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天安門事件--反「革命」暴亂

作者:
人們將1976年4月5日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那一幕稱之為〝四五運動〞。〝文革〞結束後,〝四五運動〞獲得平反,被定性為〝革命事件〞。在海外,〝四五運動〞被稱為第一次〝天安門運動〞,以區別於一九八九年的〝六四慘案〞。

從1966年到1976年,由毛澤東一手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已歷時整整十年。十年中,這場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政治運動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激起了越來越多群眾的不滿,1976年初的的中國,正處在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的前夜。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南京北京等地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表達哀思。4月5日,中國傳統清明節,北京民眾自發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擺放花圈,祭獻詩詞,發表演說。在悼念周恩來的同時,民眾也將攻擊的矛頭指向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甚至也間接地指向毛澤東。3月19日,有人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擺放了第一個花圈,接着,花圈數量迅速增多。至4月初,天安門廣場上花圈數以萬計,人山人海。4月4日這一天,天安門廣場上悼念的人數多達200萬。

4月5日當局對廣場實行清場,鎮壓開始。當天凌晨4點,北京員警清理天安門,花圈與詩歌被清掃一空,57位守夜的志願者被警方逮捕。6點30分,發現花圈與詩歌消失的首批示威者不顧員警的禁令,憤怒衝進並佔領天安門廣場,高呼〝還我花圈,還我戰友〞。

晚6時25分,天安門廣場的高音喇叭開始播放《廣播講話》。全文如下:〝同志們!近幾天來,正當我們學習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反擊右傾翻案風,抓革命、促生產之際,極少數別有用心的壞人利用清明節,蓄意製造政治事件,把矛頭直接指向毛主席,指向黨中央,妄圖扭轉批判不肯改悔的走資派鄧小平的修正主義路線,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大方向。我們要認清這一政治事件的反動性,戳穿他們的陰謀詭計,提高革命警惕,不要上當。

全市廣大革命群眾和革命幹部,要以階級鬥爭為綱,立即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保衛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偉大首都,堅決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進一步加強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發展大好形勢。讓我們團結在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周圍,爭取更大的勝利!今天,在天安門廣場有壞人進行破壞搗亂,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革命群眾應立即離開廣場,不要受他們的蒙蔽。〞

晚7時許,民兵5萬,公安幹警3000、衛戍部隊5個營分別在中山公園、午門、勞動人民文化宮、歷史博物館、28中學等地待命。晚9時30分,《廣播講話》聲伴隨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廣場上空蜂鳴,200多名群眾被捕,並投進監獄!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當〝第五不准打人和罵人〞的歌聲依然雄勁的時候,數百名群眾卻正在遭受棍棒的擊打!一位詩人用血和淚記錄了這悲壯的一幕:〝四人幫〞開動了封建法西斯的殺人機器,猙獰的棍棒,森嚴的槍刺,向着赤手空拳的人群,漸漸合攏,步步進逼。我的朋友,怎能想像,你,我兒時的頑皮伴侶,竟會血肉模糊地倒下,向誰控訴?向誰抗議?從你滴血撕裂的肺葉;叫出了尖銳的吶喊,打倒法西斯〞!

當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將天安門廣場上連日來進行的悼念、抗議活動定性為〝反革命暴亂〞。

4月6日上午9時10分,北京海淀區感光材料廠的近30名工人送來這一天的第一個花圈。當他們走近天安門廣場時,映入他們的眼瞼的卻是廣場上的斑斑血跡……晚6時,數十輛卡車載着工人民兵開進天安門廣場。〞廣場一片沉寂,有百餘群眾在紀念碑前徘徊,沒有人發出聲音。紀念碑北側那個唯一的花圈,不屈地在寒風中挺立。〞晚7時,天安門廣場戎嚴,員警開始沖洗地上的血跡。……

4月7日後,恐怖依舊,中華巨輪在劇烈地顫動!4月7日,天安門廣場繼續戒嚴。有20餘輛清潔車和灑水車,在廣場內打掃〝衛生〞,中山公園和勞動人民文化宮大門緊閉,門外放着一塊木牌,上書:〝因修理內部,暫停開放。〞同日,北京市各單位傳達市革委會於4月5日發出的《緊急通知》說:〝天安門事件〞是〝解放以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反革命事件〞。同日,〝四人幫〞在公安局的親信在市公安局會議上揚言:〝已抓到的還不是大鯊魚,更深下去,撈一大批〞,〝重點在黨政軍、黨內走資派。〞市公安局電話通知各分、縣局,在照相館查到凡涉及天安門事件的膠捲和沖洗的照片,要沒收並登記姓名、住址或工作單位。

同日,廣州半導體材料廠青年工人莊辛辛致信《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發出了〝支持鄧小平,打倒張春橋、打倒姚文元、打倒江青!〞的正義呼聲,結果被以〝反革命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

至6月17日,經過〝四人幫〞在北京市公安局親信的拚力追查,共搜集了詩詞、悼文原件583件;強迫群眾交出的詩詞、悼文、照片和現場照片10.8萬件;從中選取重點600餘件編成《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罪證集》,加上其他〝重點線索〞,總計立案追查的共1984件。連同天安門事件共拘捕群眾388人,至於隔離、辦班、談話等方式審查的數量則更多,僅北京市被觸及的群眾就數以萬計!

事後,人們將1976年4月5日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那一幕稱之為〝四五運動〞。〝文革〞結束後,〝四五運動〞獲得平反,被定性為〝革命事件〞。在海外,〝四五運動〞被稱為第一次〝天安門運動〞,以區別於一九八九年的〝六四慘案〞。

〝四五運動〞是由悼念周恩來引發的。周恩來之死打破了當時社會的微妙心理平衡,長期以來民眾對政治高壓、經濟凋敝、民不聊生的普遍不滿通過悼念周的形式獲得了公開的表達。〝四五運動〞是文革以來社會積怨的第一次爆發,標誌着中國民眾的集體覺醒。這是中國民間突破極權統治的第一聲吶喊,是新時代降臨的第一朵報春花。如果說官方於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正式宣佈文革結束的話,中國民眾則以〝四五運動〞的方式於76年初就宣告了文革的終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