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程曉農:習近平反腐槍口轉向「紅二代」?

習近平反腐兩年以來,面臨的最大批評是他的反腐風潮不觸及紅二代,因此有「選擇性反腐」之譏。但就在最近,有「中國第一家民營資本銀行」之稱的民生銀行出事,作為民生銀行最大股東的安邦公司也遭起底,其紅二代背景被大陸媒體掀開。這讓外界期待,習近平的反腐之風可能刮向掌握中國經濟命脈的數百個紅色家族。習近平處理紅二代商圈的手法,與處理周永康等政治幫派的手法有何不同?最近一些太子黨和紅二代退出商界,是為了規避反腐風暴,還是出自習近平與紅二代之間的某種默契?

參加討論的嘉賓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轉型問題學者程曉農;政論作家、時事分析人士陳破空先生。

政論作家陳破空認為,政商分離,乃是太子黨們的脫身之計。看得出來,習近平與政治老人們達成了一項默契,新的潛規則是:反腐運動中,對開國元勛或最高領導人之後網開一面,給這些「太子黨」們時間完成政商剝離,至少表面上政商剝離,以便讓他們有理由在「反腐」運動中得以豁免,不受追究,並以此杜絕民間有關「反腐不動紅二代」、「刑不上太子黨」的悠悠之口、洶洶議論。紅二代假裝退場,平民官員及其子弟,就更加死定了,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無望的體制。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程曉農認為,《南方周末》早已被剝奪自由發稿權,這次敢於點出安邦公司背後的鐵帽子王府背景,無疑是授意報導,表明習近平下決心要清理紅二代商圈。過去兩年來,習近平已經基本上把可能反對他的那些掌握部分軍權、情報部門勢力的紅二代從要害崗位上排擠出去了,現在再打擊紅後代商圈,不會有大風險。程曉農說,近平打擊紅二代商圈的手法相當溫和,即勸導加壓力,一方面自家以身作則、退出商圈,另一方面選擇最大的鐵帽子王府輕輕敲打,以儆效尤。他對腐敗的紅二代並不想趕盡殺絕。

程曉農還表示,紅二代經商有兩類:充當私營公司的後台老板,或掌控官營公司。前一種要金盆洗手,有兩條途徑,或賣了公司退出商界(習橋橋模式),或解散公司一文不要(習安安模式);但掌控官營公司的紅二代們退出商界就比較複雜,那些公司不是他們私人的,不能讓他們賣了,且很多公司大而具有壟斷地位,他們可以離開老總的位置,至於手中空手套白狼得來的公司股票,賣不賣,賣多少,賣後錢落不落袋,在新聞管制下外界難以得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