一家中國公司向一家外國公司支付100萬美元購買機床,實際上該機床只值50萬美元,其餘資金被用於投資倫敦、悉尼或紐約的房地產和股票。

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銀監會識破了這種伎倆,開始要求銀行在將外匯劃撥給這種海外交易時提供更多證明材料。因此,這種逃脫資本管控的方式更加難以得逞。

取而代之的是,銀行發現了幫客戶把資金轉移到海外的新方式:服務費。不用再為某件東西故意多付錢了,直接為從沒發生過的服務付錢就行了。

文章說,為什麼出現了這種資本外逃?隨着中國樓市泡沫即將破裂,中國的有錢人無法再通過影子銀行迅速獲利。很多人還面臨着當局對腐敗的持續打擊。與此同時,經濟放緩使單向投機人民幣的吸引力下降。因此投資者轉向海外尋找資金避風港。

從服務業的貿易數據中可以看出資本外逃的新渠道。2014年中國服務貿易逆差達1980億美元,比2013年高59.1%。2014年第四季度的服務貿易逆差比2013年同期高170%。

同樣,通過服務業進行的資本外逃也日益增多。平均算來,每個季度的服務業資本外逃金額已翻了一番多,從2009年的400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960億美元。

中國一些銀行業人士在如何逃避資本管控的問題上表現得相當坦率。目前,中國外匯監管機構對諮詢和服務費所要求提供的文件是最少的。上海一家外資商業銀行的職員告訴記者:「只要我們的客戶認識一家願意開具發票的海外公司,準備證明材料是很容易的。」

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對中國經濟意味着什麼?相關銀行估計,高達40%的大額服務交易並不涉及實際服務。這意味着,在所有服務費中,將近2000億美元實際上是永久性的資本輸出。這一數字在2015年可能會翻番。

文章說,如果2015年中國有3000億至4000億美元外流,這將對全球宏觀經濟帶來顯著影響。影響可能涉及人民幣幣值、中國國內貨幣供給量以及中國刺激經濟的能力。

這些外逃資金也將對其投資的全球資產帶來巨大影響,例如海外房地產和股票。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