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挺習財新網/涉副市長案 廣州兩大地產老闆滯留境外

「曹小華,男,1961年1月生」,這是一份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上顯示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虛構的,背後真身其實是原廣州市副市長、增城市委書記曹鑒燎。

境外身份是曹鑒燎留給自己的退路,也是他親友圈子的共同選擇。早在1994年,他的妻兒就移居香港。

2013年年底,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曹鑒燎的地產界朋友勸他趕緊潛逃。

最終,曹鑒燎失去了自由,「曹小華」的身份隨之曝光。而規勸他的老闆則至今滯留境外。他就是高德置地集團董事長蘇萌。

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曹鑒燎事先知道風聲,他為此做了兩手準備。

一手是向相熟的地產老闆們施壓,要求他們出境躲避調查。除蘇萌外,目前財新記者能夠確認的還有敏捷集團老闆譚炳照。上述二人至今未歸。

另一手則是安排他人舉報曾在增城擔任市委書記的朱澤君。曹鑒燎在案發前,兼任廣州增城市委書記,朱澤君是他的前任。曹鑒燎此舉,是要干擾辦案方向,把火引向他人。

2014年8月15日,已在梅州任職市委書記的朱澤君被免去職務。不過組織部門強調,對朱澤君「另有任用」。

據財新記者了解,曹鑒燎的小動作適得其反。在中央巡視組督導下,廣東省紀檢監察機構對其立案調查的計劃,從2014年初提前至2013年年底。

2014年7月,廣東省紀委公佈曹鑒燎落馬消息。通報說:他在廣州市天河區、海珠區和增城市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後多次收受他人賄賂,數額特別巨大。曹鑒燎被「雙開」,相關問題移送司法。

知情人士稱:目前已經查實的數額即已有7千餘萬,尚有數以億計的金額正在核查中。

「地主」曹鑒燎

曹鑒燎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真實年齡是今年59歲。接近他的人士介紹說:曹鑒燎身為黨政官員,卻深諳土地運作規律。他早在1990年代初就取得了經濟師資格。由於身居要職,獲取信息便捷,相比一般房地產老闆,更有超前眼光。

知情人士介紹說:任職天河期間,他指點老闆們低價屯地,及至廣州城建向天河區大轉移時,地價大幅升值。這些老闆們對曹鑒燎多抱有感佩之意。

漏洞出在當時的用地制度上。20多年前,廣州土地多以協議出讓。為村集體收入計,常常留下部分土地歸屬村集體。這類土地文件上標為「鎮村留用地」。

參與過當時征地工作的人士介紹說:曹及其下屬或以「為民請命」的姿態,或以背後暗中鼓勵的形式,支持村民同廣州市政府博弈,以獲得更大留用地比例。留用地幅度從最初的12%升至18%。

鎮村留用地如何使用,真正的話語權卻不在村民。知情人士透露:曹鑒燎在地產商和村幹部之間牽線搭橋。生意夥伴怎麼組合、經濟利益如何調整,曹鑒燎在地產市場上,既扮演着中介,又能拍板決斷。

他才是天河區的「影子地主」。

據財新記者了解,曹鑒燎在任職天河區領導前,長期在天河區下轄沙河鎮擔任一把手。他多次拒絕上調天河區工作,即便是許諾擔任常委,他也不為所動。天河區有公務員分析說:當時基層合法收入遠遠高於區屬、市屬公務員所得,曹鑒燎挑的是職務「含金量」。

據知情人透露,在沙河鎮,曹鑒燎得到過一名香港老闆賄送的200萬,條件是拿原沙河鎮政府所在地快開發權進行交換。事發在1992年,這可能是曹鑒燎以官員身份入市地產界的第一桶金。

他的職務跟着土地資源走。

1992年,廣州市啟動珠江新城規劃建設。廣州珠江新城位居天河、越秀及海珠三區的交界處,面積逾6平方公里,現已建成廣州中心商務區。

1995年,他出任廣州市天河區區委常委,並擔任珠江新城指揮部總指揮。他對鎮村留用地操縱,造成歷史遺留問題,一些村民常年上訪告狀。

而這些長線佈局的買賣要想成功運作,還需廣州市國土等職能部門內部人士及更高層級官員配合。知情人士透露說:曹鑒燎亦為這類人儲備土地,只待日後變現。

隨着時間推移,當初囤積的土地大幅升值,以曹鑒燎為中心的利益集團獲利頗豐。

「關係戶」譚炳照

2002年以後,土地「招牌掛」制度逐步推廣完善,與土地有關的利益輸送因時而變。這就是「三舊改造」。

「三舊改造」政策出自廣東,主要是對土地存量的整合利用。所謂「三舊」,指的是: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而據相關政策,「三舊改造」可以簡化征地手續補辦,允許按現狀完善歷史用地手續,允許協議出讓供地,土地收益則允許返還用地者開展改造。

知情人士透露說:曹鑒燎對這一政策的利用,主要發生在他任職增城期間。他以考察工作名義,了解轄區內各鎮街土地情況,似是一種市場調查。

2011年底,曹鑒燎出任增城市委書記,手握「三舊改造」項目審批權力。符合政策的項目,他可以壓着不辦,直到原來的所有人——主動或被動的——和曹鑒燎在地產行業中的代理人達成合作意向。

以敏捷集團在增城開發的「敏捷綠湖國際城」為例。該項目原為海豐鞋廠所在地。

知情者介紹說:2011年,海豐鞋報送材料,擬對1000畝舊廠房進行自主改造。審批文件遲遲沒有下文,直到敏捷集團老闆譚炳照主動上門。敏捷集團介入後,項目很快得到批覆同意,容積率也一躍而至3.2。

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容積率越大,房屋層數越高。容積率3.2的住宅項目即為高層住宅。

項目背後,譚炳照一次性將港幣1100萬元送給了曹鑒燎的親屬。地產界人士介紹說:這筆生意拉近了譚、曹二人的關係。

據財新記者了解,曹鑒燎在接受調查期間供述了與譚炳照經濟往來的內容。不過8月23日,敏捷集團對外聲明稱:譚炳照沒有通過任何途徑向曹鑒燎或其家屬行賄。

這份聲明在談到「敏捷綠湖國際城」項目時稱:海豐鞋廠原業主方在2013年1月自行辦理完成改造手續。當時有4家知名地產公司與其洽談合作,而敏捷集團是在2013年5月與舊業主達成合作協議。「敏捷介入後舊改才獲批」的說法與事實不符。

敏捷集團成立於1993年,自1998年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據知情人士透露,其異軍突起,是在2011年之後。在2011年至2013年的近3年時間,敏捷集團頻頻在土地拍賣市場亮相,一度成為廣州樓市的冠軍。

敏捷集團總裁譚炳照出生於1963年12月,祖籍廣州番禺區。他早已移民香港,同時還擔任新西蘭番禺同鄉會理事會主席。據財新記者多方核實,曹鑒燎案發前後,譚炳照前往新西蘭,並滯留至今。

大佬和小蘇

在曹鑒燎地產朋友圈中,和他關係最好的老闆還是高德置地的董事長蘇萌。二人以兄弟相稱,蘇萌叫曹鑒燎為「大佬」,曹鑒燎叫他「小蘇」。

兩人關係親近到什麼程度?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舉例說:早年曹鑒燎有一位情婦移民國外,蘇萌就曾出面為其前後打點,送錢送物。而在該女子出國之前,曹鑒燎還曾率蘇萌等人,前往北方老家看望女方老人。

地產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曹、蘇二人相識於1995年,當時曹正主持珠江新城建設工作,而蘇萌只有20歲出頭,還是個經營專業批發市場的小老闆。

蘇萌每周陪曹鑒燎打兩次網球。曹鑒燎一直留心觀察他。蘇萌則給曹留下講義氣、重感情的良好印象。

在曹鑒燎的指點之下,從未涉足過房地產開發的蘇萌與天河區的鎮村幹部合作。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他在珠江新城囤下大片廉價土地。2003年土地價格飛漲,蘇萌將這些土地高價賣出,高德置地完成資本原始積累。

2010年,蘇萌以178億身價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第52位。他的城市綜合體取名「高德置地廣場」和「高德匯」,位於珠江新城核心地段,分居廣州市中軸線兩側。

「高德置地廣場」往南不到1公里,就是珠江上的小島海心沙。這裏是廣州舉辦亞運會開幕式的地方。

知情人士說,蘇萌對曹鑒燎的回報,每次都以以千萬為單位。曹鑒燎個人在海外投資,曹鑒燎的兒子買賣股票,均有巨額資金來自蘇萌。

2013年,冼村村官集體腐敗案曝光。珠江新城開發期間,冼村土地被大量徵用,因為土地窩案鋃鐺入獄的村幹部,是曹鑒燎昔日的追隨者。

曹鑒燎預感到自己會出事,他讓蘇萌出境躲避調查。知情人士說:作為「小弟」,蘇萌亦多次勸說蔭庇了他近20年的「大佬」遠走高飛,情急之下竟至於對曹鑒燎破口大罵。

據知情人透露,曹鑒燎迅速安排親屬外逃,又將蘇萌送過的錢如數退還。

2013年底,曹鑒燎被廣東省紀委「雙規」。而蘇萌則選擇前往香港避難。

2014年8月23日,高德置地正式回復財新傳媒記者:公司無法對蘇萌的個人行為作出解釋,亦未從有關部門獲悉蘇萌與曹鑒燎的交往情況。

據財新記者多方核實,蘇萌至今未返回大陸,目前高德置地的高層會議均在香港召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財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