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7年熊市 股民虧掉了17萬億

  「6124點」,中國股市歷史最高點,是一個讓投資者愛恨交加的點位。2007年10月16日,a股盤中最高上摸到6124點。7年後的昨日滬指報2356點,7年之間大盤跌去61%,在大盤指數滑落的背後,則是a股市值的持續蒸發。7年之後,廣大投資者仍在遙望6124點,何時能夠重攀高峰成為市場一致的期盼。

  當年狂熱已不再新一輪牛市何時來

  回看7年熊市滬指跌去61%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以6056點開盤,盤中最高沖高到6124點。當日,上證指數收於6092點,上漲1%。彼時,市場為新高而歡呼,誰也沒有料到,這一點位竟然成為了壓制股市長達7年的大頂,由此成為中國股市歷史最高點。

  6124點之後,市場並沒有迅速下跌,市場情緒依舊高漲。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在一片歡呼中開盤,48.6元的開盤價使得其總市值接近1萬億美元,超過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但在一片喧囂中,股市悄然由牛轉熊。在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下,全球股市集體走熊,a股也未能倖免。進入2008年,上證指數節節敗退,短短1年後的1月28日,上證指數最低跌至1664點,累計跌幅超過72%。2009年,在宏觀經濟刺激政策下,上證指數一度出現了反彈,當年滬指上漲近80%。但整個趨勢並沒有由此而改變,隨後的兩年裏上證指數連續下跌,滬指再度跌至2000點附近。2012年,a股開始有所好轉,創業板率先展開反彈,上證指數也逐步震盪前行。但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仍較6124點跌去了61%。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美股2009年3月起連續上漲,2013年收復了全部失地并迭創新高,截至2014年9月底累計漲幅超過160%。

  市值7年蒸發17萬億

  多股遭腰斬

  2007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攀上6124點的空前高峰。昨日收盤後,上證指數較歷史高點跌去了近61.53%,累積下跌超過3768點。在大盤指數滑落的背後,則是a股市值的持續蒸發。數據統計,2007年10月16日,滬深兩市共有1471隻股票,總市值35.6萬億元;至昨天收盤,在a股市場上市交易的個股已達2558隻,總市值約29萬億元。而當初1471隻股票的市值更是只剩18.52萬億元,7年時間,a股市值蒸發了17萬多億元。

  在市值灰飛煙滅的背後則是個股股價的大面積崩潰。2007年10月16日以來,a股市場共有947隻個股的股價出現下跌,其中中國鋁業等243隻個股的股價在此期間遭遇腰斬,即便將統計口徑收窄至2007年10月16日以前上市的1471隻股票,也有多達212隻個股股價下跌了50%以上,中國鋁業、中國遠洋等24隻個股股價跌幅超過80%。

  改革紅利助推

  牛市初現端倪

  雖然指數從6124點巔峰一路滑落,但在過去的7年裏,a股仍在掙扎中前行。在監管層大力改革的推進下,a股從制度上逐漸走向完善。翻開個股k線圖會發現,一批牛股早已走出6124陰影,並不斷創出新高。此外,在「改革」紅利的助推下,今年大盤開始逐步上漲,市場已經聞到了新一輪牛市的氣息。

  a股日益走向成熟

  7年間,監管層不斷完善市場。首先是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在多次改革中,逐步形成市場各方都能接受的市場化發行制度,且將推出註冊制改革方案。同時,監管層加大力度打擊業績造假、虛假披露、內幕交易、操控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處罰了一批違規公司和個人,極大地淨化了市場環境,保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制度的完善是新一輪牛市的基礎。

  2009年創業板推出,標誌着多層次市場建設啟動。5年來,創業板總市值規模已經接近2萬億元,日均換手高達4.55%,截至昨日,共有397家公司在創業板掛牌上市。創業板指數自推出以來漲幅逾50%,成為近幾年市場中靚麗的風景線。之後,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的推出,改變了市場的單邊市格局,使得投資者增加了盈利渠道,全國股轉系統的成立使得多層次市場建設初步成型。

  牛市行情初現端倪

  熊牛轉換終有時。7年的調整後,a股逐漸走出了牛市節奏。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動下,a股今年以來走勢強勁。上證指數今年來漲幅超過11%,成為了全球表現最高的證券市場。同花順數據顯示,在6124點交易的1471隻個股中,7年來共有783隻個股復權後的股價是上漲的。

  過去的10個月裏,中國股市的上漲態勢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市場對股市的熱情正在緩慢復甦,人們希望這是又一個牛市的開始。儘管對於牛市是否即將開啟仍存爭議,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市場的信心正在積聚,持續上漲的行情讓各方對於牛市的企盼趨於強烈。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在改革向縱深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增長之際,人們有理由期待股市轉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牛市行情並非一蹴而就,重拾舊山河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就短線來看,10個月的上漲之後市場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籌碼,市場存在調整的可能。有券商分析師表示,「10月可能創出年內的高點。」本報

  7年之變牛股去哪兒了

  7年宛如一個輪迴,茫茫股海,每一隻個股的沉浮中,都映襯着股民們或悲或喜的故事,有的故事是由少數投資者獨享,有的卻成為一代人的回憶。過去7年中,有公認的「大牛股」在登高一呼之後從此一蹶不振,也有不少小盤股在默默無聞間穿越牛熊,在兩市2000餘只個股的漲漲跌跌里,a股市場也從7年前的6124的高點走到了7年後的今日,1700多個交易日過去,從以下一些個股的今昔對比中,股民們或許能夠直觀地感受到7年來的a股之變。

  狂熱之後昔日牛股風光難再

  代表個股中國石油中國船舶

  截至昨日收盤,中國石油仍以1.4萬億元的總市值雄踞兩市,而在這隻a股第一權重股的背後,則映射着大盤由牛轉熊的部分軌跡。2007年11月5日,當時被稱作「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國石油在萬眾矚目中登陸上交所,在上市當天,其開盤價便達到了48.6元/股,較16.7元/股的發行價溢價超過190%,然而,儘管開出了一個好頭,中國石油卻並沒有能夠在市場一片看好聲中維持強勢,在盤中創下48.62元/股的新高后,股價便一路震盪而下,最終跌幅超過9%,自此之後,中國石油便進入了漫漫熊途,股價在「腰斬」之後又遭「踝斬」,而其上市首日的盤中新高最終也成為了再難企及的高峰。昨日收市,中國石油股價維持於7.73元/股,7年來的累計跌幅已超過84%。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石油股東人數為95.2萬,較最輝煌時188萬戶的數量減少了一半,這也意味着在7年的時間內,至少有半數投資者選擇了割肉出逃。

  無獨有偶,除了6124的歷史高點外,曾歷史性地衝上300元大關的中國船舶同樣是2007年股市中難以繞過的話題。當年8月1日,曾在上半年裏牛氣沖天的滬東重機改名為「中國船舶」上市交易,在接連數日的大漲後,該股站上200元大關,之後,在市場的一片瘋狂中,其漲勢仍舊未曾停息,而中國船舶也在各路資金的助推下繼續大漲,並於大盤走出歷史新高的前幾日觸及300元/股的大關,即便到今日,其創下的這一紀錄在如今的兩市仍無股可破。然而,同中國石油一樣,在奮力一跳之後,中國船舶最終也被打回原形,股價於此後數年在震盪中走低,較之昨日39.79元/股的收盤價,其縮水的幅度較之中石油顯然有過之而無不及。

  穿越牛熊重組股挑起大梁

  代表個股華數傳媒新華醫療

  值得慶幸的是,7年時間中,雖有大量盛名之下的「牛股」最終慘遭「滑鐵盧」,但仍有不少默默生長的個股帶給了投資者豐厚的回報。統計顯示,在6124點之前上市交易的1471隻個股中,7年來共有超過780隻個股在復權後股價上漲,佔比逾50%,華數傳媒、平潭發展、三安光電、國中水務、華夏幸福則坐上了7年累計漲幅前五的「交椅」。

  2012年10月,*st嘉瑞被借殼上市,股票名稱變更為「華數傳媒」。在資產重組這一「牛股孵化器」的加速下,華數傳媒股價從停牌前的1.25元起跳,截至昨日收盤30.4元/股的價格,其間股價累計上漲24.32倍。同樣,作為平潭發展的前身,此前的sst昌源也是在重組之後大放異彩,2008年4月,sst昌源正式「變身」為st中福,恢復交易後當天即狂漲1164.71%,今年5月,中福實業更名為平潭發展,9月中旬再度停牌,截至停牌前一日,其股價已較7年前上漲22倍。

  在排除了資產重組等因素後,7年間飆升19倍的三安光電則因其慷慨分紅的做派大受青睞。根據統計,三安光電自2008年以來已實施了6次利潤分配,2010年、2011年的轉增比例都在10轉10股以上,2011年之後則連續四年推出「10送2元」以上的現金紅包。當然,股價拉升最終離不開基本面的支撐,「不講故事專心做事」的績優股也往往能夠在強風散去後繼續飛翔。如7年間大漲6.37倍的新華醫療,其攀升動力則源自其穩健、優異的業績報告單。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3年間,新華醫療的淨利潤年增長率均高於30%,不僅每年增長較大,而且步伐異常穩健紮實,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淨利潤增速仍達到44.15%。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四川在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