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海外挺習黨媒:後周永康時代政法 想「撈人」不容易了

中共中央政法委《關於嚴格規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指導意見》24日公之於眾,指導意見透露,今後將實行執法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算是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嚴格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的具體落實。同一天,廣東健力寶集團原董事長張海違法減刑案也有了說法,24名當事人被立案。其中,司法行政、監獄系統11人,看守所系統3人,法院系統1人,律師2人,社會人員7人。類似的集體「撈人」腐敗案,2013年在安徽省曾轟動一時,彼時,檢察機關查處了安徽省監獄管理局九成監獄管理分局職務犯罪系列窩案,包括九成監獄管理分局兩任主要領導在內的29名監獄幹警被立案查處。

張海延續了一貫的「免死——減刑——假釋」路線圖,上述24人構成了「撈人」的主體。2008年,廣東省高級法院二審認定張海在獄中檢舉他人立功,改判一審有期徒刑15年為10年。2011年,張海獲假釋出獄。待到2014年1月10日,廣東省高級法院在其官方微博中稱,張海立功減刑涉嫌造假,已立案審查。10天後,廣東省檢察院證實,張海已經逃往境外。目前,追捕引渡程序正在啟動。從減刑到假釋,期間發生的權錢交易,是為「撈人」政治學的必經環節。

同樣是廣東,同樣與減刑有關,在張海之前,廣東省江門市委常委、副市長林崇中被「撈」的過程,更為露骨大膽。據悉,因犯案獲刑10年的林崇中,僅耗費10萬元人民幣就換得自由身,未受一天牢獄之災。廣東日前突然公示733名罪犯減刑案,其中不乏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黃少雄之類高官。只不過,後者公佈的日期與中央政法委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可能出現的司法腐敗問題進行制度上的約束「迎面相逢」,故而被認定是在保證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才公示的,此「突然」實質上並不突然。

「撈人」靠什麼?一靠權,二靠錢,此為司法腐敗得以進行的兩大法寶。而將此應用得最為爐火純青的,當屬已經被打入秦城監獄的薄熙來和即將入籠的周永康。重慶「唱紅打黑」涉及的眾多冤假錯案,正是司法腐敗的典型,它集中地雲集在薄王當政的幾年裏,從刑偵到檢察,從判刑到入獄,從司法到媒體,都展示了有「權」官員「徇私枉法」一條龍的狂妄野心和無所不用其極的卑劣殘忍手段。有了「極權」作為依託,當薄谷開來身負人命案時,「撈人」一條龍服務啟動。重慶公安局上下打點,掩蓋事實真相,將薄谷開來一步步從命案中「撈」出。很難想像,如果沒有薄熙來一巴掌打出的「叛徒」王立軍潛逃到美領館,公安局的集體瀆職行為何時才能大白於天下?

不久前公佈的川商劉漢之「黑金帝國」,將政治黑社會化以及黑社會政治化的膿包捅破,也給「撈人」政治學提供了最新的範本和素材。首先,務必要尋得「保護傘」,與劉漢一同被提起公訴的三名政法工作人員只是「小嘍嘍」,更大的幕後主使已經一步步逼近真容。其次,要捨得花錢,如劉漢為了攀附貴人,不惜高價向周濱買項目「獻好」,為取悅貴人,曾花費25萬讓女藝人陪朋友過夜。做好了此兩項前期投資,殺人可以不眨眼,黑金也必然滾滾而來。

可以說,官商建立的攻守同盟早已是固若金湯,雙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甚至於,這種「同盟」關係在官員落馬後依然發揮着餘熱。因為參與雙方都相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即便貪官倒下了,他們的關係網和權力網仍在。所以官員落馬後,「撈人」政治學中的暗權與明錢繼續沆瀣一氣,屢試不爽。

一項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在押犯至少有20%至30%獲得減刑,而官員獲減刑的比例則高達70%,遠遠高出平均值。大陸媒體紛紛追問:減刑為何「專寵」官員?有媒體總結的高官「免死——減刑——假釋」路線圖最能說明問題。首先是免死,判決書上的措辭再厲聲厲色,如「特別重大」者云云,只要有「但是」之後的坦白、認罪、退贓等良好表現,便可輕判;其次,寫寫書立立功,重新做人即可回家享福,山西省前副書記侯伍傑、「五毒書記」張二江、因捲入「上海社保案」落馬的國家統計局前局長邱曉華、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檢查司原司長許滿、河南省交通廳原廳長石發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原州長杜崇煙等等,都是典型例子;最後是被稱為「殺手鐧」的保外就醫,曾經擔任過陳良宇刑辯律師的高子程一語道破玄機,高官們一旦保外就醫就很少回去,「二陳」另一人陳希同就是如此。

從司法實踐上看,「官贖」的「講人情」和「錢贖」的「花錢辦事」,是擾亂正常司法服刑制度的主要原因。對此,《意見》強調了職務犯罪、金融犯罪和涉黑組織犯罪這三種案件服刑人員的減刑、假釋和監外執行實體標準。對這三類罪犯「重大立功表現」和「立功表現」的認定從嚴審查,對「確有悔過表現」的認定,需要「通過主動退贓、積極協助追繳境外贓款贓物、主動賠償損失等方式,積極消除犯罪行為所產生的社會影響」綜合判斷。之所以如此規定,就是因為這三類罪犯「官贖」和「錢贖」的「公關能力」最強。

面對咄咄「撈」人大勢,《環球時報》25日社評即呼籲——嚴管減刑假釋,讓「撈人」成為歷史。只是,如此根深蒂固的「撈人」政治學,豈能在政法委的一聲令下中改觀?《京華時報》剖析減刑假釋緣何屢屢走樣,尤其黑色幽默的是,立法本着改造的目的設計了諸多人性化條款,諸如減刑、假釋、監外執行等,原本是激勵入獄者「重新做人」,但由於缺乏足夠的監督,它們很大程度上卻異化為刑罰執行腐敗的「後門」。

「撈人」政治學也有次生產品,比如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的假軍官攜「中央密令」劫獄事件,實際上就是將「撈人」潛規則曝光於廣場中央的極端案例。氣焰囂張的假軍官們,利用的正是這種「官高一級壓死人」、「權大於法」的政治法則。《三峽晚報》21日曝光的請來「撈人」的「副部長」是個冒牌貨,也是這種法則的延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多維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