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楊虎城的土匪和革命生涯

——(西安事變系列之三)(1)

作者:

楊虎城

談起西安事變,自然不能不說另外一個主角楊虎城。

浦城久娃楊虎城

楊虎城是陝西省浦城縣人,出生於1893年。他本名楊長久,按照當地的風俗,楊虎城有個小名叫做久娃,所以很多人也叫他楊久娃。

楊虎城這個人的一生,和那個發動西安事變的夥計張學良,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楊虎城和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更為相像,都是貧苦農民出身的軍人,曾經做過土匪。

楊虎城出生地的浦城縣孫鎮甘北村,地處關中平原東北部,屬於黃土高原。該村的自然條件極為惡劣,全村僅有十幾戶人口。大家都知道,農民要想過得好,第一必須有好土地,第二必須有好的水源。而甘北村這個地方,第一沒有好土地,所有土地都是那種溝壑縱橫的黃土地。地形都是傾斜的,對作物種植非常不利,種出來的作物都是非常稀疏的。加上土壤差,即使在雨水充足的情況下,糧食年產量僅僅是江南一帶的五六分之一,農民整年面臨饑荒。

而這個地方最可怕的就是缺水,方圓幾十里內幾乎沒有河流和小溪,老百姓吃水要打十幾米深的井。這種井水量很少,而且含有高氟(當時陝北大部分地區老百姓都是黃牙,就是因為此)。這些井水僅能滿足老百姓自己吃水,沒法澆灌田地。所以糧食種植只能依靠雨水,一旦遇上雨水不足的荒年,當地立即出現大量餓死人的情況。

總之,歷史上這個地方從來沒有富過,是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

楊虎城的父親是個農民出身的小木匠,家裏有四十畝田地,幾間破房。這四十畝地如果是在江南地區算是地地道道的富農,但甘北村土地條件惡劣,這四十畝土地在江南大約也就相當於7,8畝。楊家有四口人,父楊懷福,母孫一蓮,楊虎城和弟弟楊虎榮,單靠這幾畝田無法生活。

還好楊懷福自己有點木匠手藝,平時他做一些小桌子,小板凳等木器去附近鎮上賣,全家飢一頓飽一頓的挨着日子。

後來為了改善家庭條件,楊懷福在鎮上開了一個小的木器鋪。家中條件稍微好了一些,勉強能夠吃飽飯了,少年楊虎城也得以上了2年私塾。

當時是清朝末年,國內政治非常糜爛,外寇入侵,清政府腐敗無能,老百姓生活非常痛苦。在楊虎城8歲時候的1900年,當地出現了旱災,一連兩年幾乎沒有下雨,靠天吃飯的老百姓幾乎沒有任何收成。清政府一是無力賑災,二是各級官員貪污本來就很少民間賑災款,2年時間,餓死百姓無數,鄉下道路上到處躺着餓死的人。

禍不單行,在這種大旱災的時候,慈禧太后為了除掉光緒帝和變法勢力,利用義和團殺伐洋人,並且圍攻教堂和大使館,將北京的600名洋人和400名洋人士兵隔絕在使館區,犯了各國眾怒。3萬八國聯軍迅速組成,向北京進發,慈禧太后隨即向英,美,日,俄,法,德,日,奧等十一個世界強國宣戰。一個國家單挑全世界列強,創造了世界歷史上的吉尼斯紀錄。慈禧還無聊的發出懸賞令: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這也成為之後八國聯軍攻擊中國的一個重要證據。

用光緒帝的話來說:當年甲午戰爭,傾全國之力連一個日本都打不過,現在憑什麼跟全世界列強作戰?

但是當政的滿清昏庸貴族上報慈禧說:洋兵的腿都是直的,無法彎曲,近戰時候只要將其絆倒他們就無法站立,不難對付。還有人說:義和團使用神功護體可以刀槍不入,根本不怕洋兵的火器。最經典的是有人認為:洋兵之所以厲害,都是因為隨軍洋牧師等老魔有西洋魔法,只需用黑狗血和糞便澆灌,就無法發揮威力,洋槍洋炮都會失靈。

如此荒誕的說法居然在慈谿御前會議裏面討論的如火如荼,稍有些頭腦的洋務派大臣聽的目瞪口呆,但是不敢發言(之前慈禧處死了主和的大臣許景澄及袁昶,後來又處死大臣聯元,立山及徐用儀。)。

遠在廣東的李鴻章怒罵到:朝廷群小把持朝政(一群小人),國家怎能不亡?

結果八國聯軍如李鴻章預料的那樣,勢如破竹的擊敗十幾萬義和團和清軍殺入北京。期間義和團的神功護體完全無用,洋鬼子一炮下去,所謂的鐵布衫四分五裂,人頭胳膊在天上亂飛。其實當時火槍可以打穿幾厘米厚的鐵板,一層人皮再厚也是一槍解決。至於黑狗血和扳腿法也沒有發揮作用,因為沒人冒險敢衝到洋人身邊。

洋兵迅速佔領北京,沙俄此時也趁火打劫,出動20萬部隊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此時的慈禧太后早已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攜帶着光緒帝狼狽逃亡陝西。臨走之前慈禧還把最不喜歡的珍妃投入井中處死,多少發泄了一下心頭的鬱悶。

慈禧太后一路狂奔逃到了陝西以後,仍然毫無廉恥的保持着皇家的派頭,隨行的士兵官員僕人有四五萬人之多。而慈禧在西安隨便吃一頓飯就花掉上千兩銀子,足夠3000個普通人生活一天。

一個政府一旦到了這種地步,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為了維持慈禧的奢侈生活,當地官員必然要在陝西省大量徵稅。他們在陝西的這段不長的時間,總共從當地老百姓身上搜颳了六十多萬兩白銀,導致這個貧窮饑荒的省份徹底陷入絕境。

稍後辛丑條約簽訂,中國賠給列強4億5千萬兩白銀(約等於當時的3億美元),後加上利息等因素,增加到10億兩白銀,等於每個中國人必須給洋人賠款2兩多銀子。這個天文數字意味着什麼呢?清廷用了二十年時間苦心建立了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讓日本提心弔膽了10年之久,前後一共只花費了3500萬兩銀子,辛丑的賠款可以建立285支北洋水師。

這筆賠款和慈禧太后御駕陝西的費用全部轉移到老百姓的頭上,作為陪都的陝西自然是第一個重災區。

當時農民大量餓死,小商人紛紛破產,楊父楊懷福的小木匠鋪也在巨額的苛捐雜稅下倒閉,還欠了幾百兩銀子的債務。之後全家苦幹幾年,40畝田地的收成連債務的利息都還不上,楊家陷入農村的赤貧階層。

13歲的楊虎城此時已經輟學(由此楊虎城幾乎不認識字,他只上過2年私塾。後來當十七路軍總指揮以後,所有電報,官文都靠秘書讀給他聽,自己看不懂。電視劇西安事變裏面說楊虎城寫什麼魏碑都是胡說),被父親送到鎮上打工,用現在的觀點就是一個童工。楊虎城先是在一個小飯店拉風箱,這是重體力活,一般強壯的男青年拉上幾十斤重的風箱幾個小時就疲憊不堪,不要說一個身體瘦弱的少年。在這種地方幹活,基本沒有工錢,只賺楊虎城自己的兩頓飯,多少能緩解家裏的困窘。

除了拉風箱以外,楊虎城還兼任堂倌的工作。在不需要拉風箱的時候就幫忙擦桌子,端飯。過着窮苦少年生活的楊虎城,開始經歷了一系列的可怕遭遇。

少年父喪和中秋會

第一件,就是父喪

當時楊父楊懷福由於遭遇破產,逼債,官吏欺壓等事件,開始痛恨滿清政府。他在兄長楊全新的引薦下,秘密加入了當地黑社會性質的反清組織哥老會,由此被清政府嫉恨。

清政府藉口楊懷福和楊全新參與當地一場打鬥,而打鬥期間出了人命,將罪責推到他們的身上。楊全新僥倖逃走,楊懷福則被官府捉住入獄。當時楊虎城僅僅有14歲,弟弟歲數更小,而母親是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根本沒有出過門。

楊虎城知道父親被關押在西安以後,為了照顧父親(當時清朝監獄制度黑暗,如果沒人照顧,犯人很多餓死病死在監獄裏面,都等不到宣判。被處死以後,如果沒有出錢行賄,連屍首都被獄吏扣押),隻身一路半乞討的走了200里路到了西安。

到了西安以後,楊虎城靠給別人做小工為生,自己省吃儉用,寧可挨餓也要保證每天給父親送兩次飯。有同鄉告訴他,如果有一大筆錢去行賄的話,他父親可以免於處死。但是此時楊虎城家裏已經赤貧,實在沒有一分錢再去行賄。

這樣一年多以後,楊懷福被清政府判絞刑處死,屍體交給楊虎城收殮。楊虎城本着當地人死要回鄉的觀點,從同鄉那裏借了一輛手推車,將父親屍體歷經千辛萬苦運回了200里以外的家鄉。

回家以後,楊家仍然沒錢安葬。窮人幫窮人,當地村民同情楊家孤兒寡母,紛紛出錢出力給楊家辦了喪事。稍後,楊虎城的大伯楊全新也被清朝政府捉住處死。

這些遭遇使得楊虎城從小就有一種對清政府的痛恨,同時也有對窮朋友深深的感激。楊在感激這些窮朋友的同時,更感覺到窮人單個的力量很薄弱,隨時可能像父親一樣被官府,惡霸整死。

所以窮人一定要團結起來,才有力量跟官府對着幹。意大利西西里島最初的黑手黨,中國青紅幫等各種地下組織,也是這樣產生的。

第二件大事,孝義會,中秋會和殺死惡霸

由此,楊虎城在當地組織了一個互助團體孝義會。這個孝義會是一個農民自發的互助團體,它的宗旨就是如果誰家有了困難,大家一起幫助。最初孝義會只是用於村民之間互相幫助喪葬,也只有7戶人參加。

此時清朝已經到了末年,革命風潮席捲西安,當地官吏惡霸開始垂死的搜刮,苛捐雜稅更加兇狠。當時老百姓實在沒錢可以給,就被官吏欺凌毆打,甚至還有全家被逼死的。

廣大農民自發起來抗捐抗稅,而楊虎城創建的孝義會開始發揮作用。一個村子一兩戶人抗稅是沒有用的,但很多時候一個村莊一起反抗就很有用。自古法不治眾,官吏見到這麼多人一起抗稅,往往沒有辦法。很多老百姓都明白了這個道理,為了求生,他們開始團結起來。很多人加入孝義會,孝義會也逐步轉變為一個農民團體力量。

到了1909年,隨着清政府接近瓦解,社會更加動盪,匪盜官吏更加肆無忌憚,很多農民被逼到絕路,被迫聯合起來,形成大大小小的農民自發組織。

浦城縣當地也不例外,農民紛紛成立如孝義會這樣大大小小的團體,試圖自保。小的團體多了,自然需要聯合起來,形成相對較大的團體。而有團體就必須有個領頭的人物。

孝義會的楊虎城,去過省會西安,見過世面。本人為人很仗義又剛硬,是年輕人中的拔尖人物。在大家的推薦下,楊虎城成為這個會的領導。他擴大孝義會的規模,改組成為一個更大的中秋會。

中秋會和互助的孝義會不同,它明確提出劫富濟貧,鋤強扶弱的口號。一旦遇到匪盜等情況,中秋會的會員就要集中起來反抗,實際成為當地一個民團性質的半武裝團體。

當地盛傳八月十五殺韃子的秘密口號,所以中秋會也有秘密反清的意思。當時楊虎城自己也加入了反清的哥老會,成為一個袍哥。

到了1911年清政府快要滅亡的時候,中秋會已經發展到800多人,基本都是當地農民。但是他們沒有打過仗,也沒有武裝。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10月22日西安的革命黨起義成功,推翻了西安的清朝省政府,陝西也是最早響應革命的北方省份。

清政府得知陝西發生起義以後,立即調動重兵入陝。革命黨兵力不足,為了對付清軍,開始聯繫地方實力派,包括哥老會,民團和刀客。他們的特使也找到了中秋會的領導人,哥老會的楊虎城。

楊虎城一向痛恨有殺父之仇的清政府,他立即表示願意加入革命,隨即召集中秋會的兄弟開會。附近的老百姓聽說要革命推翻韃子和無惡不作的官吏,幾乎人人都支持。楊虎城一號召,周邊幾個村鎮居然一下來了近3000人。他們其中一些人扛着大刀長矛,一些人拿着木棍和農具,只有幾個人拿着土槍。這些人有老有少,有農民,有僕人,甚至還有秀才文人。他們中間人員複雜,很多人拖家帶口,甚至還牽着耕牛來的。

楊虎城覺得來的人雖然多,但大部分不堪用,拖家帶口的人也沒法打仗。他從中選了100多名沒有結婚的精壯青年人,一起投軍參加了革命軍。楊虎城的100多中秋會會員加入了秦隴復漢軍,這是一支革命黨領導的起義部隊。

秦隴復漢軍有一個4000人的向字營,軍官士兵的骨幹人物都是哥老會成員。楊虎城是就是哥老會的,他和100多中秋會的兄弟加入了向字營。時年只有19歲的楊虎城作為一個普通士兵在隊伍里打了一年的仗,作戰算是非常勇敢。所在的秦隴復漢軍也打敗了20個營清軍對陝西的反攻。

雙方激烈鏖戰,清軍有兵力和武器的優勢,革命軍則有堅強的信念。雙方激戰數月,不分勝負。期間清政府轟然垮台,清帝宣佈退位。中華民國在南京宣佈成立。進攻的清軍見後面的大旗倒了,也隨即樹倒猢孫散。

袁世凱取代孫中山當政後,下令將秦隴復漢軍縮編為兩個師,大量士兵退役,楊虎城所在的部隊也是的其中之一。

楊虎城由此離開部隊,復員回到了老家。同時解散的還有好幾支部隊,其中一支有4000多人,就是後來險些要了楊虎城命的劉鎮華鎮嵩軍,他們多是入陝作戰的豫西人。這段時間雖然很短,但楊虎城由此成為一個軍人,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回到老家浦城以後,楊虎城發現情況沒有任何好轉。清朝舊吏仍然做着民國的官,老百姓依舊窮困不堪,無法生活。楊虎城快兩年軍旅生涯卻沒存下什麼錢,他回家以後的生活也很艱難,先後開過一個小旅店(只有幾張床,最後倒閉),還給西安一支軍隊做過伙夫,同時楊仍舊擔任中秋會的會長,幫助窮朋友。

此時有件事情改變了楊虎城的一生。

楊虎城的家鄉有個大惡霸叫做李楨,是當地一個大地主家族的當家人,清末的武舉人。他的家族在地方很有勢力,和官府的關係很好,有私人打手組成的一支武裝。除此以外,李還是當時陝西軍界一號人物警備司令郭堅將軍的好朋友。他依靠這些勢力橫行鄉里,一般老百姓見到他就躲避,深恐惹禍上身。

楊虎城一次走親戚,來到親友的村子,親眼看見李楨的一夥打手向一個農民逼債,將其吊在樹上活活打死。

由於李楨作惡太多,很多中秋會的會員也被李毆打欺凌。根據中秋會的慣例,他們找到會長楊虎城控訴。楊虎城早就對李楨非常不滿,經過慎重思考以後。楊認為對付李楨這種人使用和平合法的手段根本沒用,只能將其殺掉。

他向一個朋友借了一支短步槍,藏在褂子裏混進城裏。他以送信為名找到李楨的住處,要求見李楨。當時李和一個地主正躺在炕上抽大煙,楊虎城進來不知道誰是李楨(楊李兩人素不相識,沒有見過面。楊也不想亂殺無辜),就問:誰是李先生,我這邊有封他的信。李楨躺在床上回答:我就是,把信拿來。

[page]

楊虎城隨即舉起藏在衣服里的步槍,向其瞄準。李楨畢竟是以前的武舉人,身手靈活,不願意坐以待斃。他在倉促之下,仍然將手中的煙槍向楊虎城砸去,隨即伸手去拔腰間的手槍。當過軍人的楊虎城還是快了他一步,連開兩槍射中李楨胸部,李當場死亡。另外那個躺在炕上的地主嚇得渾身發抖,縮成一團。楊虎城沒有管他,撿起李楨身邊的手槍轉身衝出房子,外面坐着的李家保鏢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李的保鏢都有槍)。

浦城當地的大名人李楨被中秋會的年輕農民楊久娃殺了,這個消息頓時震動了當地,老百姓拍手稱快,由此楊虎城的大名開始傳播。

但是,當地官府和李楨的好朋友郭堅將軍立即開始對其的追捕。郭堅得知李楨被殺以後,非常憤怒,派出自己的200多士兵包圍了楊虎城所在的甘北村,但是楊沒有回家,所以士兵們也沒有捉到楊。此時的郭堅還算講道理,雖然沒捉到楊很生氣,但是沒有騷擾禍害楊虎城的家屬泄憤。浦城各地都有追捕楊虎城的通緝令,警察和軍人四處搜查堵截。

楊虎城殺死李楨沒有個人恩怨,在當時情況下,通過合法手段根本對付不了李楨這種人,所以只能使用暴力手段,楊此舉也算是一條好漢。

不過殺人之後,楊虎城的普通守法老百姓的日子就到頭了。他在幾個朋友家躲藏了一段時間,其中一個叫做李子高的朋友冒着極大危險收留了他一個多月,兩人結為義兄弟。雖然有朋友保護,但是官兵搜捕太急,楊虎城期間多次遇險,有一次還差點被捉走處死。走投無路的楊虎城,只得像張作霖一樣被迫流落綠林。

楊帶着李子高等十幾個中秋會的骨幹落草,成為了當地的刀客。所謂刀客,也就是當地對土匪的一種稱呼,因為他們一般都帶着一把長刀(當時槍支很難搞到,就算搞到槍支,子彈也非常缺乏。大部分人只能用刀)。

楊虎城和張作霖幾乎一樣,這十幾個人最初只有幾支土槍,其他都用長刀,戰鬥力不值得一提。只能偶爾襲擊一下收稅的無武裝官吏和一些小商人。

一次衝突中,楊虎城等人被一群近百人的警察包圍,他們拼死沖了出去,楊虎城手臂中了一槍,傷得很重,其他兄弟也有好幾個受了傷。當時醫療條件惡劣,如果不是一個懂醫的和尚幫楊草草治療了傷口,楊很可能就死了。

他們十幾個人按道理來說是掀不起什麼大風浪的,甚至應該活不過1,2年,就被官府剿滅。但當地政府的暴政卻幫了他們大忙,很多老百姓實在活不下去,於是便投身為匪。楊虎城的匪幫逐步擴大,最終發展到幾百人。他們仍然以中秋會自居,逐步搜羅了幾十支步槍手槍,戰鬥力已經超過當地腐敗的警察,讓官府不敢輕視。

浦城當地警察幾次圍剿楊虎城的匪幫,都被擊敗。當地官員看硬來不行,只好使用收編的手段。

當時區長孫梅臣代表縣長和楊虎城談判,將其收編為當地的民團。楊虎城知道做匪遲早有完蛋的一天,也樂於轉正。由此,楊虎城又從土匪成為國軍,這和賀龍,張作霖如出一轍。

軍事生涯的開始

楊虎城一生的軍旅生涯大概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靖國軍時代,也就是革命黨軍時代;第二是追隨馮玉祥的國民軍時代;第三是忠於中央的十七路軍時代;第四就是在陝西自立為王的西安綏靖公署時代。

靖國軍時代

楊虎城成為民團以後,正好遇上國內形勢大亂,群雄四起。1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自己擔任中華帝國皇帝,革命黨隨即興兵討伐,組成護國軍武裝。

浦城縣為革命黨控制,楊虎城的民團也參加了討伐袁世凱的戰爭,所部從民兵改編為正規軍。楊虎城從民團變成陝西陸軍第三旅混成團一營營長,打了幾次小勝仗,把部隊擴大到4個連。

因為袁世凱很快在各地討伐中病死,討袁戰爭沒持續多久。1916年在陝西的第四混成旅旅長陳樹藩宣佈起義,袁世凱在陝西的代理人被陳擊垮。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開始控制國家政權,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當政以後,隨即派出部隊消滅陝西的革命黨勢力,並且任命陳樹藩為陝西省長。陳樹藩判斷局勢,倒向了皖系一方。

不願意屈服的陝西革命黨,把原本的討袁軍改編成靖國軍,對抗皖系北洋軍閥。楊虎城本來受陳樹藩指揮,此時轉入靖國軍麾下,成為靖國軍第三路第一支隊司令。

他在此戰役中打了幾場硬仗,大大小小作戰幾十次,不但沒有被打光,反而將部隊的規模從幾百人擴大到一千人。楊自己也從營長變為一個支隊的司令,下轄三個營,實際就是團長的職務,第一次成為高級軍官。

皖系在陝軍事力量並不強,靖國軍和皖系軍隊的實力旗鼓相當,它無法吃掉支持段祺瑞的陝西省長陳樹藩的三個師和陳的盟友——鎮嵩軍劉鎮華的三個師,陳樹藩他們也吃不掉靖國軍。雙方被迫議和,在陝西劃地而治,靖國軍大約控制浦城,涇陽,高陵,三原等八個縣,雙方開始軍事對峙。

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陝西軍界領袖人物郭堅,因為楊虎城殺死其好友李楨,一直對楊很仇恨。

在靖國軍時期,張勳復辟,把廢帝小溥儀捧上了皇帝的寶座,全國隨即一起討伐。省長陳樹藩謊稱打擊滿清復辟軍餘孽,命令郭堅率部挺進山西。其實陳樹藩是畏懼郭堅的軍事力量和威望,想藉機將其除掉。郭堅率部剛剛進入山西,陳樹藩密報閻錫山,說郭要佔領他的地盤。

閻錫山大怒,隨即出兵偷襲郭部。晉軍是地頭蛇,熟悉地形,兵力又多。郭堅認為閻錫山是戰友(閻錫山是老革命黨出身,也已經派兵去打擊張勳),就算不助一臂之力,也會在道義上給他們支持,所以根本沒有防備。郭部遭遇突襲後大亂,幾乎被閻錫山全部消滅。少數殘部敗退回黃河一線,而當時駐守黃河這段的正好是楊虎城的一個團。

陳樹藩知道楊虎城和郭堅有大仇,下令讓楊武力阻擋郭堅渡黃河回陝,同時公開宣佈郭堅是叛軍。

此時閻錫山追兵已經逼近郭部,郭堅得知防守黃河的是楊虎城,認為楊肯定會乘火打劫。稍後焦頭爛額的郭堅帶着50多個部下,離開部隊化裝渡過黃河逃回陝西。

而楊虎城判斷局勢,認為郭堅是靖國軍的戰友,這是大義,兩人的私仇應該放在後面。他派船將郭堅在河邊陷入絕境的一部運過黃河,從而保住了郭堅的一些實力。郭堅由此改變了對楊虎城的看法,兩人化敵為友。

此後局勢更為混亂,中原各大軍閥逐鹿,混戰連連,民不聊生。

1920年,和楊虎城他們靖國軍作戰的皖系軍閥倒了。直系軍閥吳佩孚等人在直皖戰爭中獲勝,擊潰皖系段祺瑞的6萬主力奪取中央政權。平定中原以後,直系軍閥派出馮玉祥等部主力兩個師數萬人入陝,將陳樹藩等皖系陝軍輕鬆打垮。陳樹藩的盟友鎮嵩軍劉鎮華見勢不好,厚顏無恥的出賣了陳,投靠了直系(他一面向陳樹藩發誓和其戰鬥到死,一面暗中和直系達成協議,準備裏應外合活捉陳樹藩。結果劉的部下張治公將軍多少講點義氣,暗中告訴了陳樹藩。陳如夢初醒,帶着家眷火速逃出西安,撿了一條命)。

當時和皖系作對的靖國軍,在吳佩孚等人看來也是敵人,必須將他們剪除。

由於馮玉祥所部訓練嚴格,裝備較好,戰鬥力很強大,擊潰皖系陝軍陳樹藩的三個師幾乎沒有花費什麼力氣。戰鬥力和皖系陝軍半斤八兩的靖國軍各部自知不敵,紛紛投靠直系。

楊虎城最初投軍是推翻清政府,參加的也是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軍,自然不願意和北洋軍閥同流合污。楊此時不願意投靠直系,不過現有一個團怎麼也無法和直系的兩個師對抗,要迅速擴大自己的實力和底盤。

1920年楊虎城主動向皖系殘部進攻,奪取武功縣城和鳳翔縣城。通過此戰,楊把隊伍擴大到兩個團3000人的規模,下邊5個營:其中第3營營長是馮欽哉,第5營營長就是孫蔚如。

隊伍擴大以後,裝備沒有相應的補充。很多士兵兩個人才有一桿槍,子彈也只有幾發,根本無法有效作戰。

此時直系大軍隨時可能進攻楊虎城部,正在焦頭爛額的時候,救星到了。楊虎城的一個參謀張澍是甘肅人,原本在甘軍服役。他報告楊虎城說甘肅軍閥陸洪濤購買了一大批軍火,馬上經過西安運回甘肅。楊虎城得到密報後,埋伏了3個營的部隊,突然出擊,將甘軍護衛的5個營擊潰。此戰奪取槍支一千多,子彈五十萬發,再次擴充了實力。不過這個密報的參謀張澍後來被陸洪濤在蘭州以叛逆罪處死。

對面楊虎城部的迅速擴充,直系自然不能坐視,他們本來準備將楊迅速消滅掉,但此時直系自己有了大麻煩。

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10多萬奉軍大舉入關,吳佩孚急調直軍各部參戰。於是最有實力的馮玉祥部隨即離開陝西回中原作戰。陝西省留下直系軍隊一部,還有擔任陝西省長的軍閥劉鎮華的鎮嵩軍駐守。在吳佩孚看來,楊虎城只有兩個團的土陝軍武裝,這些部隊對付他們足夠了。

結果,楊虎城卻出現了重大的判斷失誤,這也是他一生少有的幾個失誤之一。

楊看到直軍最有戰鬥力的馮部全部離開,直奉軍隊也在中原激戰,無暇顧及陝西。而在陝的直軍和鎮嵩軍貌合神離,內訌不斷。楊認為如果集中靖國軍舊部數萬部隊還是能打一打的,他也認為是個打垮直系在陝軍隊的好機會。

於是楊虎城集中所部全部兵力,聯合靖國軍其他部隊,向咸陽,興平一帶的直軍和鎮嵩軍發動突襲。結果這次是楊虎城失誤了。馮玉祥部雖然撤走,餘下來的部隊也比楊的3000人馬要強大的多。單單省長劉鎮華的鎮嵩軍就有4萬之眾。

此時靖國軍各部幾乎都投靠直軍,比較堅毅的第一路司令郭堅(楊虎城最初的仇人,後來冰釋前嫌),被馮玉祥以赴宴為名誘殺,所部投降。第六路盧占魁部則離開陝西,躲避直系去了四川。之後第二路樊鍾秀,第四路胡景翼,第五路高峻,第七路王鈺部,全部投降直系或者鎮嵩軍。楊虎城的上級,第三路軍總指揮曹士英也率領主力投靠了直系。

歸附直系的靖國軍都不願意惹禍上身,此戰都以觀望為主,沒有歸附的靖國軍也不願意以卵擊石,紛紛按兵不動,只有靖國軍麻振武的部隊跟他協作打了一下。但麻部也是以搶奪直軍輜重為主,不願意損失自己本錢,有意避開了直軍主力。

直系軍隊和鎮嵩軍隨即反擊,所部有好幾個旅,共3萬人,還有40門火炮。楊虎城僅有一些輕武器,人數又少,激戰幾日,不是對手,大敗,楊的愛將孫蔚如營長也受了傷。

直軍猛追狠打,勢頭越來越兇猛,有一口吃掉楊部的勢頭。楊虎城見大勢已去,急忙指揮部隊後撤,結果又在馬嵬附近被直軍截擊,損失慘重,被迫放棄武功和鳳翔縣城。

楊虎城本來是第三路軍的一個支隊司令,軍銜官職都很低,只是因為不願意投降,所以一直興兵抗拒,其實並沒有什麼對抗直系的真正實力。楊部遭遇慘敗,一個月的戰鬥下來僅僅剩下1000人。這點部隊相對在陝的數萬直系部隊,實在是螞蟻撼大樹。楊虎城部隊的四面也都成為直系的地盤,他判斷形勢,認為已經無法在陝南容生,只得北上陝北投靠當地軍閥井岳秀,暫求生路。

當時的陝北是幾不管地區,偏僻荒涼,土匪縱橫,沒有任何軍事和經濟價值。直系追兵攻佔陝南以後就達到目的,在他們看來楊虎城的1000多人已經是殘兵敗將,會自行垮掉。他們不會北上進入這些無人區追擊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