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你的心理態度 左右了你與命運交手的結果

團體心理治療中有一個很常用的操作,就是在帶領者的領導下先暫停團體內的互動,然後請大家一起回憶一下,剛剛團體內發生了什麼,如果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待整件事發展的來龍去脈,會看到什麼。今天就讓我們以觀察家自居,來回憶一下自己過去的某次吵架或者觀察正在進行的某場爭吵,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每個人都帶着自己的「人生腳本」在生活


莎士比亞說:「世界是一座舞台,男人和女人只是舞台上的演員。他們有命定的上台時間和下台時間;每個人在台上都要演出各種不同的角色。」

對於人生的「角色」和「腳本」,一些人會理解為不可更改的宿命,但實際上,人生腳本的形成需要經過複雜的過程。心理學家傑姆斯認為,這個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始:獲得經驗:我看到聽到感受到的自己和他人是好是壞,他人對我的態度是好是壞。

→認定經驗:原來自己是這樣的,他人是那樣的,他人對我的態度是這樣的。

→產生心理地位:所以我跟他人比是這樣的,我和他們之間的地位是這樣的。

→終:強化行為腳本:所以我應該覺得我是怎樣的,我應該這樣對待他們。所以我按照我想的去做。

最後,每個人各自形成下列四種較為牢固的心理態度,每當我們遇到生活中的事件時,這些心理態度就會被啟動,就像設定好了的電腦的開機程序一樣,毫無懸念地按照其腳本開始運行,而其運行的過程,正是人生境遇變化的過程:

① 我不好-你好(投入地位)

當一個人形成了這樣的認知,那麼Ta在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時,就會經常認為自己不行,由於這種心理地位的關係,他們會較難克服自卑情緒。自卑情緒可能導致一個人沒有勇氣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到了某些應得的卻認為自己不配,於是輕易放棄。最極端的情況下可能引起自傷行為。

② 我不好-你不好(徒勞地位)

當一個人形成了這樣的認知,就容易對自己、對他人、對整個世界徹底絕望,覺得一切努力都是無效的,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感,所以行為上就容易破罐破摔、不切實際。最極端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自殺或傷人。

③ 我好-你不好(投射地位)

當一個人形成了這樣的認知,就容易認為自己的不幸是由他人引起的。他們懷疑別人,並相信自己的懷疑,卻很少自我反省。少年犯或罪犯經常屬於這種類型。最極端的情況下可能引起自衛殺人。

④ 我好-你好(健康地位)

當一個人形成了這樣的認知,他對己對人都有自信心。在問題出現時,Ta不會以敵意的猜測去解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會把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簡單地理解為好與壞的分別,而是能接受每個人的特殊性,能促成善意的合作,來建設性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是最健康的生活態度。

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理態度,就會對我們看待自己、他人、全世界的態度,造成怎樣的影響。

突然有一句話映入腦海,是來自美麗的郭芙蓉小姐之口:

「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

咦?這不就是典型的「我不好-你好」嘛!

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其實是個悖論!


回想劇情,每次都是在被氣到之後,郭芙蓉才說了這句話。因此真相是,當我們感到暴躁時,其實是感受到了世界的不美好,只是不願承認;而當我們真的感受到世界美好,我們也暴躁不起來。

現實中的情況其實是以下四種:

世界如此美好,我卻不好,我不暴躁我憂傷(我不好-你好)

世界如此不好,我也不好,所以我才如此暴躁(我不好-你不好)

世界如此不好,只有我好,所以我才如此暴躁(我好-你不好)

世界如此美好,我也如此美好,我快樂(我好-你好)

正因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雙向互動的,當我們內心的那個「人生腳本」被啟動之後,我們還會不斷地吸收最新的人生經驗,對原有的心理態度進行修正,這個「最新的經驗」,自然也包括當前他人對我們的態度。

前幾日新浪微博上有句很熱的話:

「別把我的個性和態度混為一談,我的個性源於我是誰,而我的態度取決於你是誰。」

那麼,當兩個人帶着他們各自的心理態度相遇時,會是一種怎樣的光景呢?

人際衝突中的「腳本碰撞」


我們以人際衝突事件為例,把「我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分別進行如下賦值:

我好=我沒錯

你好=你沒錯

我不好=我有錯

你不好=你有錯

以此對應上文的四種心理態度,得到以下四種人際衝突時的立場:

我有錯-你沒錯

我有錯-你有錯

我沒錯-你有錯

我沒錯-你沒錯

然後帶入實際情境中進行運算,看看會得出什麼樣的結果?

① (我沒錯-你沒錯)+(我沒錯-你沒錯)= 一派和諧,無矛盾。

② (我沒錯-你有錯)+(我沒錯-你有錯)= 互相指責。

③ (我有錯-你沒錯)+(我有錯-你沒錯)= 一起自責。

④ (我有錯-你有錯)+(我有錯-你有錯)= 互相指責,一起自責。破罐破摔然後絕望,或者互相諒解然後重修舊好。

⑤ (我有錯-你沒錯)+(我沒錯-你有錯)= 達成一致,一方認錯。

⑥ (我沒錯-你有錯)+(我沒錯-你沒錯)= 前者指責後者,後者不認錯。兩人都同意前者沒錯。

⑦ (我有錯-你有錯)+(我沒錯-你有錯)= 前者指責後者,後者不認錯;後者指責前者,前者認錯。

⑧ (我有錯-你有錯)+(我沒錯-你沒錯)= 前者指責後者,後者不認錯;後者沒指責前者,前者自責。

⑨ (我有錯-你有錯)+(我有錯-你沒錯)= 前者指責後者,後者認錯。後者沒指責前者,前者自責。

⑩ (我有錯-你沒錯)+(我沒錯-你沒錯)= 兩人都同意後者沒錯。後者沒指責前者,前者自責。

小結:

在現實生活中,⑥-⑩發生的概率遠遠小於①-⑤,而一派和諧的方法只有一個,真是應了那句話,「幸福的關係是相似的,不幸的關係各有各的不幸」。

而心理專家們最想看到的事,就像是一個普通人的白日夢:

究竟什麼時候,每個人能夠擁有自信,也善對他人,整個世界就和諧了!

但如果你決定為這樣的理想而身體力行,別奢求立竿見影


因為,回顧上文的10種運算你就會發現:

雖然①、⑥、⑧、⑩中都有期盼「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存在,但是在⑥、⑧、⑩的情況下,儘管有這樣的心願,也無力決定幸福的結局;

雖然③、⑤、⑨、⑩中都有「我如此暴躁,但世界如此美好」的人存在,但是這四種情況下,儘管像郭芙蓉一樣積極反思,謙虛克制,但也沒得到幸福的結局。

所以幸福啊,才不是「今天去努力明天就可以實現」那麼簡單的事!

一位諮詢師曾經記錄了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天,在我的治療小組中,一個離過婚的年輕女士很生氣地抱怨說:「讓你和你的那個『好』理論見鬼去吧!昨晚,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儘可能地讓自己表現得更好,我想,每個人都是『好』的。然後,我走到一個我認識的女人身邊,我說『有空到我家來喝杯咖啡好嗎?』她的回答一下子令我矮了半截,她說:『好啊,我想和你一起喝咖啡,不過你要明白,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陪你瞎聊的。』你的理論只適用於動物……一點用也沒有!」

然後這位諮詢師評價道:

我們不能保證,當你採取「我好-你好」的心理態度後,你馬上就會有好的感覺產生。因為當你的態度改變時,對方的卻可能沒有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願被他人隨意改變,其實你自己何嘗不是一樣?因此你需要具有堅實的信念和足夠的耐心,來等待對方的態度轉變。

渴望通過30秒的交談就能解決問題,像沖調速溶咖啡一樣簡單,是孩子氣的想法。一個成熟的人,懂得耐心和信念的重要性。

他繼續提醒道:

當你採取「我好-你好」的心理態度卻遇到挫折時,以往的挫折記憶也將浮現,使你想要重新採取以前的心理態度,也就是其餘三種中的某一種。但是,當我們意識到它以破壞性的方式重演時,可以選擇將其關閉。

舊存的記憶可能破壞我們以新方式生活的信念,而新的生活方式最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幸福和不同。

同時,當你的「孩子氣」發作時,成熟的你可以立即識別自己的「孩子氣」,說服自己繼續堅持嘗試下去,相信你們的關係最終一定會有所改觀。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心靈咖啡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