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裸官'在古代拒財色 史料里一抓一大把 與黨官天上地下

作者:
五代的馮道,率軍在晉梁交戰前線打仗。他在軍中只搭一茅屋,室內不設床蓆,睡覺僅用一捆牧草。手下們看不下去,強搶來一位美貌的大姑娘,送給馮道。馮道無法推卻,就先把美女安置於別室,等找到她原來的親人後再送回去。宋代司馬光也曾遇到過這事兒,做修撰初期,張夫人沒在身邊,有僚屬花五十萬錢買了一小妾相贈,司馬光非常禮貌的退回了,附帶一句話:我消受不起。

元代的魏初有一首詩:「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古代裸官,大多如斯。唐文宗大和四年,山東河北等地戰火剛息,到處荒蕪,朝廷派殷侑出任滄、齊、德等州觀察使,離家時沒帶妻子。家人不解,路上有個知冷知熱的人照料,難道不好嗎?殷侑則認為,自己去巡視地方,自然要不辭勞苦,做個表率,又何須照料?

到了滄州,,他每天飯食素淡,與士卒一起摸爬滾打搞建設。經過他的治理,滄、齊、德等地的情況大為改觀,流亡在外的百姓紛紛背着包裹回來。殷侑早有準備,事先跟朝廷借了耕牛三萬頭,分發給百姓耕作。隨後,這幾個州的戶口猛增,倉庫里的糧食也大量盈積。

像殷侑這樣的裸官,史料里一抓一大把。再如明代常州府同知張宗璉,甘做裸官好多年,直到病逝,也沒與遠在吉水的妻子見上最後一面。

春秋時期魯國的國相公儀休,原本不是裸官,卻因為家裏織的布太好了,硬生生把妻子從家裏攆走。這是什麼邏輯?

公儀休的邏輯是,咱家的布為何好?技術好、機器好加上媳婦手藝好。那麼,布好買的人就多,不愁銷量,產量必大。循環往復,其他同業的人家還怎麼做生意?當官吃皇糧的,怎麼能再去與民爭利?這叫「受大者不得取小」。

公儀休的傳說,或許有誇大之嫌,但也提醒我們思考,為官者,到底是為大家還是為小家?我想,今天沒有哪個裸官敢說自己安排家屬出國,是為了減緩祖國人口壓力而「就食番邦」吧!

古代有的裸官,則有着更為複雜的動機。

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山東蘭陵縣某鄉村來了一位官員,名叫鮑恢,是個司徒史,他是出差東海郡,順道來探望頂頭上司王良的家屬,看看有沒有書信好捎回去。

鮑恢好不容易才找到兩間破草屋,看見一位穿着布裙的農婦,拉着一捆柴,從田中歸來。鮑恢以為是家僕,上前說明來意。那位農婦很客氣道:「我就是啊」。鮑恢懵了,當朝重臣的妻子居然在家種地!難道二千石俸米養不活一個弱女子?他只得向夫人下拜,一路嘆息而歸。

王良時任大司徒司直,相當於監察部長。《後漢書》說他「在位恭儉,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但王良來說,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

東漢王朝以推翻新莽政權而後立,當時的儒家知識分子總有個心結:戰時可以支持你,畢竟你是天子血脈;但你自己坐江山,那麼有道無道也就兩說了。此類思想在當時很普遍。王良雖做着官,但對於光武帝,還是存着聽其言、觀其行,「走着瞧」的心理。如果是明君,那我盡忠,如果不是,那我再歸隱。讓老婆在家務農,自食其力,既能做到不欠朝廷的情,又能守住後院這片天,留個退路。

古代裸官的退路是一間草屋,現在的裸官,退路卻是境外,同樣是「裸」,境界可差不小。

古代裸官還有更極致的。《三國志•吳書》裏有個故事,交州太守呂岱「歷年不餉家,妻子飢乏。」要知道古代女子沒工作,相夫教子、代夫盡孝、操持家務。丈夫在外做官,卻不給家裏貼補,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孫權聽說了此事,立馬召責呂岱。呂岱的解釋是,主公給的是公俸,當奉公,花在公事上;妻小雖親,乃家事也,怎能靡費國家的錢?孫權看不下去,於是專門給呂夫人「加賜錢米布絹,歲有常限」。

呂岱這裸官做得的確有點不合情理。但他的二愣子行徑也啟發我們換一種角度思考問題:國家給官員的俸祿多,還是官員家裏一家老小的開銷大?比如說,現在那些「裸官」的工資。肯定不夠支持家屬在境外的開銷,闔家老小在外邊怎麼生活呢?

古代裸官,妻小不在身邊,那麼如何處理美色問題,也是一個考驗。

五代的馮道,率軍在晉梁交戰前線打仗。他在軍中只搭一茅屋,室內不設床蓆,睡覺僅用一捆牧草。手下們看不下去,強搶來一位美貌的大姑娘,送給馮道。馮道無法推卻,就先把美女安置於別室,等找到她原來的親人後再送回去。

宋代司馬光也曾遇到過這事兒,做修撰初期,張夫人沒在身邊,有僚屬花五十萬錢買了一小妾相贈,司馬光非常禮貌的退回了,附帶一句話:我消受不起。

古代士大夫納妾算不上稀罕事,但裸官納妾,倒十分稀罕,恐怕這就是所謂的「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由此可見,在古今裸官的大PK中,古代裸官完勝!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