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對比美國 中國廁所內情格外讓人臉紅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你沒聽說吧?廁所還有節日!

一直難登大雅之堂的廁所問題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2001年,包括英國、美國、中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代表在新加坡舉行了第一屆廁所峰會,2013年7月24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聯大會議報告稱,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發佈的一份最新報告,全球目仍有25億人缺乏廁所等基本環境衛生服務,11億人隨地大小便,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聯合國希望在2025年以前,把沒有適當衛生設備可用的人口減少一半;讓落後地區的人不需要再露天排泄,希望通過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世界環境衛生問題。

世界廁所組織(WTO, 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希望通過世界廁所日鼓勵各國政府展開行動,改善環境衛生及建立衛生習慣。

良好的如廁環境不僅為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強弱,文明程度甚至是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標誌。根據世界廁所組織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球人口仍有高達約42%人得不到基本如廁之便,包括廁所不足及相關環境衛生欠佳,造成連上廁所的私隱也被侵犯。全球40%的居民(26億)從未使用過沖水廁所。為了獲得足夠的、健康衛生如廁條件以及能得到良好的收益,必須喚起人們要求使用良好條件的廁所的意識,為地球上所有公民爭取使用較好廁所權,改善廁所環境質量。

2012年春我第一次去美國。發現在美國的公廁蹲位的對面牆壁上設有一個小座位,我不解,朋友告訴我:這是專門為帶孩子的如廁者準備的,那個小座位摺疊到牆壁里,假如你帶着孩子上廁所,可以把這個小座椅打開,把孩子放上去,為防止孩子亂動發生危險,用座椅旁邊的一條扣帶攔住孩子的腰。這時候,你盡可以放心方便去了。

在美國的男廁所里,都是高矮兩個便池。個頭高的用高的,個頭矮小的和少兒用矮的,各得其所。我還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美國,無論廣場裏的廁所,還是博物館、商場、餐館裏的廁所,都沒有一點異味。而在大陸,即使非常豪華的超市、餐館裏的廁所都發出一種刺鼻的騷味,更不用說車站、小飯店裏的衛生間。我們火箭能上天,蛟龍能下海,去除廁所騷味算不上高科技的東西,技術含量應該不會太高,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沒有人考慮過這檔子事。我去美國之前,帶了很多衛生紙。不料,過了一個月竟發現幾乎一點沒用——無論哪裏的廁所一律配有手紙和烘手機,大小飯店的餐桌上也一律配送餐巾紙。總之,凡事用得着衛生紙的地方人家都給你準備好了。

說到廁所,順便講講廁所文化。

在一些公共廁所里,在牆上,在隔板上,甚至在地上你會看到斑斕多彩的留言,體會到多元的廁所文化。從內容看,有文雅的建議,有善意的勸誡,有粗俗的咒語;從形式看,有工整的對聯,有打印的順口熘,也有手寫的咒語;有的值得欣賞玩味,有的讓人噴飯,有的則低俗不堪讓人噁心。發幾張照片在此,請君自己裁度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昨日風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