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佔中影響台灣大選選情

香港抗議北京的大規模行動正對台灣的年底大選形成影響。台灣雖然享有充分自治,但許多台灣人擔心在中國極力促統下,台灣終將受到北京統治。這種恐懼給台灣執政黨帶來許多壓力,也激發了許多反對北京的反對黨發出支持香港佔中的聲音。

對兩岸關係來說,台灣11月大選可以說至關重要。如果國民黨勝利,將有助於穩定其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同時也象徵着與北京的密切交往可以再持續四年,中國一再宣稱對台灣享有主權,並極力促進兩岸統一。而如果民進黨取得下個月大選和2016年總統選舉的勝利,兩岸關係可能急速降溫.

正因為如此,香港民主抗議對台灣以及兩岸關係勢必帶來影響。部分台灣民眾擔心,如果中華民國政府與北京交往太過密切,將導致台灣落入北京手裏。台灣長榮大學政治系教授李憲榮說,就是在這種擔憂的壓力下,台灣總統馬英九才會在香港抗議運動持續到第二個星期時,發表對北京的批評言論。李憲榮說:「現在台灣人一般都擔心中國會通過政治或經濟手段控制台灣。所以我認為,如果馬英九總統過於軟弱,北京對台灣問題將採取更強的鐵腕政策。」

台灣總統馬英九在九月底接受半島電視台專訪時說,公民普選將有利於香港民眾和中國政府的國際形象。台灣陸委會也呼籲北京傾聽香港人民的聲音,尋求各方的共識。

台灣民進黨上星期要求北京遵守承諾,允許香港進行民主普選。

從9月28日開始,上萬名香港民眾走上街頭要求在2017年特首選舉以及2020年立法會議員選舉時能實現真普選。1997年從英國手中回收香港的北京當局堅持,候選人必須由1200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來提出,該委員會的多數成員都是親北京人士。

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堅持兩岸終將統一。2008年馬英九就任台灣總統後,兩岸關係逐漸解凍,台灣與北京達成多項具有歷史意義的經濟協議。但民進黨對這些經濟協議持保留謹慎態度。在2000年到2008年執政期間,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政府多次激怒北京。

今年三四月份台灣爆發太陽花學運,抗議立法院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示威者說,儘管協議可能帶來經濟利益,但也可能存在台灣過度依賴大陸的風險。這種對中國的對立情緒導致服貿協議遲遲沒有過關,也讓馬英九政府與中國的交往蒙上陰影。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陳一新說,朝野兩黨現在都感受到對北京採取強硬立場的壓力。他說:「有些話平常可能說的更小聲一點,委婉一點。但是,選舉可能造成民進黨和國民黨講話都比較高調一點,高聲一點。」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上個月表示,香港的一國兩制也是北京對台灣的政策方針,台灣當局立刻否決了習近平的說法.與此同時,馬英九政府正在研究下個月於北京召開的APEC峰會,是否是兩岸領導人首次會晤的適當時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寧成月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