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8月信貸持續萎靡 前兩周四大行存款流失5300億元

8月已經接近尾聲,在7月令市場驚呆的信貸數據之後,市場格外關注這個月社會的融資情況究竟是強勢反彈還是延續疲軟。

從目前媒體陸續披露的數據來看,情況難言樂觀。一方面,存款流失依然嚴重,甚至已成趨勢。

據財新報道,截至8月17日,四大行存款負增長近5300億元,其中中行減少近2500億,工行減少近1300億,建行減少1000億,農行減少500億。

在新增貸款方面,四大行的時點數據並未給市場帶來任何信心。

報道稱,截至8月17日,工農中建四大行當月新增貸款約560億元,其中,工行新增370億元,建行新增100億元,農行新增160億元,而中行新增貸款規模為負數,減少近70億元。

但需要提醒的是,不少銀行都有沖時點的衝動,月底融資規模依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央行在上月也少見的發解讀安撫市場,提到進入8月上旬後,貸款基本上每天保持着300-500億元的增量,預計未來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仍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中金在報告中稱,股份制銀行8月貸款投放明顯好於四大行,預計8月前10天新增貸款1000億,遠超7月全月300億的水平,並預計8月全行業新增貸款6000-7000億元。

這依然無法掩蓋市場對於8月數據的擔憂。

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7月信貸異常並不像央行強調的季節性因素影響那麼簡單。民生證券稱,實體融資需求減弱、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也是重要因素。

在實體需求方面,其提到,M2同比增速與社融餘額增速裂口進一步擴大,反映此前信貸擴張主要依賴貨幣寬鬆供給端推動,實體自主融資需求意願不強。

風險偏好上,一系列違約事件的發生導致信託等影子銀行投資者風險偏好顯著下降,再加上監管趨嚴,非信貸在7月份出現了劇烈萎縮。票據、信託、外幣貸款等都大幅度減少,而這部分數據不太可能在8月出現大幅改善。

綜合多種因素,財新指出,即便季節性擾動減弱,預計8月信貸和融資數據會有所反彈,仍將處於較低水平。申銀萬國亦表示,鑑於金融數據通常是經濟數據的先導指標,要謹防下個月金融數據進一步低於預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