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馬航/澳方「突破性」消息 竟來自美公司5天前衛星圖片

  澳海事部門20日也向新華社記者確認,目前搜尋情況持續向好,但最終確認可疑物體是否屬於失聯航班,尚需數天時間。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侯賽因當天確認,馬方已接到澳方相關信息通報,各方正努力對疑似殘骸尋求證實。

  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官員20日在緊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澳方在南印度洋中發現了「極可能」與馬航失聯客機有關的物體,這一消息無疑是迄今涉及失聯客機搜尋「最突出的線索」。

  當晚,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澳總理阿博特通電話。阿博特就馬航客機失聯事件向習近平表示慰問,並通報了澳方參與搜救工作進展最新情況。習近平表示,希望澳方及有關各方繼續全力以赴展開搜救,並在第一時間向中方通報情況,也希望澳方為中方搜救工作提供協助。

  眼下,人們最關注的是,澳方這一「突破性」信息從何而來?疑似物體與MH370有多大關聯?需要多久才能最終確認?目前搜尋情況如何?如果這些物體確係MH370殘骸,接下來的搜救和打撈工作又應如何進行?

  澳方「突破性」消息從何而來?

  美數字地球公司攝於5天前的衛星圖片

  澳海事安全局官員約翰·揚2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這兩個疑似物體是通過衛星照片發現的。澳海事部門目前已公佈相關衛星圖像。據報道,澳方發佈的相關衛星圖片來自美國商用衛星運營商數字地球公司,圖片攝於3月16日。

  本月15日,馬來西亞當局確認馬航失聯客機最後與衛星失去聯繫的地點可能在南北兩個「走廊」,其中南線從印度尼西亞延伸到南印度洋。之後,各方結束在南海的搜尋行動,重新劃定搜索範圍。南印度洋區域的搜尋行動由澳大利亞主導。澳方根據美國運輸安全局的最新分析,19日縮小了搜索範圍。

  疑似物體與MH370關聯的可能性有多大?

  與搜尋航道高度吻合且碎片尺寸超大

  約翰·揚當天在記者會上說,相關衛星圖像「比較模煳」,但從尺寸上判斷,有理由懷疑那兩個物體與失聯客機有關。

  衛星圖像顯示,兩個疑似物體尺寸非常大,大的一個長達24米,小的長約5米,附近還有一些小碎片。「兩個物體尺寸『合理』,可能在水面浮沉。」根據波音公司網站公佈的數據,從翼展與機身寬度數據估測,執飛MH370航班的波音777—200ER型客機單側機翼長度應在27.4米左右。

  此外,發現疑似物體的地點位於珀斯西南方向約2500公里處,澳方稱這一位置與之前確定的馬航失聯客機南部搜尋航道高度吻合。不過,約翰·揚同時也謹慎地表示,過往商船上的集裝箱可能會掉落部分貨物,因而不排除這兩個物體為海運物體殘骸的可能性。

  需要多久才能確認疑似物體為何物?

  氣象水文條件差,確認需要數日

  約翰·揚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疑似物體所在海域的氣象和水文條件不利於定位,水深數千米,能見度很差,可能會對搜尋工作造成阻礙,有關部門可能需要數日才能匯報結果。

  澳海事部門20日也向新華社記者確認,目前搜尋情況持續向好,但最終確認可疑物體是否屬於失聯航班,尚需數天時間。

  此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航空專家比爾·瓦多克的話報道說,衛星所指海域以風大、浪急着稱,可能影響肉眼發現殘骸。

  約翰·揚說,如果成功定位那些物體,澳方一定會盡力打撈。如果確認那些物體與失聯客機有關,搜尋人員將首先在周邊海域查看是否有生還者。

  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侯賽因當天確認,馬方已接到澳方相關信息通報,各方正努力對疑似殘骸尋求證實。

  目前疑似地點搜救情況如何?

  三架飛機無功而返,挪威貨輪加入搜索

  為搜索疑似殘骸,澳軍方派出兩架P-3C「獵戶座」巡邏機,一架美軍P-8「海神」巡邏機、一架新西蘭皇家空軍「獵戶座」巡邏機也前往搜索。

  據悉,P-3C和P-8都是美國製造的反潛巡邏機,裝備有先進的聲吶、水下磁異探測器、雷達等探測裝置,既可以搜索漂浮在大面積海域上的小塊雜物,也可以探測到潛伏在水下的潛艇等大物體。

  但昨天晚些時候,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在其官方「推特」上說:「澳大利亞皇家空軍P-3『獵戶座』海上巡邏機的機組成員未能定位這些殘骸。(該海域的)雲量和降雨限制了能見度。」

  據悉,飛機飛抵相關海域需要約4小時,執行搜索任務2小時,然後返航。根據此前海事局發佈的飛機出發時間估計,截至發稿時,已有三架飛機返回珀斯附近的皮爾斯空軍基地。新華社記者從不願公開姓名的消息人士處獲悉,三架已返航的飛機均無功而返。

  另據報道,澳軍方還派出了一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前往相關海域投放定位浮標,方便搜索船隻駛向精確位置。此外,浮標可以記錄海流等水文信息,幫助建立模型用於搜索。據報道,在澳大利亞救援當局的要求下,挪威貨輪「聖彼得堡」號當天也已抵達疑似海域進行搜索。澳軍方的一艘軍艦也已轉向前往相關海域,但抵達還需數日。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表示,交通運輸部已商國家海洋局研究派遣距離疑似水域最近的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前往疑似現場的可行性。據報道,「雪龍」船如果前往需要4天左右時間。此外,中國海軍也立即調整計劃,組織搜救艦艇編隊前往。

  一旦確認,下一步工作如何進行?

  可利用船隻作為基地下水打撈

  約翰·揚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一旦第一艘船抵達那裏,將把能夠找到的殘骸帶到陸地上以供調查。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反恐專家傑夫·貝蒂說,如已抵達相關海域的商船能準確抵達指示海域,將為打撈工作提供不少便利。這艘船可以作為第一批打撈人員的基地,直升機可以在船上起落。他說,美方可以在空中為直升機加油,這樣一來,搜尋人員就可以潛入水中尋找體積較小的殘骸。

  不過,西澳大利亞大學海洋學教授帕迪亞拉齊說,如果失聯客機確實墜入海中,出事海域應距離殘骸約300至400公里,想找到它並不容易。

  另外,能否找到客機「黑匣子」也將對空難原因調查起到重要作用。

  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海洋學家埃里克·范塞比耶認為,這也並非易事。他說,那片海域平均海深4000米,最深處可達8000米。

  他說,如果暫時找不到「黑匣子」,機身其他重要部件也可以幫助調查人員。這些部件或許可以顯示飛機是否着火、是否經歷爆炸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錢江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