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楊寧:德國球迷世界盃加油為何不喊「德國」?

作者:

在最近舉行的世界盃中,相信不少球迷,尤其是在德國隊與巴西隊的比賽中都注意到了,德國球迷們在給德國隊加油時喊的是「Schland(翻譯是『德意志蘭』)」,而不是「Deutschland(德國)」。在此起彼伏的「Schland」中,德國人盡情揮灑着對德國隊的熱愛,也讓其他國家人感受到了德國人的愛國情結。可為什麼用「Schland」這個詞,作為外國人的我還是一頭霧水。

聽德國人講,「Schland」是在2006年德國舉辦世足賽時開始流行的。在此之前,由於德國不堪回首的納粹歷史,德國人刻意遠離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因為這總能讓人們想起當年德國人對納粹的狂熱。許多喜愛足球的德國人寧可喜歡巴西隊等外國球隊,也不願將對足球的熱情奉獻給德國國家隊。因此,2006年前,在德國你很少看見揮着國旗、為德國大聲加油或像美國人一樣大聲說「我愛美國」的現象。

德國人的矯枉過正在2006年的世界盃得以改變。德國人擺脫束縛,開始走向正常化,即在公開場合下為德國隊歡呼喝采。德國人漸漸區分民族主義和對球隊的熱情間的差別,也不再擔心這樣的熱情演變成其它。不過,為了表明與民族主義劃清界限的態度,德國人從「Deutschland」一詞中截取了一部份,就是「Schland」。

一個德國人告訴我,如今「Schland」聽起來有點滑稽,就像蛋糕等沒有什麼英雄色彩的詞,但多少還有着反民族主義的意味。據說,德國媒體還調查有多少德國人贊成或反對「Schland」這個新詞。曾有一位德國球迷總結到:只有德國足球隊在的場合,才會見到這種愛國主義,一出球場,基本上都恢復原樣,對這個國家的任何事情都不滿。

說實話,德國人如此費勁的表達對自己球隊的熱愛,並與歷史明確區分,的確讓人吃驚。不過考慮到德國人的性格,也就多少可以理解了。

2010年世界盃期間,在看到德國隊對澳大利亞隊的精彩表現後,「嗚嗚蕾娜」大學生樂隊創作了插科打諢的曲子《Schland o Schland》,放到視頻網絡後,迅速傳開,兩天的時間裏點擊量已突破50萬。歌詞唱道:2006年,我打開電視,世界盃在我的國家舉行,手中拿着五彩的旗幟。一個夏天的童話,太棒了。接着在瑞士,在奧地利,大街小巷都是同樣的情景,夏日的party是那麼清新和愉快,我想,我已經感覺到這一點了。Schland o Schland,我們被你所鼓舞着。

而2014年,當「Schland」無數次在巴西各大賽場不斷響起時,德國人再次享受到了足球帶來的純粹的快樂。這快樂與國家無關,與歷史無關,只與足球有關。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