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剩女不宜的國家

作者:

印度白領麗人蘇若琪·夏爾瑪為BBC撰文,傾訴「剩女」苦衷、思索躲「逼婚」攻略。

「單身?為什麼?你多大了?」

「28。」

「嗷。不好辦啊。你打算怎麼辦?根本找不到對象嗎?」

歡迎收聽。這就是印度20大幾的單身女性幾乎時時面對的問題。28了還沒結婚,這可是個大問題,別人會把你看做失敗。我可不是開玩笑呢。

我生活在孟買,印度最大的都市。我來自那種典型的城市中產家庭,人生經歷和許多離開家庭、追求獨立夢的年輕女性完全相同。

獨自一人生活在一個大都市,日子怎麼樣?棒極了!我獨立自主,生活方式如同曾經的夢想。印度女性有發展、證實自身價值、有所建樹的機會。每上一層台階,我們都要與性別不平等鬥爭。但是,我們找到出路、繼續往前走。

不過,有一個壓力,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這個問題如影隨形地伴隨着我們--「你的婚姻計劃是什麼?」

在印度,女孩兒的身份認同圍着婚姻轉。小時候,大人教育我們必須懂得,一定要找對伴侶、嫁入好人家做媳婦。

即使現在,包辦婚姻還是正常現象。父母給孩子找個合適對象、然後雙方結婚。有時,准新人根本沒有發言權;有時,雙方可以見上一兩面;還有為數不多的情況,可以交往一段時間、了解對方後再作決定。在所有情況下,雙方都是傳統的一部分:你必須付出點努力去喜歡上別人。

我們學的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將來要為人妻、為人媳。我們要學做飯、學做家務、學做人、保持好形象。一旦「形象」成了問題,找到好丈夫的可能性就會受影響。

如果你上婚姻網站(現在這是印度的一個潮流)看看,就會發現諸如「顧家」、「以家庭為中心」、「不太看重事業發展」等字樣。這都是人們選新娘時通常考慮的標準。

誰都想找一個以家庭為第一、事業為第二的老婆。每個家庭都希望找的媳婦尊敬老人,一旦發生其他更重要的情況—諸如丈夫換工作、生孩子,媳婦要立刻放棄自己的事業。

成為一個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必須受過最好的教育、容貌漂亮,要有好工作、但又要心甘情願地推到次要地位暫不考慮。

我仍然單身,原因很簡單:還沒有遇上我的「對先生」。

聽上去,我可能很像一個反對婚姻的人,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喜歡婚姻,我相信婚姻這種機制,我盼望着有一天嫁給我的「對先生」(Mr Right)。

問題,也就從這兒開始—「對先生」。

28歲,我最好應該一兩年前已經出嫁。按照印度標準,現在已經晚了,我已經掉到符合條件女性的底層了。但是,我還是不喜歡「湊合」這個概念。

所有的人都告訴我,你應該妥協、降低期望值。只要對方長相不錯、職業不錯、出身不錯,就不要挑三揀四了。

我不這樣看。身邊所有的人可能都說對方再好也不過了,但是我覺得,應該由我來作決定。

他可能收入可觀、出自好家庭,人品不錯,但是,如果我覺得和他談話、相處不和諧,我無法想像嫁給他。

我不認同婚姻還沒開始就要妥協的說法。調整、讓步都應該在婚後發生,而不是婚前。

在印度,對單身女性還存在成見。如果某女說,她選擇單身,人們或多或少就會假設,她有什麼不對頭之處。

好幾次,我想在好地區租公寓都沒成。人們不喜歡把房子租給單身職業女性。他們擔心像我這樣的人可能會作不道德的事—比如,開派對大吵大鬧、留男人過夜、對周邊家庭造成壞影響等。

沒有人可以想像,我可能只是一個有着健康的社會生活、過着正常、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通人。

房東總找碴想把我們趕走。一點點小錯誤,人家就會讓我們搬家。我們無法過正常的生活。幹什麼都有規矩、條例。如果有一天恰好有男人送你回家,你可能立刻被看作妓女。

歸根結底,如果單身婦女離開家庭、獨立生活,人們就可以假設她可能道德鬆散。

像我這樣的日子過得越久、找到好家庭好老公的可能性就越小。有時候我也想過,乾脆放棄,下次再碰上還不錯的男人就結婚,至少讓我的父母不再煩惱。

我很幸運,家人非常支持我。我父母支持我等待「對先生」,但是,他們也面臨親戚、熟人的巨大壓力。

「女兒什麼時候成家啊?」父母幾乎天天都碰上這樣的問題,這只會讓他們更焦慮。他們也開始懷疑,讓女兒自己作主是不是不對?他們擔心我的身心健康。他們不敢肯定,如果我保持單身,印度社會能否允許我生活幸福?

父母支持她的選擇,但也面臨壓力。

還有人曾經告訴我父母,讓女兒受教育、讓她獨立是嚴重的錯誤。現在,女兒眼界高了、嫁人有多難!

父母承受如此重負,我非常感激。但我也總想,怎麼才能讓父母更輕鬆。我並不擔心自己,我知道,和錯誤的人共同生活遠遠比獨自一人更糟糕。

只要我還在印度、壓力就會越來越大。坦白說,我想過,如果一兩年還沒有成家的話就出國。

擺脫全社會窺視的目光,是不被打擾、安心生活的唯一途徑。如果我去了外國,別人就不會再打聽我的婚姻計劃了。

令人吃驚的是,那時,印度人還會變得相當開明。在國外生活,怎麼都行。

歸根結底,28歲的「剩女」日子不好過。24/7,我面對難關。但我決定接受事實、走自己的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